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的文学依然感人
当今时代,是一个全球信息化的浮躁时代,许多人喊出“文学死了”的惊人论调,认为当今的文学已经丧失了任何存在的意义。但是文学到底是不是真的死了?当前活跃在文坛的从 0后到90后众多的作家们,是怎样的状态?他们对文学的思考和贡献又是什么呢?文学是否还能“令人感动”呢?
“岭南大讲坛·文化论坛”第七十讲上,著名文学评论家、暨南大学中文系洪治纲教授从多个方面向世人说明:新世纪文学创作在变,但是文学令人感动的精神永恒。
文学告别体制创作从“监狱”走向“滑稽戏”
人类学家兰德曼说,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文化决定一切。文化生态决定了一种文学艺术以及各个文化门类的发展变化和动向。信息文化的崛起,中国文学体制的变革和专业作家体制的变革,是中国新世纪文学的生态环境的主要变化。这些变化使中国的文学彻底告别了体制创作,而走向了自由生长,从作家到作品发表的空间都发生了变化。
信息文化的全面崛起是最重要的变化。信息时代与工业时代不一样,工业时代是一个理性的、规范的时代,是用理性来制约人类的发展。信息文化则完全是一种感性的文化,从理论上来讲,它是从前现代走向后现代的,由启蒙现代性转向审美现代性的一个根本性的转换,改变了人类的很多生存方式。
美国学者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谈到:“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奥威尔式的 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是赫胥黎式的 文化成为一场滑稽戏。”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络已经全面介入到各类庄严的、神圣的话题,例如两会,从微博到络,每一个重要的事件都在络上参与,而且是娱乐性地参与。
信息文化改变生存方式草根取代精英成为意见领袖
人依靠理性确定自身为世界的主体。1980年代之前,“人定胜天”的口号不光是一种革命 ,更是人类主体性高度膨胀的反应。但是信息时代以信息技术为核心,人高度依赖机器和信息,特别是现在的年轻人都是离不开电脑。从这可以看出,人类理性思考能力越来越弱,成为信息甚至是机器的奴隶。
信息时代的高科技还解除了物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时间观念也受到影响,络上信息不断地更新变化,人类进入了“刷屏”时代。许多80后作家不讲究逻辑的“架空”、“穿越”小说,就是跟信息时代对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止的扩展有关系的。
在过去,文人墨客注重“立功立德立言”,于是所有社会的重大问题都由精英分子来立法。然而现在络上的民都是草根,很多社会的问题由草根决定,精英反而不可靠,就像有人说很多精英换立场比换内裤更勤快。
《废都》、《羊的门》、《国画》这三部小说当时一出便被禁止了。在以前,除非是政策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被禁止的小说一般不会重新出版,但是这三部小说在过去三年全部被再版。这说明,整个文化生态环境变得更自由。同时,虽然三部书的再版说明了整个文化生态环境变得自由,但是人类感性的、欲望的东西也同时在泛滥,理性的东西在减少,这是我们大的环境。
文学场“七代同堂”代际差别演变为冲突
现在作家队伍“七代同堂”,从“ 0后”的王蒙到“90”后的络作家都在写作。另外,作家队伍也更为庞大。据统计,从纸媒到络,现在中国作家大概在100万左右,而在新世纪之前写作者至多只有10万人。作品数量也呈几何线增长,仅仅是长篇小说的出版数量就比1990年代翻了一倍,这其中还不包括数以万计的络作品。关心文学的读者会注意到,作者发表的载体空间、方式也比以往更为多元。面对这样一个繁荣文学的现状,“文学死了”这个话题是不成立的。
与此同时,社会的快速变化也将作家间的代际差别推到了文学的前沿。2006年,文学评论家白烨和作家韩寒之间激烈的“韩白之争”就是突出代表:白烨的判断主要来自于传统的文化秩序和价值观念,而韩寒所要否定的正是这种传统秩序与观念。这些事件背后所隐含的日趋剧烈的“代沟”现象真实地反映了代际差别正转化为代际冲突。
这种代际差别(含代际冲突),既是中国当代文学走向多元的表现,也隐含了不同代际作家在审美观念上的变化。它有特定的几个意义,一是后代对前代的超越,在超越的过程中发生冲突是正常的;二是不同代际有不同追求,文学发展多元化提供了丰富的阅读趣味;三是体现了现实社会的真实向个人生命的真实的转向。
从理性转向感性文学依然令人感动
代际冲突反映的是个人主体意识的递增,理性化的意义建构逐渐减弱,而感性化的生命情态书写正在不断强化。这涉及到了一个美学趣味的转向,过去对生活的认识是以集体主义为基准,常常回避个人的精神空间而突出个人生活的社会性价值,推崇人的社会使命感和感,追求生命的理性意义建构。
现在的年轻人不再崇拜集体,也不再推崇社会使命意识,而更多的是依赖于强大的物质利益,或者是个人欲望。这种现实带来的结果就是,生活不再是理想,更关注生活里面的物质、经济、欲望等东西,这些东西也确实很重要。
比如慕容雪村的《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安妮宝贝的《莲花》,都通过优雅的语言,片断式的场景,以及简洁的线性结构,直接呈现与创作主体日常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各种情境。当然,也出现了一些像木子美这样极端的放纵式书写,“下半身写作”。我认为,这种写作理念比较荒谬,它试图将人还原成一种纯粹的动物,应该予以批判。
另外文学中对庄严与神圣的戏拟增强,不断消解理性美学所强调的“意义”。这类小说非常非常的多,无非是为了取乐,或者消费,是一种平面化的创作,但它也代表了一种感性文化的方向。
由此可见,新世纪以来的文学发展仍然非常活跃,而且充满生机,与现实相比还有大量的人在从事着精神劳作,这种生存方式和追求是令人感动的;令人感动的书写也还大量存在着。
(:邵钰杰)
红河灯盏花能入药吗
红河灯盏花治什么病
红河灯盏花功能主治
骨关节炎吃什么饮食生物谷灯盏花素片功效与作用
优卡丹能喝吗
- 下一页:浅说人间词话与写诗及其它
- 上一页:时光贝雕魂小说
- 06月21日历史稀罕狗妈妈养了一个猫儿子天天给小猫喂奶位置
- 06月21日历史科莫多巨蜥的祖先科莫多巨蜥又名科莫多龙位置
- 06月21日历史秋田犬主人总结的养狗所受种罪位置
- 06月21日历史研究表明观察宠物狗表情可了解其情感位置
- 06月21日历史科学的训练萨摩耶位置
- 06月20日历史可卡犬怎么洗澡位置
- 06月20日历史可卡和史宾格英国史宾格犬和可卡犬区别位置
- 06月20日历史可以给阿拉斯加雪橇犬喂食人类的食物么位置
- 06月20日历史可以用洗发水给土猫洗澡吗位置
- 06月20日历史可以喂刚毛猎狐梗吃蔬菜吗位置
- 06月20日历史可卡犬价格纯种可卡犬多少钱一只全国报价位置
- 06月20日历史可卡犬也会长脂肪瘤吗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