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组歌探析之六附朗诵(1)
简介:吕大成,男,1962年生,天津市人,1981年参加工作,1985年加入。现任太原市民族委员会主任。
吕大成同志业余时间参加山西省合唱团并担任副团长。从2006年开始,担任山西省合唱团《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男领诵。
参加过山西省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80周年等大型音乐演唱会。
十几年来,他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和描写长征的有关书籍。特别是对《长征组歌》里面涉及到的重大事件、重要史实都反复进行了重点查对、校验,力争做到准确无误。
这部《长征组歌探析》历经多年的积累和锤炼,于2016年年底基本完成。该作品紧紧围绕肖华将军的诗词,力争从长征的点滴历史讲起,将《长征组歌》的创作背景和背后的故事,比较完整、准确、全面地展现出来。
将演唱的要求、表演的要求、着装的要求、表情跟情绪的要求一一告诉大家。其目的是想让《长征组歌》这一红色经典原汁原味、原版原调地永远传唱下去,做《长征组歌》永远的传播者,做长征精神永远的传承人
长征组歌探析之六
吕大成
朗诵:张翰文
刀坝大捷
刀靶水(亦名刀坝)黔北一古场镇,位于遵义县境内,距遵义城80里,雄踞于乌江北岸的高地,其地势险峻,镇南边是老君关大峡谷,峡谷口即是天险乌江渡。刀靶水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占据此地,即可封锁贵阳至遵义的水陆交通。
据《遵义县志》载:刀靶水成为场镇,始于汉末年间清末、民国以及解放初期,刀靶水曾多次建区。它是遵义至贵阳必经的三大商贸重镇之一(刀靶水、息烽、扎佐)而今的乌江镇、三合镇当年均属它的辖区。刀靶水南抵乌江,隔江与息烽县交界;西南抵乌江的偏岩河与金沙县交界。方圆50公里,面积约275平方公里。
长征组歌生动地描述了中央红军长征中最为重要的历史事件。这些历史事件,多年来均被军史专家们反复研究和宣传惟独一句雄师刀坝告大捷却被军史专家们轻轻放过,擦边而去,这是何故?查遍现存的史料,仅有寥寥数句:遵义会议期间,红三军团驻刀靶水…云云,所载平平如同记载长中一次常规的军事行动。至于刀坝刀靶水更是鲜为人知。近年来,有军史研究者呼吁:雄师刀坝告大捷的历史意义应当进一步发掘和探索。刀坝大捷是指红军长征时曾两进刀靶水,两次在刀靶水与敌并取得完胜的一段历史。
1935年1月1日,中央红军进入贵州后,在猴场召开会议,决定创建川黔边新苏区根据地,首先建立以遵义为中心的黔北中央苏区。红军当即分兵三路,强渡乌江,挺进黔北。率领红三军团为左翼。3日晚,红三军团3个师,1万余官兵,在乌江的茶山关、孙家、桃子台,迎着漫天风雪,顶着北岸守敌密集的炮火,突破乌江,迅速占领北岸的尚嵇、团溪、龙坪、刀靶水、老君关、乌江渡、鸭溪一带,形成100多公里的江北防线,以截断贵阳至遵义的水陆通道,阻击从南尾追而来的敌重兵,西边阻击黔军东进。红三军团军团长是,政委是,参谋长是邓萍。下属三个师即红四师、红五师和红六师。
1月7日,率红五师进驻刀靶水,军团总部设在刀靶水万佛寺内。红五师师长彭雪枫,副师长李天佑,政委徐策;红四师师长张宗逊,政委,政治部主任张爱萍;红六师师长李寿轩;政委余端祥。红四师镇守东侧鸭溪一带;红六师镇守西侧尚嵇一带。红五师进驻刀靶水后,从7日至17日,十天之内,领导刀靶水民众相继成立了临时苏维埃政府并组织贫苦农民打土豪,分浮财,闹得一片红火。红军在刀靶水驻扎11天,对民众秋毫无犯。不少农民青年踊跃报名参加了红军。当时,形势十分严峻,红军共16个团,计3万余人。敌军70多个团,计36万余人,敌众我寡对红军形成四面合围之势。东、西面是湘军刘建绪的4个师;南面是桂军廖磊的2个师;北面是川军刘湘的12个旅(36个团)西南面是滇军孙渡的4个旅,黔中是王家烈的黔军5个师。黔军柏辉章、何知重两师前峰已达乌江、毕节、金沙。下令将红军围歼于黔北。
