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网

江南小说因爱无悔

鸡啼二遍,牛凡就醒了。

妻子陶娴华起床煮早餐是蹑手蹑脚的,生怕弄出一点响声惊动他。可他还是醒了,毕竟已到知天命的年龄,加上头脑里常装满了许多杂七乱八的事儿,夜里也真难以安眠。自选了教师这职业,捱更抵夜、迟睡早起,已成一种习惯。公事私活永远是忙不完呀!白天,要到学校里上班,给学生们上课、改作业、做份内工作……稍有空闲,就要回家帮妻子耕种田。白天忙不完的备课、改作业的活儿,只好趁夜阑人静、万籁俱寂时继续干。天刚蒙蒙亮,又要起床了。扛起犁耙,拉上家里那头老黄牛来到地里,手电筒挂牛角上,把地犁耙了一两个钟头。然后回家匆匆忙忙吃完妻子备好的早餐,骑上那辆漆皮脱落、老掉链条的旧自行车,赶到学校去。刚好学生的早读课预备钟响起。二十几个春秋,每天就这样学校和家里两地忙碌着。虽然目前他仍是一个薪酬低微的民办老师,但对自己当初的选择却无怨无悔。

按妻子的吩咐,他今天不用到田干活。春耕大忙时节,地里的活儿一件接一件,连正经八儿耕田种地的人家也忙得喘不过起来。何况像他这种既当民办老师,又要耕种田的家庭。可妻子要他去办一件关乎人生的大事呀!昨晚临睡前,娴花就一再叮嘱,要到县教育局去,找到有关领导落实他转正的老大难问题。去年底他参加民办老师选招公办老师的考试,文化试的分数和政策性的加分,总算超过招录分数线了。面试时的“说课”成绩也不差。应该是瓮中捉鳖——十拿九稳的事啦!可吸取了以往的经验教训,还不可掉以轻心:该找的门路要找,该送的礼要送,要不然煮熟的鸭子也要飞呀!

寂静的乡村仍在安闲恬静地熟睡,周围还是黑漆漆的。从牛凡家的低矮小厨房里透出的那点亮光,融进这无边的黑暗里,显得更渺茫和暗淡,就像他此刻那些空落无助的心事。

房间里黑灯瞎火的。牛凡不想开灯破坏这幽暗的氛围。他坐起,倚靠在床头护栏上,伸出右手往床前靠墙的办公桌面摸索,抓到那包昨晚熬夜抽剩的廉价香烟,抠出一支衔着,又摸到打火机吧嗒了几下擦燃火苗点燃香烟,然后猛吸了一口。霎时,一股辛辣、苦涩的烟味就充塞了胸膛。随着缭绕的烟雾从嘴巴、鼻孔里飘逸而出,整个屋子就烟雾弥漫了。透过烟雾,牛凡看到妻子娴华单薄瘦削的身影,心里也翻涌着一股辛酸:自己活得实在太窝囊了!当了这么多年的被好友们嘲笑为“赤脚大师”的民办老师,那丁点工资连自己也养不活,还要供养正上大学、读高中的儿女和家里日常开支,那债窟窿也就越弄越大了。更气恼的是与他一同出来代课的民办老师,要不早已转正捧了铁饭碗,要不改弦易辙干出了一番事业。只有他死牛一面颈,不听亲朋戚友的劝告,一条道上走到黑,始终死心塌地坚守那三尺讲台,不愿离开那些越来越难以伺候的“小祖宗”。

娴华也曾是民办老师,他们的婚姻也是志同道合,曾经令同事们羡慕不已。可是时过境迁,随着际遇的改变,牛凡的许多至交好友开始和他戏谑说:“一朵鲜花(娴华)插在牛粪(凡)上”。就连他也觉得对不住妻子,他们结婚成家以后,未能让娴华过上一天的好日子。妻子劝他弃教另谋生路不成,一气之下,辞职回家当了农民。

这些年来,由于有党的好政策指引。村里的乡亲越来越富裕起来,几乎家家户户都建造了新的房子,唯独牛凡家还独守着破旧的老屋。这不正是他的牛脾性造成的吗?

