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

王石2月9日在一个公开场合透露柔软

王石:淘汰万科的会是同行 而不是小米

王石:淘汰万科的会是同行 而不是小米

为何万科不能像小米那样用更好的性价比、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互联模式的一个精髓在于免费,按照时下流行的互联思维,硬件即使不可免费,也可以按照成本价或略高于成本价的价格销售。

文/李翔

创新工场的创始人之一王肇辉邀请我参加他组织的一个小活动:他请来了王石和九位创业公司CEO谈话,并和创新工场投资的创业者们交流。

在开复的办公室内,他很真诚地跟我介绍为什么会邀请一个房地产行业大亨来创新工场。

首先是王石的热心肠让人感动。在开复生病之后,王石几次发过来,问开复的身体怎么样,是否需要自己介绍医生;以及公司会不会因此遇到什么问题,需要他提供什么帮助。后来开复回到台湾养病,王石还先后两次托人去台湾问候开复。

其次是肇辉认为创新工场那些80后乃至85后的创业者们,也真的能从王石身上学到点什么尽管他们都是互联思维的奉行者,而王石则是传统行业中最传统的房地产公司的代表人物。除了王石本身就是一个从创业者转变为企业家的成功例子,肇辉也曾听王石讲述过自己登山的经历,他觉得登山和创业有太多相似之处。

第三个原因是他认为,王石主动离开万科和开复被动离开创新工场,也有共通之处。王石卸任CEO后四处登山、游学,而万科仍然稳坐中国地产公司龙头位置;开复回台湾养病,创新工场也并没像最初外界揣测的那般,受到地震般冲击。如果2009年开复生病,那我们没有什么可犹豫的,公司可以暂时关闭了。但现在为什么没有受到影响,还在顺利运转?肇辉盯着我,认真地说。

我已经做了十年商业,在不同场合见过王石多次,其中有三次长时间的访问:一次是在2006年的广州,他当时主动谈起了碧桂园,并且对这家公司大加赞赏;另外一次是在2009年的北京,在万科朝阳公园附近的办公室,他谈论了很久2008年捐款门和拐点门对自己和万科造成的冲击;第三次则是在2011年的夏天,王石从哈佛回来过暑假,毫无疑问,我们谈论的是他的访问学者生涯,他的学习能力和自我更新能力让在座的人都感叹不已。

坦白说,我认为王石已经进入到没有故事的阶段。正如他在2008年之前对万科描述的那样,伟大的公司都是没有故事的,一个已经成为符号的商人也没有故事了。我们还能问他什么问题?寻找接班人的故事、与万科的关系、波澜起伏的创业史、攀登珠峰的经历、如何融入哈佛、他所理解的企业家精神和社会所有这些他都已经讲述过了无数次。

在深圳闯荡、枕着《大卫科波菲尔》入眠的故事固然迷人,但当它被第一百遍讲述时,故事自身的色彩就淡化了。那么你还想听什么?他对房价的判断吗?或者他如何看待万科房地产行业的老大位置不保我相信这时候每个成熟的都会撇撇嘴:哦,又来了他自己或许可以自嘲地提一句红烧肉(他也的确这么做了),但我想没有一个或晚辈敢于在他面前好奇地打听这些个人八卦。

但这些创业者对王石的提问和挑战还是让我大开眼界,其中的一些问题,我坚持认为绝不是所能问出的。

这些提问的创业者中,有人的公司已经上市,比如郭去疾的兰亭集势;有的正在谋求上市;还有一家公司已经月入7000万元,其创始人生于1987年,被其他人笑称为小土豪;有人的公司拥有海量用户,如金犁的墨迹天气就号称有2亿装机量

他们会问,为何万科不能像小米那样用更好的性价比、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互联模式的一个精髓在于免费,按照时下流行的互联思维,硬件即使不可免费,也可以按照成本价或略高于成本价的价格销售;他们也会好奇,在以变化迅速和危机感爆棚著称的互联和移动互联行业,公司的创始人是否可以像王石那样潇洒地生活。

提问和对话间隙,经常夹杂着零星碰撞的火星和大笑。王石因为自己的阅历、地位和年龄,已经接近于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而这些年轻的CEO们,则因为年轻、占据风口的行业、已经拥有或将要拥有的财富而无所顾忌。

全场最安静的时刻,是王石在讲述荣德生的故事时。他问大家:中国现在企业家的水平,不包括你们80后,但包括我、柳传志、张瑞敏这些人,还低于上世纪民国初年工商界的水平这样的判断,你们觉得是谦虚呢,还是就是这样的?

