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子黄了收割忙了
摘要:“算黄算割,老婆缠脚”、“麦黄谷黄,绣女下床”。现在家里虽然不再务农,可每年麦黄时节,心里就会期盼风调雨顺,让农人喜上眉梢,儿时收割时的热闹场面也时常会盈盈浮现于眼前,庄稼人的骨子里永远流淌着对大地的一往情深,对生活的无限热爱,一篇时令小文,呈现给亲爱的江山!——我心灵的寄居地。 从关中阳坡第一镰收割开始,算黄算割鸟儿就不分昼夜地在秦岭以北的八百里秦川广袤的天空中,像宣传车一样巡回的鸣叫着,好似在提醒人们:算黄算割,不黄绕坨坨,麦子要熟一块割一块,龙口夺食,刻不容缓!
是的。龙口夺食的大忙天,学校里也会放下课程,统一放10天忙假,外加一项任务,收假时每人上缴十斤麦粒,而且有规定:要自己捡拾(目的是把人们遗散的麦子都颗粒归仓),不准在家里的麦堆上揽。
儿时的我们总在高兴之余,心里有了淡淡的忧虑,因为我们村地少人口多,分到每个社员头上还不足一亩三分地,人们收割完后都会仔细地把麦茬地检查一遍,把所有可能遗落的麦穗都捡回去,甚至地头装车的地方散落的麦粒都要和正在搬运的蚂蚁争夺一翻,混着细土、柴禾一起掬回家进行分拣,这可愁死我这个小学生了。
于是带着几份兴奋和不安的复杂情绪回到家,看爸爸东寻西找地准备收割的工具,我被喊着打来半盆子磨镰水,看着父亲手里那锈迹斑斑的镰刃口在淋过清水的磨刀石上刺啦刺啦的响过之后,镰刃口顿时变得明光耀眼,父亲先是用大拇指在刃口处试探着轻轻刮一下,再淋水,磨几下,最后在事先准备好的麦秆上割一下,一把麦秆被轻而易举地割断,这时父亲就会用抹布把镰刀刃擦干,套在木镰架子上,再准备第二、第三把木镰,一般会准备五把以上,他和母亲一人两把,以防镰刃口磨盾了备用,一把小镰刀是为我准备的,要不这样我就会嚷嚷着打搅他们收麦子。
父亲把镰刀准备好后,母亲也就把草帽、毛巾和白糖预备停当了。一家人就只等着收割的事情了。
麦黄前夕,每天天未亮人们就早早起床,三三两两去田里一块田一块地地看成色,因为收早了,麦子浆没有灌饱,麦粒就会干瘪瘪的,磨起面来,麸子多,白面少。收的晚了,麦壳儿一炸,口儿一张,一颗颗饱满的麦粒就会圆咕噜噜的弹到地里,这时你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会歉收,所以人们就是跑断腿,也会准确判断收割的最佳时机,把握火候,遵守“算黄算割”的提醒,黄一点收一点。
“算黄算割,老婆缠脚”、“麦黄谷黄,绣女下床。”时令到了,庄稼人就不分男女、老少,谁也不能闲着,麻麻亮就全家出动,以龙口夺食之势紧张而又繁忙地劳作,顾不得吃饭,带着干粮节省了做饭的时间,灌好糖水,以便在收割过程中补充能量。
睡梦中就被母亲唤醒,稀里糊涂坐上架子车,摇摇晃晃一路,忽然被地头的一阵阵麦香惊醒。于是迅速跳下车子,学着大人的样子,半猫着腰,左手护扶麦杆,右手执把廉刀,只听见格吧格吧呲——的一阵爆豆声响过,麦子便顺势倒下,服服帖帖地和大地紧紧地缠绵在一起。等收到一搂的时候,父亲便抓过一把麦秆,将麦穗朝下在地上轻轻地顿一下,手中的麦穗就乖乖地聚拢在一头,然后父亲攥住麦杆的脖子,把他们瞬间一分为二,又在手里拨弄两下,两把麦杆在麦穗处打出了一个结,便拧成了捆绑麦子的草腰,父亲把草腰平平展展地铺在地上,把一抱子的麦子放在上面,拾过两边接头,拧两下,像包裹婴儿一般,掖好边角,把露在外面的多余部分塞进紧紧的草腰里,一捆麦子就这样被父亲有力的大手三两下捆绑停当,又开始继续收割。母亲也是以同样的方式把麦子一捆一捆地绑好,均匀而整齐地摆在收过的麦茬上。
而我这时却为费尽气力收了一堆零乱的麦子不会捆绑而发愁。立在麦田边张望,希望大人在这时能来帮我解围,但是看着父母不停歇地忙碌,草帽底下,一张通红的脸上,汗水已从发际渗出来,由脸颊、两鬓,一直流到脖子上,湿透的衣服紧贴在后背,顾不得开汗。这时我便随即取下挂在架子车辕上的毛巾和糖水壶,小心地踩着麦茬的空隙送到父母的手里。
