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网

菊韵散文随笔春在溪头荠菜花

春天似乎是一年比一年躁动和张扬了。这才刚迈过残冬的断壁,它便迫不及待地举起暖暖的阳光四处狂奔,喊床似的一路叫醒着大地、河川、苍穹、天籁……想来真好像现如今洒脱而奔放的姑娘们,总觉得少了些温柔、淑静与娇羞。

然而,春天的诱惑毕竟是令人无法拒绝的,恰如怀春的少男少女无法拒绝爱情一样。屋里是坐不住了,眼见窗台上花盆里无意生发的荠菜已经开花,心下陡然冒出《红楼梦》里元春、探春、迎春、惜春诸个芳名。城里是无春可觅的,街道两旁耸立的香樟树,早已模糊了我们应当分明的季节。凝神一转念,蓦然想起一首古词,于是便立定主意邀约友人,一同到郊外去,踏青、赏绿、采春。

时值雨水节气,天气却出奇的好。我们男女老同学一行四人,骑单车,出城郊,顺着裕溪河左岸圩堤往东南进发。一路上,朗朗的太阳当头映照,放眼两旁望去,圩田里一畦畦油菜或小麦苍翠如茵,河面上浓浓淡淡的雾霭状若白练,就连丝丝微风也仿佛被阳光熨过,拂在脸上感觉滑润而和暖。我们的情绪益发高涨起来,禁不住边走边唱,渐行渐远,不觉到了一个远离人区的空旷地段。大家兴奋地跳下车,把车倒卧在堤坡上;先是站在堤头眺望四周,尽情领略黑土地的田野风光;随后便每人操起事先备好的铲具,分散到河堤两边搜寻荠菜采挖。对于荠菜,我们并不陌生,早在 0年前插队农村时就认识了,那时生活普遍艰苦,每逢春季来临,便到山坡、田头、路边、宅旁采集,挖回来权作蔬菜食用。当时的荠菜所包含的全部意义,仅仅是改善生活而已,并无其它色彩。

而现在,荠菜恍若一夜之间褪去沧桑,摇身变成了大众消闲的野趣和盘中的时尚,而且兼俗并雅,嫣然套上文化的盛装,浪漫地抒发着古往今来曾经赋予的诗意情怀。800多年前,南宋最杰出的豪放派词人辛弃疾就曾对荠菜情有独钟,他在《鹧鸪天·代人赋》中写道:“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可见,荠菜花在春景中独树一帜,秀美可人,无可争辩地成为春天的象征,令人娇宠而景仰。

正当我边寻找荠菜边遐想之际,忽然前面传来惊喜的呼叫声。奔过去一看,原来是位女同学发现了一块足有台球桌大小的地方,呈五环旗状布满一丛丛荠菜。遂招呼大家一齐围拢过来,就像平时置身于大酒店围着一桌丰盛的菜肴,举箸动匙之前,先痴痴地让眼目饱览一番;仔细看那羽状且含毛茸的对生叶片,宛如青衫绿裤的杂技女孩做着微微后仰的造型,而自菜芯抽出的花轴上的总状花序,分明就是女孩手中撑出的白色转碟,而且还在一节一节伸长分蘖,像一层一层道具玩椅的叠加,可爱极了;何需亲口去尝,心里早就嗅到春的芬芳,咂出美滋美味。

我们欢喜地蹲下身来,伸手在荠菜丛上来回抚摸着、赞美着,眼中爱不释手,心下却隐隐地不忍下手。正取舍两难间,冷不丁有人指着荠菜花发问,说 0多年前好像这个时节荠菜都没开花,是不是如今温室效应造成气温升高的缘故?这一问,大家怔住了,细细一回想,无不颔首称是。其实,早在1924年2月,周作人先生在《故乡的野菜》—文中对荠菜就作了比较详尽的描述,其中引用了《西湖游览志》里几句话:“三月三日男女皆戴荠菜花。谚云:三春戴荠花,桃李羞繁华”。后来,杨绛先生又在其散文集《将茶饮》后记里,提到她的家乡无锡童谣中有“三月三,荠菜开花赛牡丹”之说。苏南、浙东与皖中比较纬度偏南些,春天理应到来稍早才对,况且按农历三月三推算,公历当属四月初上下,亦即荠菜花盛开应在清明节前后。这样一考究,事实便不言自明了。

我们为这一发现鼓舞着,可随后又为这一发现而陷入深深的忧虑。人类长久以来,唯己是重,亵渎自然,放浊于天空,施秽于江河,已经酿成一个又一个灾难与遗患。不揣杞人之想,倘若哪年荠菜被气候无情地驱赶到岁末开花,岂非我辈与后人莫大的悲哀?是该觉醒了,更该行动了!思虑及此,我们这几个年届“知命”之人一致决定,收起铲具,卷起织袋,把敬畏之心和怜爱之情留下来,让荠菜花安然恣意地绽放,为大自然保持永恒而完美的春天喝彩!

共 1659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作者似有种荠菜情结,因此当窗台上一颗无意生发的荠菜开花时,这种情结便不可遏止地触发了。正是明媚春日,约上三五好友去野外踏青,顺带采摘荠菜就再自然不过了。作者用细腻优美的笔调为我们描述了田野春光的动人景象,并回顾了我对荠菜的特殊情怀。不仅如此,作者更引经据典,历数荠菜的种种好处,让人不禁对这小小的野菜刮目相看起来。原以为文章结尾作者会尽述采摘荠菜的快乐,然而作者笔锋一转,融入了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番深入思考。“把敬畏之心和怜爱之情留下来,让荠菜花安然恣意地绽放”,这是作者发自心底的呼唤,结尾耐人寻味……文笔清丽舒展,典故运用恰当,功底不俗!赞!感谢作者!【宛在水中央】【江山部·精品推荐】

1楼文友: 15:26:17 作者似有种荠菜情结,因此当窗台上一颗无意生发的荠菜开花时,这种情结便不可遏止地触发了。正是明媚春日,约上三五好友去野外踏青,顺带采摘荠菜就再自然不过了。作者用细腻优美的笔调为我们描述了田野春光的动人景象,并回顾了我对荠菜的特殊情怀。不仅如此,作者更引经据典,历数荠菜的种种好处,让人不禁对这小小的野菜刮目相看起来。原以为文章结尾作者会尽述采摘荠菜的快乐,然而作者笔锋一转,融入了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番深入思考。“把敬畏之心和怜爱之情留下来,让荠菜花安然恣意地绽放”,这是作者发自心底的呼唤,结尾耐人寻味……文笔清丽舒展,典故运用恰当,功底不俗!赞!感谢作者! 一颗沉浮在凡尘的小小尘埃, 坚守着一方属于自己的净土,一颗属于自己的、不愿被人打扰的心,安静尚好,岁月静好。

2楼文友: 18:16:00 当时令蔬菜不再令人放心,当反季节蔬菜已不再新鲜,人们的眼神瞄准了纯天然的野花野草,许多植物濒临灭绝……感谢作者带来具有现实意义的美文! 心若在,梦就在

红河灯盏花药效

灯盏花制剂效果怎么样

弥勒灯盏花药业在哪里

为什么红河灯盏花品质高
小儿便秘饮食注意什么
红河灯盏花作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