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

亲情父亲的折尺散文

我的父亲是一个脾气暴躁,爱打骂孩子的父亲,有时候打骂孩子是没有理由的。在我小的时候,我非常害怕父亲,整天提心吊胆地看着父亲的脸色慢慢长大。

在我六岁时(唐山大地震那一年我四岁),那年的春天,村东头的郑姓一家建新房,父亲和哥哥被找去帮忙建房子。父亲和两个哥哥是手艺相当不错的木匠。母亲在唐山大地震那一年去世了,村里人都觉得我可怜,对我都很关照。这家的女主人一天三顿饭都要找我来吃,很是上心。不单纯是做给我的父亲看的,而是确实看我挺可怜的,起小的时候就没妈疼了。

有一天下午,我看到主人家有一个玩具——一个骑摩托车的小胶皮人,使劲一挤还会鸣响,特别喜欢玩,晚上就高高兴兴地偷偷摸摸地拿回了家里。几天后,主人的儿子因为找不到这个小玩具,又哭又闹,因为建房子忙得焦头烂额,主人对儿子又打又骂。我的不良行为被主人的儿子揭发出来。忙得脸上冒汗的父亲听说后,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抄起汗津津的折尺(木匠丈量尺寸用的主要工具,像一个圆规一样,可以围绕一个固定点旋转 60度,折在一起时长度为三尺),把我狠狠地打骂了一顿,打得我鬼哭狼嚎,哭得上气不接下气。那把折尺给打断了,父亲一赌气扔到了墙角里。主人于心不忍,当着父亲的面,把那个小玩具就送给我了。正在伤心哭泣的我一下子就把玩具扔到墙外边去了。在场的好多人都笑了。父亲也无奈地笑了。晚上到家后,父亲一把将我拽过去,掀起我的衣服又摸又按地察看了一遍,见我的伤势不重,又斥骂我几句,走开了。很多年以后,我才明白了父亲的心,父亲其实很爱我,只是他爱我的方式和别的父亲不一样而已。

上小学二年级时,我记得在初秋时节,父亲带着我去赶集。父亲在集市上卖一些农具或者家具之类的。我跟着父亲去赶集主要是为了能够吃到油炸的甜油饼或者好吃的桃酥(类似于现在的缸炉油皮烧饼)。那个时候探视病人或者串亲戚,主要的礼品是糕点或者桃酥之类的。我爱吃桃酥。卖掉东西后父亲总会给我买一些好吃的。那一次,我老是在卖桃酥的摊位前跑来跑去的,父亲忙着卖东西,也照看不了我,只是抓空儿没头没脑地训斥我不要乱跑。我不管那一套。快到散集的时候,一个胖胖的中年妇女用一个“手绢”在我的眼前一晃,我就晕了,像鬼符上身一样跟着她走了。三天后,乡亲们在河东(指的是滦河的东边)的一个村子里找到了我。那个诱拐我的中年妇女也被派出所警察抓了起来。当然这些事情是我在事后才知道的。到家后,我的目光有些呆滞。哥哥姐姐们都心疼得不得了。姐姐带着哭腔告诉我说,散集后,父亲找不到我,心急火燎地找了很多人询问,都没有结果,央求大队书记在大队部的大喇叭上广播寻找我的通知,紧急动员了一百多人到附近村庄到处找(父亲在村里口碑好,人们都愿意帮这个忙)。可是,怒气未消的父亲看到我后,二话不说,猛地抓起那把靠在墙角的折尺恨铁不成钢地把我打骂了一顿,打得半死都没有解气呀。结果,那把油光发亮的折尺的“两条腿”都给打断了。左邻右舍从父亲的棍棒下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把我拉扯出来,要不然我就得被打趴在地上。从那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父亲每次赶集都给我买桃酥吃,虽然说身上挨了无法忍受的皮肉之苦,但是我的心里却有种因祸得福的感觉。