等到能装一车的时候,我就会被吩咐按着车辕,父母把一捆一捆的麦子运到地头,然后由父亲把麦子头朝头在车厢一排一排横摆好,从车尾后拉过长长的两条麻绳把麦子捆绑结实,装车完毕。母亲留下来继续收割,父亲把畔绳像我背书包一样斜挂在脖子上,驾上车辕,车轱辘在土路上锃锃地划出两条平行线,我一路小跑跟在车后掀车。
麦子场附近有一个长长的陡坡,这里时常能碰见运麦子回来的乡亲,不论谁家的麦子回来,都会像推自己车子一样急着抢着帮着把车子推上陡坡。每到这时,父亲就将牙齿咬得紧紧地,上陡坡时,几乎能听出牙齿摩擦的声音,好像不这样就会让有限的体力分散,父亲肩头的畔绳绷得紧紧的,脚尖一直踮着,一步一步艰难地往上挪,父亲拉着车,好像一个掌托的船长,承载着全家人的幸福和安康。直到车子完全上了坡,父亲才会如释重负地露出微笑。
等所有的麦子都整整齐齐地摆放在打麦场上的时候,车厢里又恢复了当初的空寂与安静。
返回麦田的路上几乎是一路下坡,父亲拉着车,车子载着我,在路上欢快地跑着,我躺在车厢里像坐飞机一样幸福自在。
所有的麦子在紧张抢收过后,在火辣辣的太阳底下爆晒两天,趁着正午时分,父亲叫来手扶拖拉机,经过无数圈的碾砸之后,就有自家人帮着翻场,再碾砸,再翻场,再碾砸,几次三番过后,就开始正式起场了,等到大家一起把麦子和麦秸分离出来后,人们谈论、估摸收成的时候,母亲提着篮子,从陡坡上来,送来刚出锅的菜包子、炸油饼,慰劳辛苦的人们。
剩下分离麦粒和麦壳的事情就是父母配合要做的事了。父亲逆着风向,扬起木掀,麦壳就随风飘飞,麦粒则受到自身重力的作用,像跳水运动员一样在空中弹跳之后,垂直向下落在麦堆上,母亲用扫帚在麦堆上像蜻蜓点水一样的轻轻拂去少许的麦壳。不一会,颗颗饱满的麦粒就像个个光着屁股可爱的娃娃,小丘似的聚在一起,等待着晾晒。
趁着月色,麦糠很快被清理干净。第二天,平滑的场畔被母亲扫的光洁耀眼,太阳出来照会儿,全家人就开始把所有的麦子摊平,用推坡搅拌均匀,隔会儿用竹耙子搅一阵,麦粒渐渐失水,晒干,听到父亲嘴里的麦粒“咯嘣”一声响,麦子就被宣告要收仓了。
等到麦子的温热彻底散去,张口袋的、装袋子的,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全家人喜不自胜,当一只只麦袋子像新娘子一样被家人眉开眼笑地请进粮仓的时候,一年的口粮也就落到了实处!
我的十斤麦子的任务,每年都是忙完夏收,去舅舅家的沟畔捡拾,空空的一个人去,重重的家家楼七扭八扭吃力地背回家。棒槌捶打过后,麦子不但有了着落,往往还会多出许多的余粮。
共 2455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文章的作者通过对儿时的麦收季节,和父母一起到田里收麦子过程的回顾,夹叙夹议的刻画了麦收时节庄稼人的辛勤付出,和看到麦子丰收以后的喜悦与激动的心情,同时,也让我们对古诗中所提到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人文意蕴,作了比较深刻的诠释。【:铁血胡杨】【江山部精品推荐】
1楼文友: 14: 8:51 麦收时节,庄稼人是非常辛苦的。 铁血胡杨
欣康啥时候吃比较好
鲁南欣康饭前还是饭后
鲁南欣康可以空腹吃么
孩子老是流鼻血骨关节炎可以补钙吗
肠胃敏感一吃火锅就拉肚子
- 06月21日女生网空运宠物需要注意什么位置
- 06月21日女生网科蒙多犬狗狗品种介绍图位置
- 06月21日女生网秋田犬乱吃东西怎么办位置
- 06月21日女生网研究表明饲养宠物可缓解抚养自闭症儿童的压位置
- 06月21日女生网研究发现狗狗会面部识别同类位置
- 06月20日女生网可卡犬怎么洗澡知识位置
- 06月20日女生网可卡咬人吗不会随意去攻击人类位置
- 06月20日女生网可以给雪纳瑞犬吃人吃的饭菜好吗位置
- 06月20日女生网可以用肥皂给狗狗洗澡吗位置
- 06月20日女生网可以喂给狗狗零食和饭吃吗位置
- 06月20日女生网可卡犬价格血统和品相决定可卡犬的价格位置
- 06月20日女生网可卡犬乱吃东西怎么办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