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围场集中财力扶持蔬菜产业化权衡

势必增加融资成本。 对此 围场集中财力扶持蔬菜产业化

当前,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县域经济强盛与否,决定着一个地区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快慢。贫困地区如何壮大特色县域经济,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围场整合财政支农资金,打破多年来财政资金部门化、部门资金基数化的资金分配模式,形成合力,共办大事,让农民直接受惠,为新农村建设闯出了一条合力开发之路。资金整合,重点在集中,难点在捆绑使用。没有集中捆绑也就没有整合,有了整合才能把资金用在刀刃上,才能集中财力办大事,才能进一步体现规模效益和带动效应。围场整合财政支农资金成功经验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启示。  本讯 (通讯员张银、高嵩、刘立新,刘海泉)财政扶持资金50万元,银行贷款100万元,山东李祥斋个人投资400多万元,随着占地65亩的新拨乡蔬菜产地批发市场及2000平方米保鲜库的建成,结束了该乡马路交易的历史,还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卖菜难的问题。目前该市场高峰期蔬菜日交易量达到5000吨,保鲜能力达到1000吨。这是围场整合财政支农资金,优先扶持立县产业,形成集中投入、协同作战的优势,走出合力开发特色产业之路一个子项目的效果。他们的做法得到了财政部、省市财政部门的充分肯定和支持,被定为全国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县。  今年初,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整合农业开发资金626万元;扶贫资金436万元;以工代赈资金619万元;土地整理资金700万元;市级安排农业专项资金435万元;县级预算安排资金355万元;省以上调剂资金1000万元,共计4171万元。同时吸引社会资金9495万元,撬动银行信贷资金15214万元,重点投入到蔬菜产业,有力地推动了蔬菜产业的发展,效益大增。全县农民人均蔬菜纯收入11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5.3%。  围场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多年来,投入不足始终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瓶颈”,而资金投入中因使用过程“散”、“碎”,又难以发挥规模效益。针对这一问题,县委、政府大胆尝试,整合财政支农项目资金,改变“撒胡椒盐”的做法,集中捆绑使用,向蔬菜产业倾斜。并将专家、学者先后8次专题研讨论证的《围场蔬菜产业化发展规划》作为统领支农资金整合投入的纲领性文件。同时,实施了以奖代补、财政贴息、信贷担保等一系列办法,有效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整合资金投入效果凸现。今年新增蔬菜种植面积5万亩,达到65万亩;新建50亩以上规模蔬菜产地批发市场8处,市场交易额达到6.2亿元;新建大型保鲜库12座;马铃薯贮窖123个,增加贮量4430吨;建设了蔬菜产业协会、经纪人协会及无公害农产品检测中心等服务体系;重点扶持了宝乐食品有限公司等3个规模龙头企业,新增蔬菜加工能力5万吨;推广了地膜覆盖、机械化栽培、微型薯应用、病虫害防治等新技术,建设了集农技、植保等配套技术于一体的高标准新、特、优试验园区和示范园区,试验、引进新品种100多种。从基地到设施建设,从龙头到科技服务等六大类37个子项目节节相连、环环相扣,使蔬菜产业配套成龙,收到显著的综合效益。一是带动了农民增收,直接带动6.3万农户,户均年收入8000元。二是带动了农民脱贫,直接吸纳安置贫困劳动力0.75万人,城市下岗职工530人。三是带动了商贸服务、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升级。

南昌治疗男科医院
武汉哪里治疗白癜风好
淄博专科男科医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