他自己说:我认为不如他们。

他列举了三个理由,这些理由都是八年前他去无锡参观荣德生修建的梅园时感受到的。第一个理由是,荣家用自己家族的钱修建了这个公园,作为给这个城市和城市居民的礼物,而直到今天,中国没有一个民营企业家为城市和公众留下类似的礼物,社会担当不如;第二,荣家靠面粉起家,最初进口的是德国磨面机,但荣家是将技术、设备和管理、人才同步引进的,而王石想起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很多公司从西方引入的设备,很多放在荒地里生锈了,盲目引进设备,没考虑引进技术人员(荣家)比我们1980年代厉害多了;第三,荣老先生当时给政府提交过一个地域经济发展的建议书。我一看,就是1980年代改革开放的苏锡常(苏州、无锡、常州)啊。如果不是抗日战争,那就提前五十年开发了。但他不是搞房地产的,是做面粉的。我一看就冒汗,没有他的气度和眼光。

这一刻,我认为是全场最迷人的时刻。一个生于1950年代的中国企业家,向一群生于1980年代乃至1990年代的创业者讲述他景仰的前辈企业家。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中国的企业家精神第一次借助言传身教的方式在流传:一个受人敬仰的前辈,在向一群无所顾忌的晚辈讲述他们已经不知道的历史。

王石对目前互联和移动互联的基本判断

首先,对于互联与移动互联,万科和我都是外行。你们和万科团队接触过程中也能感觉到,他们会表现得很吃力。但你们又不好表现出你们的不耐烦,毕竟这个品牌还挺有名。

事实确实如此。但并不等于说传统行业都要消失,或者要被淘汰了。我个人觉得还是一种情绪,因为大家都在谈论互联、移动互联怎么样怎么样。这种情景让我回想到当年第一波互联热的时候。那时张朝阳他们回来创业,传统行业曾经很惊慌,但我们很快发现里面有泡沫,破灭之后又回归正常。平稳之后,现在又掀起新一轮热潮,显然里面仍有泡沫。尤其是纸媒,好像已经是明日黄花了,包括小米对传统行业的冲击,其实没那么严重。

当然,这是我的外行说法。我还是认为,淘汰你的不是互联,而是你不接受互联,是你不把互联当成工具跟你的行业结合起来。最终淘汰你的还是你的同行,他们接受了互联,把互联跟自己做的事情结合起来,淘汰了你。

这是我基本的看法。不是说小米把万科淘汰,或者腾讯把万科淘汰,但有可能互联公司来买万科。毕竟市值在那儿摆着的如果它真的对你有兴趣。

现在房地产上市公司的市盈率是6至7倍。换句话说,如果有钱将它私有化,这是最好的时机。一般公司上市时市盈率是10倍到12倍,最后再经过市场方面好的反应,到15倍、18倍都是有可能的。但无论怎样,传统行业几乎没有到四五十倍的可能,而互联公司市盈率可以做到1000倍、2000倍。这种情况下,买你是可能的,但买你也并不是要取代你,而是它要落地。

如果资本力量已经把你的行业抛弃,那你只能希望虚拟行业要落地首先选你。如果你是行业中最优秀的,结果无非两种情况,最差一种你也是地产界的Dell。小米(做地产)总得找代工吧?

这是最差的情况。如果能把虚拟和线下结合起来,做你的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结果就不一定了。所以不可能取代。而且,如果互联工具、手段跟你结合起来

,给消费者提供更多增值服务,在管理上提供更好的效率,可能情况会恰恰相反,不但不会被取代,还会如鱼得水。

这是我对目前互联和移动互联的基本判断。我想听听你们的问题。

对话王石:淘汰你的不是互联,而是你不接受互联

时间:4月11日下午

参与者:

郭去疾兰亭集势CEO

叶滨壹怡智能钢琴CEO

金犁墨迹天气CEO

赵乾坤37degree CEO

丁根芳要出发总裁

陈羽翔展程游戏CEO

唐彬森智明星通科技CEO

周源知乎CEO

王楚云极路由CEO

记录者:李翔

提问=Q

王石=A

首页上一页1234下一页尾页

小孩便秘怎么办吃什么两岁宝宝经常便秘怎么办宝宝健脾胃什么药好如何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便秘

血管堵塞心梗吃通心络可以吗

镇江治疗妇科医院

绍兴癫痫病治疗怎么样
孩子营养不良的表现
大同治疗阴道炎费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