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荷塘冬之梦征文感念初冬散文

摘要:时光匆匆,面对冬日的来临,笔者通过冬日情景的描写,尤其是冬日故乡之行,触景生情,联系在三年自然灾害的那段历史,回忆了母亲带领我们兄妹六人如何渡过难关,结合冬日的情景,抒发了自己的人生感念。 时光匆匆,似水流年,四季就是这样悄无声息地在时空隧道里留下了一圈又一圈斑痕。当人们还沉浸在那秋天美丽的夕阳之中,初冬,又再次撩开了季节更迭的序幕。

北风飕飕而来,初冬伴随一阵阵寒气,加剧了草木的枯黄速度,褐黄色的枯叶迎风起舞。小区的菊花开得正浓,院内枇杷树开满褐白相融的绒花,还有梅花的花骨朵结满了光秃秃的枝干,淡淡地挥洒着别有风味的韵致;马路两旁的银杏树缀满了扇形般的叶片,金黄的落叶在脚下闪闪地发光,诉说着对大地的爱恋。多日难见的阳光暖暖地照耀着大地,丹顶红不停地摇曳着身躯,抒写着对阳光的亲密与热情。

今年的初冬,一直是冬雨绵绵的,侵肌的冷风吹进衣襟,常常令人不寒而颤。三百里泾川大地被一层缥缈的轻纱笼罩着,那淡淡的烟云在浓雾里飞舞着,山岚被漫天的烟雾笼罩着,一切都变得朦朦胧胧,宛如那“犹抱琵琶半遮面”少女。那些耐寒的花草树木,多数还依然展露着秋的风姿。枫林的叶片在鲜艳中透着高洁,以红色凸显了生命灿烂的烈焰,向即将来临的仲冬释放出难得的顽强与美丽。

初冬是深秋的暮年,又是整个冬季开始。虽然它有着冬的寒意,却还保留着秋的积淀与成熟。这个季节尽管它少却了人生春时的诱惑与欲动,但也多了一份人生的奋进与坚强;尽管它少却了夏季人生的壮丽与精彩,但它却多了一份冬日的冷峻与潇洒;尽管它或多或少保留着秋时落叶的无奈与忧愁,但它却多了一份人生执着的成熟与豁达。人的一生,只有走过了岁月的风雨,经历过世事变迁与历练,才会在不知不觉中变得成熟与刚强。初冬诗意的灵性与画意,似乎无须五彩缤纷的色彩,但积淀着岁月风尘中显现的那份刚毅与宁静,照旧在枯萎落叶中彰显着生机与活力。人生如松柏,当灿烂的阳光照在树的身上,树微微地额首致意,挥挥手,快乐便在枝头悄然绽放。

泾川荷花塘是我常去的地方。如果说,荷花塘是泾川古城的眼睛,那么,青弋江,就是泾川山城流动的血脉。这条血脉,给泾川山城注入了顽强的生命活力,使城区充满了灵性和感动。在青弋江之畔,草已枯萎,蒹葭梗杆僵硬地摆动着身躯,在西风下白絮飞扬,颇有些落寞而萧寂。城墙边的垂柳,像“千手观音”迎风起舞,在广袤而清远的天空下,心无尘念地守候着春天的来临。江水,不再泛滥,不再荡漾,而是紧紧地将自己收缩在河床中间,清浅一溪,静默而清亮,清亮的能看见河底的水草与石块。枯叶在风里飘舞,安然地坠入江心,倒显得异常淡定,不知是在沉睡,还是在江面做着一棵树的梦?

青弋江三角洲的树木已经枯瘦、冷落、凋零,甚至黯然失色,枝头上荡漾着飒飒逼人的寒气。它失去了往日苍翠的绿叶,似乎已了无生气,尤其是西北风猛然刮过时,还布满了潇潇的呼啸声,但这并不影响树的挺拔与昂然。灰蒙蒙的天空下,无论是常青树,还是落叶乔木,依然从容自若,不改往日的蓬勃,即使这样严寒的冬天里,树也不说一句生疼畏惧的话,任霜风冷飕飕地刮在枝干上,依旧用它那发达的根须,储藏着来年生长的养分与热量。江边拐弯处那棵歪脖子老榆树最为悠闲,伸长脖子在水面上,对着平平如镜的河水,端详着自已是否真的有了老态龙钟的模样?它毫不顾及寒风来袭,小河悠悠,树亦悠悠,一抹斜阳照寒衣,终身陪伴在江边。

周日里,我自驾车来到査济。故乡的一切都极富有诗意,那些“月华粼波透心碧,轻云迤逦梦摇魂”的风光,那种“望断浩天情不尽,罄尽笔墨赞无绝”的挚爱,那种“土酿珍珠水溅玉,花摇倩香草蕤华”的意境,那种“雨滴吻得双颊润,长发及腰颀身琼”的成长,无论怎样欣赏它、怎么赞美它,都不为过。

信步走在故乡幽深的石板巷,我想起了元代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虽是秋思,却也是冬的写照。一棵古老的紫荆树,阅览了査济兴衰的满腔思绪,它已经跨越了査济一千三百多年沧桑历史的境界。然而,时过境迁,一样的夕阳,一样的小桥流水,一样的西风猎猎,回家的路上,她仍旧像忠诚的卫士一样守望着我、护佑着我。宁静的夜晚,初冬第一场瑞雪塑就了紫荆树的玉骨冰肌,翌日晨起,推开门扉,那一树枝桠早已是银装素裹、银花怒放。谁说冬天的树枯寂冷漠?我分明看到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暗香飘来,给我带来了悠长而古老的乡思……

