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纳雍诗歌现象引起广泛关注

乌蒙山区的纳雍县素有“诗乡”美名,形成了良好的诗歌传统。上世纪80年代至今,涌现出陈绍陟、西篱、空空、徐源、蒋能、朱永富、颜若水等优秀诗人,他们中有苗族、白族、布依族,他们的逾万首诗作先后发表于《人民文学》《诗刊》《星星》《民族文学》《鸭绿江》《山花》《花溪》《诗神》《诗歌报月刊》《绿风》《诗选刊》《飞天》等上百种文学报刊,约有50余位诗人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过作品,上百件作品被收入《中国少数民族诗歌选》《中国年度最佳诗歌》等数十种选集,曾获贵州省文艺奖、尹珍诗歌奖等10余种省级奖项;出版了诗集 0余部,参加过被称为中国诗歌黄浦军校的诗刊社“青春诗会”的6位贵州诗人中,纳雍县就有2位。现该县诗人加入省作协的会员就有20人,中国作协会员 人。纳雍诗歌垫高了地方文化、民族文学史,充实了贵州诗歌史。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相对繁荣与稳定的阶段。

书香常伴最致远,墨卷至恒亦思源。第22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4月21日至22日,贵州省200多名诗人聚集乌蒙山中的纳雍县,参加“鸽子花城·诗乡纳雍”2017年笔会。此次笔会由采风活动、诗歌朗诵会、“诗乡纳雍”主题论坛、书画摄影展四个部分组成。

采风活动中,诗人们重温红色历史,缅怀革命先烈,重走长征道路,感受纳雍红色旅游文化。期间,还观看了CCTV“美丽乡村快乐行走进毕节纳雍”演出节目,集中领悟“诗乡纳雍”的独特魅力。

22日上午,诗歌朗诵会在美丽的“乌江第一漂”总溪河畔举行。朗诵诗歌由纳雍本土诗人提供,作者涵盖老、中、青各年龄段诗人,内容涉及新诗和古诗词。朗诵会由序歌、故土之恋、生命之诗、时光中的人与物和情与爱、终曲5个篇章组成。朗诵者轮流上阵,对纳雍进行了一次集中的诗意诠释和全面的诗性解读,参会诗人和周边群众2000余人享受了这场别开生面的诗歌盛宴。

22日下午,200多名诗人参加了“诗乡纳雍”主题论坛,多名诗人,作家和评论家在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贵州省作协原主席、着名作家何士光在演讲中认为,每首好诗都具有诗人独立的灵魂与诗意,纳雍诗歌,于灵魂中充斥着大山的厚重与朴实,气势蓬勃而又扎根于脚下的土地,得益于乌蒙高原独特的地理和文化环境。贵州省作协副主席喻子涵认为,一大批“敢于在诗歌中活着的”人,成就了贵州诗歌的重镇。纳雍诗歌有着对民族寻根与族群的记忆,有着对故土认同与乡土的赞美,有着对底层叙事和现实的审思以及对生命体验和价值的追问。纳雍可以做强“诗乡纳雍”文化品牌。

《贵州作家》副主编徐必常以《作为存在的纳雍新诗》为题,对纳雍新诗进行了详细分析。徐必常认为,“纳雍诗歌现象”是一种现实的合理性存在,它被人们赋予了期待和厚望,纳雍诗人要把真正的诗情抒写在纸上,大地上,生活中,纳雍的明天才会更加诗意盎然。诗人、评论家赵卫峰从先民的迁徙与驻足,文化传播与沉绽方向,对“纳雍诗歌现象”进行了剖析,赵卫峰认为,“纳雍诗歌现象”已形成一个谜,但此谜无须解谜,谜即悬念,正是纳雍赋予世人的一份诗意。赵卫峰还认为纳雍80后诗人群体创作水平较高,不仅可以代表贵州也与全国同龄创作水平接近,他还对纳雍诗歌的传播,“诗乡纳雍”的文化定位及升级打造提出了建议。

来自贵州省社科院、贵阳学院、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的学者们还对纳雍诗词写作状况、“诗乡纳雍”的建构提出了中肯建议,希望纳雍诗人、纳雍诗歌形成良好的对外交流氛围,推动诗歌薪火相传,精品力作纷呈,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笔会期间,还举办了书画展和配诗摄影展。集中展出纳雍书画、摄影作品200幅,纳雍诗人对绘画和摄影作品配以诗歌,诗与画,诗与摄影互相注解,形象化地向群众、学生普及了诗歌与民族文化。

(:王怡婷)

宝宝突然不爱吃饭怎么办

小孩不消化发热怎么办

9个月宝宝消化不良怎么办

孕妇小腿抽筋怎么按摩
鲁南欣康药理作用说明书
身上发冷发热高烧不退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