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图书馆今日百岁华诞
今天,2009年9月9日,一向准时在上午9点开门迎客的国家图书馆将延后一小时开馆。
这一特例是为了迎接国图百岁生日。一百年前的今天,清政府批准筹建京师图书馆,调内阁大库、翰林院、国子监南学书,以及文津阁《四库全书》、敦煌劫余遗书作为基本馆藏,这就是今天的国家图书馆前身。1916年,教育部饬京师图书馆,凡在内务部立案的出版图书均交京师图书馆庋藏,国家图书馆职能开始体现。
一百年来,中华民族在战火纷飞中浴火重生,京师图书馆也随着民族的命运渡尽劫波,陆续更名为国立北平图书馆、北京图书馆,1998年12月12日改称国家图书馆。建国以来,国家图书馆通过国家拨交、社会捐赠和馆员努力购藏,形成了2700万册件藏书、200TB数字资源的浩瀚馆藏。馆舍面积达到25万平方米,位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三,承担着为国家立法决策机构、教育科研单位和社会公众服务的重任。
庆百岁华诞
镇馆之宝一齐亮相
为庆祝百岁华诞,国家图书馆在馆庆来临之际举行了一系列庆典活动,国图海外中国学文献研究中心将于今日正式揭牌。馆庆期间,还将举办两个重要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世界各大图书馆馆长将齐聚北京。
事实上,国图百年的庆祝活动早已拉开帷幕,9月1日,一个展示国图百年馆藏精品的展览“百年守望——国家图书馆特藏精品展”在北京与观众见面,这是国家图书馆第一次面向社会全面展示国图百年历程中形成的特色馆藏。本次展览分中国文献、外国文献、电子文献 大板块。从 000多年前的殷商甲骨到公元4世纪至11世纪的敦煌遗书,从宋元明清时期的善本古籍到当代各类出版品,从木简、石刻和纸质书籍到缩微和数字化文献……都以珍品实物呈现在观众面前。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就是堪称国图四大“镇馆之宝”的《敦煌遗书》、《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和《赵城金藏》。
说起这四部奇书,实在有说不完的传奇故事。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永乐大典》,全书1.1095万册,是我国古代最大一部“百科全书”。正本在明亡之后下落不明,至今仍是一个难解之谜。而副本的命运也极其坎坷,在多年战乱中屡遭厄运,目前存世的仅有400余册,散落在8个国家和地区 0多个收藏机构。国家图书馆从成立之初,就开始四处征集、广为搜罗《永乐大典》,至今已经拥有221册(含现存中国台湾的60册),超过全球藏量的半数,居各处收藏的首位。在这221册中,最传奇的当数26年前发现的最后一册。这册《永乐大典》是198 年在山东掖县农民孙洪林家中发现的,当时《大典》的部分已被剪下来做了鞋样,幸运的是,家中的老太太虽不识字,但从祖上因袭的敬字惜纸的传统,使老太太只剪下了无字的天头地脚部分,这册书的内容被完整地保存了下来。
忆百年沧桑
几代学人艰难守护
一百年来,国家图书馆馆名几经更迭,从京师图书馆到国立北平图书馆,到北京图书馆,再到国家图书馆;馆舍也几经变迁,从暂借什刹海北岸的广化寺,到国子监南学旧址,到北海河畔的文津街7号,到紫竹院旁的新址。然而,100年来,在这方书籍的天地里,无数学人“为往圣继绝学”的信念却从未改变。
[NextPage]
为了纪念国图百年,2009年国家图书馆联手央视策划拍摄了百集人文纪录片《馆藏故事》和回顾百年馆史的8集纪录片《百年守望》。自1909年9月9日国图前身的京师图书馆建立起,这些穿越千年的水、火、虫、鼠、兵等书厄的典籍渐渐从传统藏书楼汇集至此。从这些曲折离合的国宝故事里,映现出的是一部中华民族古籍的百年守护史。