……

牛凡到村里的小学去当代课老师,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

那时,他刚高中毕业考不上大学回乡当农民。农活之余闲着无聊,喜欢看那些文学书籍,也学着涂鸦一些文章给报刊投稿。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几篇豆腐块的短稿,让报刊上给发表了。他也一时间成了村里的名人。恰逢那年的秋季学期村小的一名女老师休产假,要找一人代课。于是老校长找上牛凡他家门,就这样他就成了一名民办老师。

二十几年的风风雨雨、摸爬滚打的教学实践历练,牛凡终于由年轻的媳妇熬成婆。可算是小学教育教学的行家里手,也从一名默默无闻的代课老师成长为学校的骨干,被上级破格提拔为教导主任、主管学校全面工作的副校长。个中的辛酸和喜悦,只有他自知。可辛劳和荣誉并不能改变他民办教师的命运。

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国家为了教改形势的需要,开始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地方政府陆陆续续从庞大的民办教师中择优选招公办教师。可牛凡亏就亏在他不属于县教育局编制内的民办教师。要说起这事,正像他妻子埋怨的,他老实本分,过于轻信上级领导的话所致。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央已出台停止吸纳民办教师的政策了,可地方还没有认真执行。那年,县里最后一次把数量众多的代课老师转编制内民办教师的指标,按比例分配到各乡镇。牛凡的镇里也有一百多个入编名额,按条件他是够资格的。但是,由于他过于自信,没有送礼给主管领导,结果他的名字在上报名单里漏填了。最后镇主管领导总算还要一点良心,也为了防止他们这些人闹事,给牛凡同命运的几十个“老代”转为镇统筹的民办教师。虽不在县教育局编制内,但工资待遇、职务晋升一样。他们当时也没什么可说了。现在招录公办教师的文件出笼,差距就大了。按政策不是不给编制外的民办老师转正,只是每年只给十个八个指标,全县符合招录政策的不在编的民办老师一千多人呐!僧多粥少,这样的选招考试比当年的高考还难呀。像牛凡这样年纪已大的文革时期的高中生,文化试就被淘汰出局了。

……

“老牛,太阳快晒屁股了,还不起来呀?”娴华的吆喝打断了牛凡的回想。他连忙起床穿衣,一边用五指代梳顺了满头的乱发,一边走出门外。

又是个白雾茫茫的早晨。厚厚的雾遮天盖地,百米开外全是灰蒙蒙的世界,就连远处的青山绿树,近处的村落和田野,也都隐藏起来了。牛凡心里明白,这些景象毕竟是短暂的,随着太阳的升起,将会云消雾散,迎来一个碧空万里的晴天。就像自己的人生际遇一样,不可能永远阴霾满天,阳光灿烂的日子也许很快到来。

吃早饭时,娴华显得格外殷勤。给牛凡装饭夹菜的,还特意奖励他一块油光橙黄的荷包蛋。当然,也不忘记挖苦他:“你呀,不愧姓牛,一头十足的老黄牛,无私奉献,伟大啊!可人家当官的,不给送礼谁理会你?今天你无论如何也要去教育局找那远房老表,争取解决你的转正问题。”

“请老婆大人放心,鄙人一定谨遵吩咐,保证完成任务!”牛凡也来个嬉皮笑脸,逗趣着说。

“你少给我贫嘴,这次再变卦,看我怎样抽你这死牛筋的。呐,带上这些钱,虽说老表,登门求人家办事总不能空着手吧?”娴华嗔了他一眼,递过不知从哪借来的4张百元大钞。

迎着冉冉升起的朝阳,沿着熟悉的村道,牛凡蹬着叮叮当当作响的自行车上路了。

浓雾已慢慢消散了,周围的景物也逐渐明朗起来。牛凡抑郁沉闷的心事,也一下子轻松了。

牛凡早已把行程算计好了:先到学校请假,然后出镇上搭车到县城,购置好礼品。刚好是中午下班时间。

学校的杨校长是牛凡初出道时的得意门生。师范毕业后回来任教,算是他手把手 出来的老师、领导。

“牛主任,这么早呀!”一进校门,年轻的杨校长就满脸堆笑地迎过来热情地招呼着。其实现在的牛凡再不是主任了。因为是不在编的民办教师,按政策规定被辞退后,又让学校返聘的临时代课老师。杨校长只是出于尊重而称呼他过去曾任过的职务。

“我是想请假一天,进县城办点私事。”他俩关系特殊,牛凡也不用客套就直接提出要求。

“有紧要的事吗?”杨校长虽有点意外,但也挺关心地问。

“也不算着紧的事。”牛凡的心事好像被杨校长察觉似,显得拘谨地搓着手答。

“哦!要不,你明天再去吧!行吗?”随即校长解释说,“因为今天学校有些重要活动,你是班主任的,要组织学生,离不得。”

“那好吧!”他只有无奈地服从。虽然这事被娴华言中,但是,这能怪他吗?