1月15日至17日,在遵义城召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15日晨,接电报,即刻赴遵义城参加遵义会议。彭、杨快马加鞭,中午时分赶到遵义老城时会议已经开了半天。16日凌晨,彭、杨接到报告,黔敌柏辉章、何知重两个师进犯刀靶水防线,已与红军接火,军情万分紧急。彭、杨不待会议开完,便火速赶回刀靶水,亲赴前线指挥战斗。他一进镇街,便向前来报告军情的彭雪枫、李天佑、徐策等人传达:遵义会议是关系我党我军生死存亡的会议,、朱德等都提议出来指挥红军,这下子可好了!”又说:我军的刀靶水阻击战直接保卫遵义会议顺利召开,必须打好,不可失误!”17日凌晨2时许,敌军近逼刀靶水,为使镇上的民众少受战火伤害,指挥红军将来犯之黔军三个团诱至镇街三里外的开阔地(田脚坝)红军埋伏在四围高山上,向敌军发起猛烈的攻击,敌军死伤惨重,溃不成军,仓皇逃跑,红军追赶至艾田和螺蛳堰。17日下午,红军又与金沙县扑来的黔军柏辉章(遵义会议召开的地点就是他的官邸)部,战斗十分惨烈,枪声、炮声、喊杀声震动群山,血染田野山岩,双方皆有重大伤亡。
这次阻击战,即是第一次刀坝大捷16日—17日,正是遵义会议召开期间,如果刀靶水阻击战失利,黔军三个团,在半日之内即可直驱遵义城,将打乱红军的整个战略部署,遵义会议也不可能顺利进行和结束。因此,应该说刀靶水阻击战是遵义会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遵义会议胜利结束后和中央红军撤离遵义城,红三军团担任后卫。一渡赤水后,中央红军又回师黔北,二进遵义。
娄山关战役歼敌无数,大震军威。2月28日,中央红军在遵义城南红花岗、老鸦山击溃中央军吴奇伟部2个师,王家烈的黔军8个团。敌军向刀靶水方向溃逃。
红三军团与红一军团联手追歼逃敌,二进刀靶水,在老君关大峡谷内,又歼敌无数,将敌军直追击到乌江岸边。吴奇伟部溃不成军,不少敌兵跌落江中淹死,1800多名敌官兵被俘虏。
红军一进刀靶水打的是阻击战,二进刀靶水打的是追击战两次战役即构成刀坝大捷”这一重要的历史事件。更为重要的是,刀坝大捷”一扫红军长征以来军事上处于被动挨打的阴霾,狠狠地教训了和军,全军上下为之一振。那两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当年在红军中可谓影响深远,理当彪炳史册,它的历史功绩也不应被淡忘。
你知道红军第一套军服是怎么诞生的吗?深灰色的红军标准军服,加上红星帽和绑腿,是在福建长汀县诞生的。1929年3月14日,红四军入闽西,在长汀击毙军十七军第六混成旅旅长郭凤鸣,取得了红四军入闽第一仗的胜利。巧的是这个郭凤鸣还有自己的一个军服厂,并有12台缝纫机和一批布匹。
红四军、朱德、等军队首长大喜过望,决定利用有利条件,赶制军装。红四军自创建以来从来也没统一过服装,有穿工人、农民服装的,有穿缴获的白军军装的,甚至还有穿长袍马褂的,相当混乱。
首先要确定式样。最终经审定:红军军服为深灰色布质;帽子为有檐大八角帽列宁帽上缀布质红五星帽徽;上衣为4个带盖加扣明兜中山装;领章边缘绣一圈黑边为纪念列宁逝世5周年,以此悼念苏维埃领袖。这是红军史上唯一的红领章缀黑边的军服裤子为西装式插兜军裤,配绑腿。在军需处的组织下,红四军每人配发了统一制式的29式军服?军装:一套灰军服、一顶军帽、一个垮包、一副绑腿以及两双陈嘉庚胶鞋
红四军统一军服后,其他各部队迅速效仿,但由于经济条件和自然条件所限,布料、染料不统一,因而就出现了颜色不一的情况。有的部队甚至相差甚远,如红八师为青色,红九师为蓝色等等。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组歌
组歌是由多首声乐曲组成的套曲,其由同一主题思想,又各具独立性的歌曲组成。每首歌曲内容互有联系,反应作品内容的各个不同侧面,歌曲体材和演唱形式丰富多样。组歌的构成大致分两种类型:一种是由一系列独唱歌曲所组合而成,例如舒伯特的《冬之旅》就是由24首男声独唱歌曲所组成的;另一种类型是由独唱、重唱、对唱、合唱等不同演唱形式的歌曲所组成,例如肖华作词、晨耕等作曲的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有名的组歌还有郭小川的《长江组歌》,有“总政版”和“战友版”两套谱曲,如今流行的是“战友版”。
- 下一页:很快荷塘的一边红房子不见了
- 上一页:孙三病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