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网

雀巢门里门外散文

摘要:千百年来,男欢女爱的故事,光是写在纸上或是演在台上的没有下文,就够让人牵肠挂肚的,何况是一个人生命中真真切切的经历。何况又是芳子的经历。 我和傅君原本不识。

出家前,芳子当然是多次提起过他的。每回提起,也不过只言片语。他们的故事,就像一张保管不慎残破起皱的儿童画,经由她点点滴滴的描述修补,倒也色彩斑斓起来。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在局外人,也不过就是一场青梅竹马的初恋故事。芳子所以留恋,只是因为故事嘎然而止没了下文。

千百年来,男欢女爱的故事,光是写在纸上或是演在台上的没有下文,就够让人牵肠挂肚的,何况是一个人生命中真真切切的经历。何况又是芳子的经历。

千百年来,所有的男欢女爱的当事人,只要写的是没了下文的故事,无一例外不是把它刻进骨髓铭进心田的。

忘了是从哪里听到的。有一回,傅君在灯红酒绿中,和一帮酒友们混在一起,席间有人笑谈起芳子的出家——多少年了,芳子的故事成了这个城市的一个哑谜,在市井中让人猜来解去。十分不巧的是,这回的猜谜活动给傅君碰上了。更不巧的是,席间没人知道他和芳子的瓜葛。结果?结果是一个事业小有成就生活春风得意的成年男人当场失控,当着众酒友的面,哭了个天昏地暗,鼻涕涟涟……

乍一听到这个故事,我的心着实格登了一下,这失态的傅君也算是男人中的一个异数了,只可惜这份情愫已是命运不容。任是怎样的难割难舍,对于当事的傅君和芳子,都只能是如烟云散,回首清风吹渺茫了。

傅君这出哭戏,离他们青梅竹马年代的结束已是遥远。芳子后来的经历,他只是闻说大概不知细节。估计他最伤情最心疼的,并不是芳子走出他个人的世界,而是芳子绝整个世界而去。命运最残酷处偏是,他无从知道芳子故事中的细节。

所以,他的泪,能懂的人是没有的。

又几年后,我结识了他,并不曾过问此事的真假。他也同样,明知我和芳子长久无间,却从不曾张口问过有关芳子的只言片语。一段旧了的爱情,和一段失散的友情,因了一个共同的当事人,就那么心照不宣地彼此相顾着,似乎这样都可以让我们离芳子近些,再近些。

在这个男人,内里的伤还是很重很重。在我,则是对一段人生的暗自珍重。故此有了彼此的寡言。

傅君酒场恸哭这件事,我在有机会见到芳子时也不曾告之。想他们已是一个门里,一个门外,各安天涯,不必多言。倒是另一件事,芳子对我提到过。

在他们青梅竹马的关系结束后,傅君一直保存着芳子的所有来信。又一年,他突然听到芳子出家的消息,就一边流泪一边把那些信件封裹起来,包裹上书四字:槛外人云。从此搁在书柜的最上层,再不曾打开。只是偶尔整理书柜时,望见那包信,对着“槛外人云”潸然有泪。

这样一件事,芳子能够知道应该是出家很多年后。不必说,是傅君亲口告诉她的。

“槛外人云”的存在,傅君的太太也是知道的,难得的是她对此保有了足够的沉默,也许她是相信,自己和傅君的首尾相顾的现实生活,更能消解文字在傅君心中残存的力量。一个走出红尘的女人,自然是对一个在红尘中的女人构不成任何威胁的。相反,尊重别人的历史,反倒可以给自己换来更深的尊重。果然,傅君对太太的感情很不一般。去年秋天,傅太太因车祸做了大手术,慌乱中傅君给我发短信说,自己一辈子都要对她好!

傅太太我只见过一次,是在今年盛夏的一个浅夜。他们一家三口在街上闲逛。儿子瘦瘦的,太太也瘦瘦的。我复杂地,借用芳子的目光把她打量。她目光友善沉着,微微地点点下颏算是打招呼,礼貌又矜持。看起来她是知道我和芳子的交情似的。只那么一次照面,我就替芳子释然了:从这一家的气场来看,傅君的日子应该是过得快乐而踏实的。

