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闻议录1感受大师徐悲鸿

2014年8月14日下午,到河南省博物院聆听了徐悲鸿大师之子徐庆平先生的讲坛——“徐悲鸿的艺术精神”。讲坛前后,先后两次参观了《大师与大师——徐悲鸿与法国美术学院大家作品联展》。

徐悲鸿( 年),汉族,原名徐寿康,江苏宜兴市屺亭镇人。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曾留学法国学西画,归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1949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擅长人物、走兽、花鸟,主张现实主义,强调国画改革融入西画技法,作画主张光线、造型,讲求对象的解剖结构、骨骼的准确把握,并强调作品的思想内涵,对当时中国画坛影响甚大,所作国画彩墨浑成,尤以奔马享名于世。195 年9月26日,徐悲鸿因脑溢血病逝,享年58岁。按照徐悲鸿的愿望,夫人廖静文女士将他的作品1200余件,他一生节衣缩食收藏的唐、宋、元、明、清及近代著名书画家的作品1200余件,图书、画册、碑帖等1万余件,全部捐献给国家。

徐庆平,男,1946年9月生于中国北京,祖籍江苏宜兴,国画大师徐悲鸿儿子。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全国高校艺术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81年赴欧洲研究美术,巴黎大学美术学博士,也是中国获取留法艺术史专业博士第一人。曾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著有《西方艺术史》《现代绘画词典》《光荣属于希腊》等。

说起徐悲鸿大师的大名,几乎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如雷贯耳。因为自己是彻底的美术门外汉,在此之前,只知他是公认的画马大师。看了大师的画展,听了徐庆平先生的讲坛,方知画马仅仅是大师绘画艺术的一部分,他的绘画艺术是名副其实的博大精深。

徐庆平先生的讲述,采用的是以画带出内容的方式,即先在屏幕上打出大师的一幅画,然后,讲解这幅画的主题、创作背景、艺术特点和与此画相关的内容。徐先生一共讲解了大师的8幅经典之作。第1幅:《愚公移山》,画面展示的是愚公和他的子孙们劈山开路的动人画面,让人颇感意外的是,画面上大部分是 半裸的人物,主题是愚公在向从京城回乡省亲的某高官夫人讲述他们劈山开路的历程,展现的是子孙们正在劈山开路劳动场景。各种姿势劳动的人物形态、表情,视觉冲击力极强,令人过目难忘。近些年有人认为愚公真愚,搬山不如搬家,如果从转换思路的角度讲,给人提供了一个思考问题的新角度。但是,愚公为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不畏艰险,持之以恒,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执着、专注精神的激励作用永远不会过时。第2幅:《奴隶与狮》,画面是一个奴隶惊恐的蜷缩在山洞里,一直威猛的狮子正往山洞里追来,我们不禁会为奴隶的命运担忧。画面洞里黑暗,洞外明媚。此画展现的是一个著名的国外故事。主题是,狮子奔往山洞里来,是想让奴隶帮它把扎到左前爪危及生命的刺拔掉,奴隶救了狮子的命。后来在贵族们组织的狮吃奴隶的野蛮残忍的游戏时,当被救的狮子看到救它命的奴隶时,跪倒在奴隶面前,并留下了感激的眼泪,贵族们被狮子的感恩精神所震撼,一致决定将奴隶放生。第 幅:《放下你的鞭子》。创作背景是,大师为了为抗日战争出力,到新加坡等东南亚一带的国家售卖自己的画,将所得全部献给了抗战阵亡将士的遗孤们。为了尽可能多为抗战出钱,大师来回的路费和所有费用都是另外筹措的,没有支用卖画的一分钱。创作背景是,19 9年10月,大师在新加坡一个广场上看到当时知名女星王莹为宣传抗战演出的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深受感动,随后用了约10天时间创作了同名画作。该画高144厘米、宽90厘米。大师以接近真人的比例,将王莹入画。王莹身穿白底蓝纹的服饰,服饰上有祥麟瑞凤的图案,手持红绸,飞翩起舞。画中扶老携少的观众,有人衣衫褴褛,有人着军服持枪,双手交叉,神情陶醉,大师将抗战时的生活状态及群众心态细腻地刻画了出来。《放下你的鞭子》本是由《义勇军进行曲》词作者田汉改编而成的独幕剧,其后演变成抗战街头剧。该剧讲述了从中国东北沦陷区逃出来的一对父女在抗战期间流离失所、以卖唱为生的故事。一日,女儿香姐正要提嗓,却唱不上去,老父即举起鞭子打她,一名青年工人大声高呼:“放下你的鞭子!”香姐诉说了日本侵华、家乡沦陷等辛酸,激起观众的抗日救国情绪。2007年4月7日,油画《放下你的鞭子》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以7200万港元成交,不仅大幅刷新了徐悲鸿油画的拍卖纪录,而且再次创下中国油画的世界拍卖新纪录。第4幅:《田横五百士》,表现的是田横和五百壮士告别的场景,人物众多,表情各异,活灵活现,细致传神。田横是秦末齐国旧王族,齐王田氏的后裔,我国古代著名义士。陈胜、吴广起义抗秦后,四方豪杰纷纷响应,田横一家也是抗秦的部队之一。汉高祖消灭群雄,统一天下后,田横不顾齐国的灭亡,同他的战友五百人仍困守在一个孤岛上(现名田横岛,在山东)。汉高祖听说田横很得人心,担心日后为患,便下诏令说:如果田横来投降,便可封王或侯;如果不来,便派兵去把岛上的人通通消灭掉。田横为了保存岛上五百人的生命,便带了两个部下,离开海岛,向汉高祖的京城进发。但到了离京城三十里的地方,田横便自刎而死,遗嘱同行的两个部下拿他的头去见汉高祖,表示自己不受投降的屈辱,也保存了岛上五百人的生命。汉高祖用王礼葬他,并封那两个部下做都尉,但那两个部下在埋葬田横时,也自杀在田横的墓穴中。汉高祖派人去招降岛上的五百人,但他们听到田横自刎,便都蹈海而死。。第5幅:《庭院》,画面展现的是古色古香的庭院,盛开花朵的树,画面色彩鲜亮怡人,赏心悦目,生机盎然。第6幅:《长沙会战之马》,第7幅:《群马》,第8幅:《九方皋相马》,展现了大师画马的精要,都是有感而发,厚积薄发,是对时局和民族精神的真实写照。