从京师图书馆到国家图书馆,搜集古籍善本的工作一直没有停止过,即使在抗战期间也依然如此。当时困居上海的郑振铎不停地出入书肆,寻找善本,时任馆长的袁同礼则四处筹措购书经费。
建国以后,国家也不惜重金从一些大藏书家手中购书,最有名的是从当时号称“南陈北周”的两大藏书家之一——“南陈”陈清华手中买入藏书。当年在国家图书馆工作的丁瑜亲历了第二次买入。“在1955年买入第一批之后,1964年,香港又传出陈清华要出售藏书的消息。周总理指派文物局和北京图书馆进行收购。”当这批书籍从香港运回来的时候,正是他去火车站接的站,“那时候有规定,这种珍贵文物不能空运,得从广州坐火车到北京。我记得站台上文物局的金先生提着5个蓝灰色塑料箱子,看似平常,但里面装着的18种书籍、7种碑帖却价值连城,其中的《荀子》(台州本·宋刻)是绝世孤本。这批古籍花了25万元,付了12.5万港币和12.5万人民币。”丁瑜回忆说:“等把箱子直接运进图书馆,我们打开一看,所有古籍都用陈清华夏天贴身穿的绸裤、汗衫给裹着,就是怕路上有什么损害。”
承千年变局
广泛惠及学林大众
“国势日盛,文运益昌”,成立于“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京师图书馆,与国运同起伏,文脉日新,如今已是融经典馆藏和数字资源于一体的现代国家图书馆。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总工程师武夷山是国家图书馆的老读者,上世纪80年代,一张北京图书馆的借书证成了他遨游知识海洋的敲门砖。在他的记忆中,那个年代,国图的借书证可谓不可多得的“宝贝”。据了解,新中国成立以后直到1987年10月国家图书馆迁入新址,国图的借书证从未公开、大量发放过。
从1987年开始,馆内的多数闭架阅览室改为大面积开架阅览与外借室,就好像商场柜台变成了超市一样,大家可以更方便地进入书库,亲眼看到、亲手拿到想要选择的图书。现在,国家图书馆每天人均接待顾客达到万余人次。2008年,8万平方米的国家图书馆总馆北区建成暨数字图书馆的建成开通,使国家图书馆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今天的国家图书馆已经不是少数学者的书房,而是开放给了更多的民众。尤其是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使得更多的人可以共享国家图书馆的丰富资源,通过身份证上注册、办证都成为可能,通过络让更多的公众享受图书馆的资源也是下一步发展的大方向,普通读者就算不亲身来到图书馆,也完全可以享受到国家图书馆的服务。图书馆,正在成为连接历史与未来的纽带。
(:李明达)
孩子脸色发黄
宝宝脸色发黄是什么原因
一岁宝宝脸发黄是什么原因
宝宝上火眼屎多怎么办怎么注册微信小程序
腰酸背痛有什么妙招
- 下一页:关于知音的名言名句 使我的生存有了一点点光彩
- 上一页:一成不变的东西是没有的
- 06月21日女生网空运宠物需要注意什么位置
- 06月21日女生网科蒙多犬狗狗品种介绍图位置
- 06月21日女生网秋田犬乱吃东西怎么办位置
- 06月21日女生网研究表明饲养宠物可缓解抚养自闭症儿童的压位置
- 06月21日女生网研究发现狗狗会面部识别同类位置
- 06月20日女生网可卡犬怎么洗澡知识位置
- 06月20日女生网可卡咬人吗不会随意去攻击人类位置
- 06月20日女生网可以给雪纳瑞犬吃人吃的饭菜好吗位置
- 06月20日女生网可以用肥皂给狗狗洗澡吗位置
- 06月20日女生网可以喂给狗狗零食和饭吃吗位置
- 06月20日女生网可卡犬价格血统和品相决定可卡犬的价格位置
- 06月20日女生网可卡犬乱吃东西怎么办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