可以说,每次回到家乡,虽常常只身而来,但心不孤单。等候我的是温馨,是故乡人欢聚一堂的言谈,是抹牌、对弈、嗑瓜子的欢乐,更有亲友推杯换盏时亲情、乡情的交融与沟通。素来喜欢独自闲逛的我,尤爱在清晨或夜幕降临时欣赏家乡的一草一木,倾听风吹冬桂的簌簌低语,体会故乡的纤袅与轻柔,更喜欢站立在兰家垄山岗上,静静地端详生我养我的故居爱日堂……

来到外婆家——卫家岭,这里的冬景分外妖娆。在落叶木的衬托下,青翠的柏松昂首傲视着不可一世的寒风。山涧的溪流,犹如冰冻似的雕塑,周围的万物已经在睡梦中冬眠。屋檐下麻雀欢声地鸣叫着,勇敢地向寒冬叫板。它虽然身型渺小,其不屈的精神却无法被战胜。回忆当年的母亲,在三年自然灾害面前,硬是带着我们兄弟姊妹六人,在家无粒米的背景下,靠树皮、草根养活了全家。当时,母亲的一句话,至今让我记忆犹新:“孩子们,吃下今天的树皮、草根,就能尝到明天的鸡鸭鱼肉…… 当时,我们村有多少人家关门闭户,一口也没有留下。当时,如果没有母亲循循善诱的教诲,没有母亲绝处逢生睿智的抉择,我们全家怎么能熬过那人生的“冬天”?

历经磨砺,颠簸再三,不知不觉走近了岁月的中峰。俯视过往人生,春蕾过了,花儿媚艳,而后又朵朵散去,烟霞晚照,总是回眸千次。冬日是四季更替的结果,冬季同样具有自身的特色,同样蕴含着无限情趣和人生拐点的魅力,只是让人感受到不同的景观、不同的精神收获而已。我们应当敞开胸襟去拥抱神圣的冬天,在这充满情趣的冬日里养精蓄锐,为明年春天的绿茵储蓄动力,以人生的下一个奋斗目标来感念这冬日的情怀!

共 2 41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这是一篇寄情于景的精彩散文。作者感叹时光流逝,又是冬韵轻歌曼舞,往事却只能回味。“迈过岁月的长河,默默地闯入了初冬的怀抱。”初冬的雨绵长,浸入肌肤,令人不寒而栗。但它却保留着秋的积淀与成熟,经历岁月的风尘,有着独有的刚毅与宁静,沉稳与豁达。泾川荷花塘给泾川山城注入了顽强的生命活力,使城区充满了灵性和感动。回到故乡,信步走在故乡幽深的石板巷,多少往事涌上心头,虽然只身而归却并不孤单,因为有亲情的陪伴,风景依旧如旧时模样,让人迷恋、回味。困难时期,母亲在自然灾害面前,在家无粒米的情景下,靠树皮、草根养活了全家,硬是坚强地挺过来。我因此,懂得了冬天是虽然严酷,但可以磨练人的意志,教会人如何在逆境中生存与发展。作者呼吁:我们应当敞开胸襟去拥抱神圣的冬天。在这充满情趣的冬日里养精蓄锐,为明年春天的绿茵储蓄动力。文章语言诗意灵动,构思精妙,由景到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富有人生哲理,感念初冬,充满了对人生的思索。一篇耐人寻味的回忆性散文,值得品茗细读,倾情推荐共赏!【:阿巧】

1楼文友: 19: :05 感谢作者赐稿荷塘!荷塘因您更精彩!

2楼文友: 19: 6:07 犹如冬日暖阳,作者笔下少了冬的肃杀,多了一份温情。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让冬也变得温暖如春。语言诗意灵动,耐人寻味。

楼文友: 19: 7:1 问候聆荷老师!祝愿您在荷塘创作愉快!遥祝冬安!

4楼文友: 02:24:25 感谢老师赐稿荷塘参与征文!!祝老师写作快乐、佳作频出!!

5楼文友: 18:22:4 冬天,总会让人心怀感恩和敬畏!有感恩就会有热爱,有敬畏就会有奋斗。在热爱种蓄积力量,在奋斗中走进春天。欣赏学习精彩文章,祝老师在荷塘创作愉快!

6楼文友: 19:20:2 散文是谁都能写的玩意,想到哪写到哪,自由得很。其实,要想写好不是件容易的事,千人一面的东西,谁都会写,一样的去参观,一样的去玩水,要写出与众不同的东西,而且,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就更不易了,那必需具有独特的眼光,善于发现,让人感到,你的看法独到,想法有新意,有灵气,给人启迪。

看一样的东西,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找出文眼来,通过这一点发射出去,来布局谋篇,让其达到形散而神不散的效果。如看一棵树根,无需去挖其根,只要观其枝叶,便知其根的走向、粗细及长度。靠的是知识的积累,靠的是生活的厚度,靠的是捕捉瞬间的信息,靠的是敏感等等。

散文写好后,要放上几天,再拿出来看一看,读一读,想一想,给了读者什么?自己被感动了没有?不能感动自己的散文可说不是好的散文;感动了自己的散文也不一定是好散文,有些作者只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你说这样写出的散文能给人力量,能给人向上精神,还能给人启发么?

最后,要说的是散文一定要美,混然天成,就像是出浴的少女,清纯、隽永、干净。我想具备以上,应是好的散文了。

肠易激综合征怎么改善

肠易激综合征怎么调理

汉森四磨汤口服液是中药吗

生物谷灯盏花产业发展
冠心病患者的运动项目
有治好静脉曲张的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