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1965年(1)

1965年,美越战争时期。一个骑兵营的450名美军因为错误的情报和指挥,由直升机运送,降落在几千北越军队包围之中,一场生死之战随后展开。

在本片中,影者从理念上把战争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双方经过惨烈拼杀,各自付出巨大伤亡。士兵们,已经不再是为了哪个国家,哪个信仰,哪个利益而作战了,他们只是为了活着而战。双方的指挥官也都明白,这些年轻的生命之间,没有任何仇恨。本来,如果有一些机会,可能双方会成为好朋友。但是现在,他们只能让对方倒下,否则,就只有自己倒下。指挥官们希望这些逝去的年轻生命,在天国里,再不会成为敌人,再不会生死相搏。在这里,影片给人们提出了一个沉重的思考:为什么要有战争?战争过后,两个国家人民又复友好,亲如兄弟。而当年为了国家作战的士兵们,坟茔上已经是草木萋萋。他们,在想什么?

影片的另一个看点,是真挚的感情。战场上为了抢回一个同伴的尸体,奋不顾身,不惜自已也命丧在敌人枪口下的战士们不说,单是在家中的家人感情,足足另人感动。

上校营长的妻子接收士兵的阵亡通知书。每一次,都是一辆黄色的出租车,把阵亡通知书送到她家里,由她去通知亡者家人。她陪伴着一个又一个痛失亲人的家属,经历了每一个人碎心的疼痛。她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收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每一次,都是害怕得不敢面对。

这样的日子过了好久好久。终于有一天晚上,又一辆黄色出租车停在了自己家门口。与平时不同的是,这次好久,没有人敲门。她明白,这次的通知书,属于她自己了。她忍着悲痛,让孩子们上楼去,谁也不许下来。孩子们害怕地跑上楼。她极力做出平静的样子,打开屋门。

她的丈夫,微笑着站在门口。她一下呆住了,然后流着泪,大声喊孩子们快下来,看谁回来了。这一刻,我想,绝大多数观众都流下了眼泪。

无论什么原因的战争,在战士们的家人眼中,没有对与错,他们只知道,那自己的亲人。

影片到此结束,留给观众们的,是深深的感动与思考。

共 800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作者对《我们曾经是战士》这部电影做了简单的介绍,提纲接领引起阅读兴趣。整体来说,部分介绍显得单薄,有待改善进步。【觅雪嫦晴】
1 楼 文友: 2012-09-17 01:21:54 有读就有感,这应该也是一种自我内涵的沉淀吧。致敬。
回复1 楼 文友: 2012-09-24 19:02: 谢谢。广东十佳牛皮癣医院
镇江治疗癫痫病医院
宝宝吸收不好怎么办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