按出家人普渡众生的慈悲心怀,芳子希望的,一定是这个结果。

芳子出家后并不让我喊她芳子,她让我喊她妙法师。我亲耳听到过别人这样叫她,但我怎样也改不了口,只好什么称呼都免了,若是相逢,一笑而已。

妙法师云游在外,并不告诉亲友她的行踪。不过她一般两三年回来一次,若是回了,必定会呆上十天半月的,然后会通知我和其父母一声,让我们去郊外的地藏庵相会。作为一个在外的修行人,见多识广的妙法师是很受庵中同修们敬重的。那些信女们也一样,她对佛法的研读和理解,她深入浅出的从容讲解,让她们大开眼界,所以每每她们会以一些独特的方式来表达心中的敬意。比如顶礼和送供养。而妙法师呢,下一次回来会回报她们更多,经书,磁带,光盘什么的,千辛万苦地用竹扁担挑了来,一一分送。那都是她用香客们的供奉买的。她说出家人要钱做甚?当然是拿来弘法度人。有一次,她也分了我一套讲经光盘,一本书,《水知道答案》。那是一本与佛教无关的流行书,她解释说是书中提到的科学道理,可以提醒人向善的重要性。

这些事,起先傅君并不知道。所以在很多年里,他对芳子的牵挂是无法释怀的。免不了有对着“槛外人云”无端泪下的伤情。尤其是有一回,他听一个熟人说,在省城街头看到出了家的芳子,用竹扁担挑着沉重的行李在人海中吃力赶路,一下心又碎了:她那娇弱的个头,如何可以承受如此重负?她在家时吃穿奢侈为人任性宛如公主,出家后如何适应简单朴素戒律严明的庙堂生活?她自幼体弱好病,若是在外病了累了,谁来照料慰藉……从此每回出差在外,他都免不了要在车站码头多看上几眼,期望可以望到奇迹。

在丹霞山的锦石岩里,妙法师吃了许多苦我是亲眼见过的:荷锄开荒,劈柴做饭,跪拜礼佛,吃饮残食。是夏天,庵里一棵老树结了果,尼师们都用它来当餐后水果。果子好吃却难摘,于是每个早上打果子的任务就落在了新去的妙法师身上。树老而高大,近地面的果子已经越打越少,几倍于人的竹篙我和妙法师两个人都举不起来,累了半天也收获惨淡,能够打落的果子越来越不经分了,于是妙法师只有选择自己不要。我离开妙法师时,最担心的就是打果子,余了她一个人,七、八十斤的体重,可怎么去举起那根金箍棒似的竹篙啊?

还有买菜,有时凌晨三四点起来,来回几十里山路只是为了到山下买上几十块豆腐,那些豆腐,拎到后来真是重若泰山啊。

这些苦,傅君也是难以想像的。我还是不说与他为好。在妙法师,因了信仰的坚定,这一切不过是苦修之道,绕是绕不过去的,只能挺直了腰杆去担当。

妙法师最近一次回来是在两年前。清秋,气候宜人的日子。那时地藏庵已经不在郊外了,快速发展的城市把它吞裹在了一片水泥森林中,只有庵门口一棵斜了脖子的树,成为它的地标。我放下费劲找去时,才发现寂静的斋堂里,她正和一个男子远远地相对清谈着。

那个人正是傅君。这是芳子十多年后和傅君的第一次照面。我把此次照面看作是芳子对红尘的最后释怀。芳子后来也承认是。修行的境界,总是一个阶梯一个阶梯去抵达的,毕竟,妙法师也是肉身凡人啊。

妙法师把傅君和我同时召去,让我们从此结识是大有深意的。她从心底认定,我和傅君都是慧根尚具可以做些事的人,她希望我们能够联手从最基本的事情做起,比如教幼儿读四书五经。果然,傅君从此后没有放弃过这个打算,前不久还在说想让车祸后的太太辞职在家,开个类似的幼儿国学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呢。

那是一个静静的下午,我坐在妙法师旁边,傅君坐得远远的,并不能抑制心中的激动。聚谈间他总有要叙旧的冲动,他语无伦次,眼眶湿润而微红。妙法师总是巧妙地把话题转开,淡然安然从容闲定的神态产生了巨大的力量,安抚平息着傅君心中的滚滚情潮。我不动声色地把这一切看在眼里,几次有回避的冲动又忍了,想那并不是妙法师要的结果。让我伤情动心的,是傅君的头发比芳子的还长还多。瞬间苍茫啊,红尘秘密,情场恩怨,还有什么不能勘破处?

这是一场残酷的会面!

果然,傅君费了很大劲来控制住了自己,不把过去来提。只是很仔细地问询一些庵堂里的生活细节,吃饭能不能保证营养,作息时间是怎样的,吃穿用度从何来,生了病怎么办……每一句问话里,连傻子都听得出来是情意饱满的。当他确认,其实芳子在另一处天涯也可以活得很好时,他长长地舒出一口气:这么多年,我最担心的就是这些,你要早让我知道这些信息,我早就会很放心很放心了。这下好了,以后我可以好好地活了。