在我家的五个孩子中,我是最幸运的一个,因为我能够上完高中,考上大学。我在小学、初中的八年里(那个时候小学是五年制),年年都是全年级前三名,很受老师的器重。左邻右舍和父亲都认为我是一个通过上学能够有出息的人。我上高中后,父亲年龄大了,但为了我上学有足够的学杂费,毅然抓起有些沧桑的折尺和两个哥哥(那时候两个哥哥已经娶妻生子,分家另过了)去辽宁盘锦一家日资造纸厂打工,给日本专家建造二层小楼。这家造纸厂用芦苇造纸,这种纸质地非常白皙柔韧,全部出口到国外。父亲用房屋装饰用的“宝丽板”做了一个箱子,比现在常见的旅行箱稍小一些,过年回家时,给我背回来一整箱子的白纸。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纸,都舍不得用。父亲瞪着眼睛训斥我说:“这纸就是让你上学用的,你尽管用,用完了明年再背回来一箱子。”后来,二哥跟我说,为了往家里背这箱子纸,父亲把最心爱的折尺都扔在了火车站,就因为折尺太长携带不方便。我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上学更加刻苦努力。在我高中毕业后,父亲曾经征求我的意见,让我拿起折尺跟着他学木匠(第一年高考发挥失常,成绩不理想,没有考上心仪的大学)。我知道学木匠之后,还要忙地里的庄稼活,而我是很烦干庄稼活的。上大学分配工作,就能吃上吃商品粮,那多省心多风光啊。我就实话实说不想当木匠,父亲一点都没有强迫的意思。父亲毫无怨言地支持我复读一年。我上了大学后,父亲就没白天没黑夜地做农具,做家具,然后拉到集市上去卖,给我挣学费。我至今清晰地记得,在我大二那年的寒假里,有一天晚上被尿憋醒,就看见父亲在昏黄的灯光下给椅子上油漆,火盆里只剩下燃烧后的灰烬,我一看表,已经凌晨一点多钟了。屋里有些冷,我却清楚地看到父亲的脑门上冒着细密的汗珠。排山倒海的暖流一下子涌遍我的全身,我心疼地说:“爹,这么晚了,你赶紧睡觉吧。”父亲头也不抬地说:“你睡你的觉,马上就刷完漆了,刷完了就睡。”我含混地应了一声,马上就进入了甜美的梦乡。那几年,父亲苍老得很快,明显感觉出他的身体不如以前了,老是闹病,也舍不得花大价钱看病吃药。这样拼命劳作,时间一长,就把身体给熬坏了。2002年11月,我的父亲患膀胱癌去世了,享年72岁。

等我有了女儿做了父亲之后,才对“父爱如山”深刻地理解了,父亲的爱始终伴随着我,每每回忆起父亲的音容笑貌时,都依然觉得父亲就站在自己的跟前一样,很亲近,很熟悉,很温暖。父亲爱我的方式,给我的爱,我这辈子用心一点一点地品味,一点一点地咀嚼,一点一点地眷恋,一点一点地深藏起来,是我一辈子里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我的父亲干木匠活儿经常使用的折尺,用来装白纸的那个箱子,我一直珍藏着,珍藏着父亲重如泰山的浓爱。

共 2 87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当“我”“做了父亲之后,才对‘父爱如山’深刻地理解了”。父亲以一种不同于常人的方式默默的爱着“我”,虽然这爱中,多是打和骂。全文,父亲的折尺一共出现了四次,前两次都是用来“教训”“我”的,第三次是因为要带白纸回来给“我”学习用,而把折尺舍弃了,第四次是,“我”把折尺“一直珍藏着”,那是“父亲重如泰山的浓爱”!全文借物喻情,挚爱亲情,感人至深。推荐欣赏。【:北极主人】【江山部精品推荐01 050715】

回复1楼文友:201 - 21:14:10 谢谢大先生老师的鼓励。您过奖了。问好。

2楼文友:201 - 12:02:57 拜读浩然的这篇散文,鼻子一阵阵发酸,泪水一次次往外涌,理解了 父爱如山 的真正含义。您的父亲非常了不起,含辛茹苦把你们几个儿女养大成家立业。向您伟大的的父亲深深一躬,表示我的敬意和哀悼!

回复2楼文友:201 - 21:17:00 谢谢田一丁老师的赏读!这篇散文是真人真事,容易写得感人一些。问好。

楼文友:201 - 21:2 :48 我看到童话恋情和三微花老师刊发的社团的征文信息后,就决定要写一写我的父亲,父亲的音容笑貌、一言一行都深深地镌刻在我的心底,写得不算费劲,这是我学习写作以来写得最为顺利的一篇散文了,情感自然流露,一气呵成就写完了。父亲留给我很多很多的宝贵精神财富,受益终生,我要发自内心地感恩,感恩,再感恩!当然啦,是不是真正写得精彩,那就得由读者来评判了。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4楼文友:201 - 09: : 1 文字朴实感人!欣赏学习了!写作愉快!

回复4楼文友:201 - 20:2 :5 谢谢来访。问好。

5楼文友:201 - 14:26:21 真挚感人的父爱,读后令人感动,学习。 有点喜欢文字,但写得不好,偶尔发一篇上来

回复5楼文友:201 - 20:24: 1 谢谢肯定。问好。

6楼文友:201 - 1 :44:22 简评:一把折尺,一尺严厉、一尺慈爱、一尺希冀,父亲的爱一点一点地刻在尺上。散文一气呵成,紧扣征文主题 亲情与感恩。语言质朴无华,在平淡中见浓情,在舒缓中显深情。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回复6楼文友:201 - 20:56: 6 谢谢纷飞的雪老师的审读。谢谢您的肯定和激励。

7楼文友:201 - 12:12:14 一把折尺折射出的是深深的父爱和作者对父亲永恒的怀念,文章通过对父亲手中的这把折尺刻画,一位严父的形象就这样跃然纸上了,作者借物抒情,文字朴实,更与平淡中凸显真情,从而引起我们读者的共鸣,这才是文章的亮点可贵之处。

回复7楼文友:201 - 21:57:18 谢谢您的来访审读。遥祝夏安。

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有几种规格

宝宝积食性咳嗽的症状

小儿地图舌的危害

母乳性黄疸婴儿有什么症状
控制体重的运动
孩子感冒流感该怎么办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