都市

民俗撷趣

民俗撷趣: 立夏“称人”吉祥如意

每年五月五日或五月六日是农历的立夏。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据《岁时佳节记趣》记载,自先秦时开始,人们都要举行各种仪式,迎接夏天的到来。在五花八门的迎夏风俗中,立夏日吃罢中饭后用秤称人的习俗,至今仍在我国南方一些地方保留着,被作为一种民俗传承下来。

古诗云:立夏秤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旧时吃完立夏饭后,南方不少地方都要在村口的大树上挂起一杆大木秤,大人双手拉住秤钩、两足悬空称体重;孩童坐在箩筐内或四脚朝天的凳子上,吊在秤钩上称体重。而妇女们则在室内悬秤于屋梁,互相称量,成为一种闺房游戏。

传说立夏这一天过秤,可免疰夏。若体重增,则称发福。体重减,则谓消肉。清代诗人蔡云曾以诗记之:风开绣阁扬罗衣,认是秋千戏却非,为挂量才上官秤,称量燕瘦与环肥。

立夏称人有来历。现今民间流传多个版本,但都与刘备的儿子—阿斗有关。一说为刘备死后,诸葛亮把阿斗交赵子龙送往江东,并拜托其后妈、已回娘家的吴国孙夫人抚养。那天正是立夏,孙夫人当着赵子龙的面给阿斗称了体重,来年立夏再称一次看增加体重多少,再写信向诸葛亮汇报,由此形成称人风俗。

另一说为司马昭发兵消灭蜀汉后,恐当地臣民不服,所以善待被俘的后主阿斗,在立夏那天封他为安乐公,还当着一批蜀汉降臣的面给阿斗称了体重,表示以后每年立夏再称一次,保证阿斗年年体重不减,以示未受亏待。此后民间仿效。

还有一种说法与孟获扯上了关系。相传孟获被诸葛亮收服后,对诸葛亮言听计从。诸葛亮临终时嘱托孟获每年立夏这一天都要见到刘禅,称称刘禅的体重,如果刘禅瘦了,就要向刘禅的监护人兴师问罪。后来,晋武帝灭掉蜀国,掳走了阿斗。而孟获不忘丞相之托,每年立夏都要去洛阳看望阿斗,给阿斗称量体重,以验证阿斗是否被晋武帝亏待过。晋武帝为了迁就孟获,只好对刘禅好吃好喝招待,尤其是立夏前命人做又糯又香的五色饭给阿斗吃,让阿斗食量加倍。孟获每次进城称人,见阿斗都比上年要重几斤,也就与晋朝保持井水不犯河水的关系了。

但不管哪种说法,在立夏节这一天称人图的是吉祥如意。因为立夏称人给阿斗带来了好处,让阿斗的日子过得清静安乐,福寿双全。这些传说,虽与史实有异,但却是老百姓希望过上的太平生活。人们在这一天称量体重,正是祈求上苍给他们带来好运,称了体重之后,不怕炎热,不会消瘦,还能远离病灾。

立夏称人”有讲究。一是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要讲吉利话。称老人要说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称姑娘说一百零五斤,员外人家找上门。勿肯勿肯偏勿肯,状元公子有缘分”称小孩则说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长大会出山。七品县官勿犯难,三公九卿也好攀”二是打秤花只能里打出(即从小数打到大数)不能外打里。三是不管秤重多少,就报个吉祥数,图个整年的安康。

又到一年立夏时,很多地方又恢复了立夏称人”这一由来已久的传统民俗,受到老人、家长和孩子们的热捧。为图个吉祥如意,不妨也去体验一下立夏”称重的乐趣和传统民俗的魅力。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吉祥如意

《吉祥如意》是凤凰传奇在2007年7月7日发行的专辑,共收录首11歌曲。作词者包括龙军、李剑等人,作曲者包括张超、郑源等人。前期歌曲的选曲过程是最艰难的,整张专辑的10首全新歌曲是从400多首小样中精挑细选出来的,前后花费了16个月的时间。在选歌方面,《吉祥如意》、《醉美天下》、《新康定情歌》、《心弛神往》等歌曲在注重流行性的基础上吸纳了许多精粹的民族音乐元素,更加突出了民族和时尚结合的风格;《自由飞翔》、《爱的狂怒》等歌曲也会让歌迷欣赏到凤凰传奇组合演绎情歌的独特魅力。

脑血栓是否能有效治疗
湖南治疗牛皮癣方法
保妇康栓的价钱
最近更新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