这话,让芳子的身子终于颤了一颤,然而她很快镇定下来,以妙法师的口吻回道:没什么好担心的呀,你们在家人不懂,佛门中人,自有佛菩萨保佑,一切困难都自有解决的办法。

傅君和我从地藏庵出来,因为陌生,两人一直无话。分手处我终于问了他:心潮难平吧?出乎意料的是,他轻松地笑了笑:恰恰相反,我终于放下了。

是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这么多年我盼望的只是要知道她活着的样子。他提高了声音,倒不像是在回答我,似乎是更急于给自己一个说法。

从那个秋日以后,我和傅君再也没了芳子的音信。偶尔的联系中,我也会拿芳子来打趣他,他很认真,他是这样说的:珍惜现在的一切,才是最重要的。

但是春天,他给我发来了一首诗,诗名叫《幸福的来临》。诗是这样写的:

阳光那么多那么温暖地

照下来的时候

满树的紫桐花便

一朵接一朵地

开了

又一朵接一朵地

落在

你的身边

走在春天中部的

女孩用叹息

湿润双眼

用叹息湿润双眼

妩媚的早晨

你温柔的声音,清晰可辨

如雪白肌肤下

蓝色的血脉,轻轻

泄漏心底的语言

走在春天中部的

女孩浑身写满

成长的颜色

成长的颜色

是胭脂遮住的羞惭

心潮涨满季节的沙滩

唇间转瞬即逝的

微笑

将被人永远怀念

走在春天中部的

女孩无比鲜艳

当时我有些俗气地私忖,这个痴男莫不是结识新红粉了?傅君看到报纸后来谢谢,末了他说:我想告诉你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哦?

那还是很多很多年前,有一天我站在教室门口,远远地看见一个女孩娇弱的身影一点点移来,心里一动,莫不是她吧?女孩走近了,果然是她!于是我的心中就掠过了这些诗行。知道她是谁嘛?

……

她就是芳子啊。

傅君装作快乐地笑了起来。我愿意相信,借助一首旧诗,傅君短暂地回了一趟昨天。但是他为什么要回去呢?往后他还要回去几趟呢?

共 820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门里,一个远离世俗或者说努力远离尘世的红尘一隅,青灯古卷旁,佛经唱念处,简淡衣食间,仍然牵惹多少尘缘未了的心弦。但,一个人一个世界。一个世界与另一个世界,往往不仅仅是门里门外的阻隔,那是用脚难以走近的距离。无法埋怨,徒留怅然。也许,世俗之人有世俗之人的执著,一意要放下自在随缘的槛外人,其实,也难以放下一份对修行的执著,也许,还有那一份红尘的牵念。真正的情,谁人能够参透?是芳子?还是傅君?还是作者?还是读者?我们从作者淡雅幽香的文字中,大概都会找到自己的答案吧。。:凉月 【江山部·精品推荐】

1楼文友: 1 :19:49 寞儿真是一位写情的高手,读罢此文,只觉有一阵阵挥之不去的忧伤。愿每个红尘过客岁月静好。

2楼文友: 15: 8:22 不知说什么好?想起当年弘一大师的妻子到庙中与他见面的情景.....这门里门外怎能理解?怎能放下? 做一张有字的纸,努力让上边的字有价值,因为纸寿千年。

楼文友: 16:08:54 看过文章之后总有一种莫名的伤感,仅仅是一门之隔却是红尘中的两个世界,彼此真能放下吗?不过是自控力大小罢了。 位卑言轻布衣身,我以我笔写我心。

4楼文友: 17:12:58 门里,青灯古卷,努力远离尘世,却尘缘未了;门外,世俗之人,一意要放下槛外人,却难以放下那份执著。问情为何物,谁人能够参透?

5楼文友: 04:01:42 天地悠悠,唯有相悦的两情无法释怀。哪怕永远的门里门外又有何妨?只要心心念念的情还在,就有了最美的依托。 “小鸟虽小,可它玩的却是整个天空。”——致江山新雀之巢

6楼文友: 06:51:11 新雀之巢,风景这边独好。

抚慰心灵,擦亮心窗。

倾心于审美和静观的写作,聚焦于心灵与情感的缠绵。

或许文学的光亮并不耀眼,但 即使灯光如豆,也能照亮人心的隙罅,照亮思想的表情。

精神的欢愉,会使灵魂有光,会使天地温暖,会使生命芬芳。

让我们心相抵,手相携,一起在蓝天中飞翔。

祝贺,您的精品美文已由新雀之巢文学社团悦赏典藏。

感谢您赐稿新雀之巢,祝写作快乐,诸事吉祥! 鸟总是与梦想有关,因为它们在碧蓝高远的天空中飞翔;鸟总会被人们与天堂、神灵联系起来,因为它们有凌风的翅膀,是天空的灵魂。

宝宝积食该吃什么药

宝宝积食拉肚子的症状

宝宝积食食疗方法

悦而维生素D3滴剂好吗
灯盏花龙头企业官网
痔疮药哪种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