大师早年留学于法国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师从费拉孟、柯罗蒙,达仰——布费莱和贝纳尔等世界级大师。

在一个多小时的讲坛时间内,有很多人因座满,站在报告厅的过道上听完,我亦亦然。因为有不少的小朋友参加讲坛,徐先生对小朋友循循善诱,寄予厚望。徐先生还特别强调,做个好人才能作出好画,强调功夫在画外。徐先生还深入浅出的讲解了色彩搭配的基本原理,让门外汉同样受益匪浅。他还讲解了书画同源的内涵。他对源远流长的中原文化赞美有加,尤其是对近期在河南出土的玉笛,将中华文明史推延到7500年以前,盛赞不已。徐先生已68岁高龄,精神健硕,温敦宽厚,学问丰富到随手拈来。他特意阐明,虽然大师画过形色各异、数量众多的马,但没有画过所谓的《八骏图》。

因为自己不懂画,尽管在讲坛前已看过画展,听完讲坛后,我又特意再看了一遍画展,尤其是重点看了那几幅徐先生讲解的大师经典之作,进一步领略了大师的风采。

古人云,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徐先生的讲坛,又一次精辟的诠释了这句话,讲坛结束时,经久不息的掌声和人们久久不愿离去的场景,真诚的表达了中原民众对大师和徐先生的敬意与爱戴。

祖国文化博大精深,大师风采熠熠生辉。通过听讲坛和看画展,佩服的五体投地,叹为观止。学更知己贫乏。

后注:《大师与大师——徐悲鸿与法国美术学院大家作品联展》在河南省博物院展览至10月15日结束,免费参观。推荐有条件的朋友前往欣赏名画风采。

共 290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作者用文字较详细地介绍了徐悲鸿部分作品创作的经历以及徐悲鸿绘画创作的特点,短短文字中,也就只能是管中窥豹了。【:聆听花香】【江山部·精品推荐】

1楼文友: 08:52:29 尽管徐悲鸿的 马 不是他创作的全部,但读者可能更希望了解的徐悲鸿画 马 ,而作者恰恰在这方面省了笔墨。

2楼文友: 09:52:46 感谢 聆听花香 编发拙文并指出文章的不足,我会继续努力。因为徐先生的讲坛未详细介绍大师画马的情况,所以我亦无法详写。写此文的目的是记录自己的收获,并想与读者朋友分享。江山是我阅读的乐园,使我得以进步和提高。致谢与站!

楼文友: 18: 1:17 哈哈,遇到老乡了。去年冬季俺一直住在郑州农业路大商超市里边的怡丰新都汇小区儿子家,距离省博物院很近的。 骨子里流淌着农民的血液,虽久居城市,却念念不忘生于斯长于斯的黄土地。

痛经不能吃什么

月经后期的颜色

痛经的时候吃什么食物

心电图ST段改变
母乳性黄疸症状
缺钙会不会造成关节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