早读课时,校长临时召开全体教师会议,布置今天的工作。

西北某省不是发生地震灾祸吗?全国上下已经行动起来了,“一方有难,八方援助”,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我们身为教师的更应带头发扬光大啊!另外,本校六年级一名女生患了癌症,救治需要大笔医药费用。学校已向上级申请计划搞个募捐活动。作为本校老师能无动于衷吗?

校长说明情况后,带头捐钱。他说:“为了表示爱心,我给灾区和我们的患病学生各捐500元。也希望老师们各尽所能,奉献一份爱心吧!”

于是,老师们纷纷掏出三百五百的,往捐款箱里塞。当着全校老师的面,牛凡也不能做铁公鸡。毫不犹豫掏出口袋里的400元钱,分两份往捐款箱里投。

进县城找亲戚办自己转正的事泡汤了,妻子娴华知道,又少不了一顿劈头盖脸的责骂。牛凡此时心里却十分坦然:管他呢,车到山前必有路!

2010年8月 1日初稿

2012年7月8日重改

共 424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因爱无悔,小说的题目吸引着我。因热爱教师这个职业而无悔追求,小说主人公牛凡一直战斗在教育第一线,教书育人让他在农村学校这块沃土上辛勤耕耘。他为人耿直,不会请客送礼,所以每次有转正的机会都失之交臂。代课教师属于编外,待遇薪酬低微。但信念的执着令他依然战斗在第一线,这次还有一次转正的机会,他媳妇娴华给他四百元钱让他去县城找远方老表通融一下。谁知道找校长请假的时候,被批准延后一天。在捐款箱前校长捐了500元,他这个代课教师也不能小气,倾囊将准备送礼的400元全部捐上。读后留给读者想像空间,回家后媳妇该是怎样的牢骚,没有走访远方老表是否能顺利转正。小说揭示现实存在的实际问题,没有送礼,没有走后门。即使你再考试过关,公开课成功,教龄长经验丰富,也难过转正关。文笔细腻,结构紧密。构思独特,余味悠长。好文,推荐欣赏。【:木子花飘香】

1楼文友: 1 :1 :10 因爱无悔,小说的题目吸引着我。因热爱教师这个职业而无悔追求,小说主人公牛凡一直战斗在教育第一线,教书育人让他在农村学校这块沃土上辛勤耕耘。他为人耿直,不会请客送礼,所以每次有转正的机会都失之交臂。代课教师属于编外,待遇薪酬低微。但信念的执着令他依然战斗在第一线,这次还有一次转正的机会,他媳妇娴华给他四百元钱让他去县城找远方老表通融一下。谁知道找校长请假的时候,被批准延后一天。在捐款箱前校长捐了500元,他这个代课教师也不能小气,倾囊将准备送礼的400元全部捐上。读后留给读者想像空间,回家后媳妇该是怎样的牢骚,没有走访远方老表是否能顺利转正。小说揭示现实存在的实际问题,没有送礼,没有走后门。即使你再考试过关,公开课成功,教龄长经验丰富,也难过转正关。文笔细腻,结构紧密。构思独特,余味悠长。 书写朴素淡雅的文字,飘香在心灵的沃土上。

2楼文友: 1 :1 :41 问候作者,欢迎赐稿! 书写朴素淡雅的文字,飘香在心灵的沃土上。

楼文友: 2 :46:57 宾彩的故事,行文风格非常符合读者的阅读感觉,拜读了。

小孩流鼻血怎么治

孩子总流鼻血怎么回事

儿童经常流鼻血

什么是子宫内膜炎
怀孕初期腿会酸痛吗
新零售模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