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网

正向医患和谐收获双赢随笔

摘要:医患关系,通过相互尊重、理解和沟通,也许可以达到和谐相处,互惠互利,收获双赢。 岁月不驻,一年又一年;日子如流,一天又一天,像“滚滚长江东逝水”一样,一去不回头。匆匆忙忙地走在人生的路上,来不及停留片刻,去观赏一下那一晃而去的风景。“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转眼就只剩下满脸的皱纹了”。

时间,像一个默默无闻的敬业人一样,无声无息地迈着它坚实的步子,不知不觉的将我带入了老年期。它更像一把无情的刻刀,分分秒秒地雕凿在我的身体上。由于平时一心一意地专注于工作和学习,没有顾及到它的存在和作用,以致于让它在我的身体上作威作福。我的身体一天一天地处在不知不觉的潜移默化中,由健康到亚健康,再由亚健康到爆发并发症,都没有明显的感觉到。其实,按照自然规律,到了我这种年龄的人,有些差不多如同老了的树一样,皮开始起皱了,叶子也越来越枯萎了,一遇风吹雨打,霜染雪浸,随时随地都有随处飘零、散落于地的可能。去年5月的一个黄昏,当我正在兴致勃勃、谈笑风生散步的时候,突然右边手脚麻木,失去了知觉,接着轰然倒在了地上……被亲人、一些好心人扶起,送到医院救治。此后不久,在6月同样的一个时间段里,旧病复发,又一次被亲人、同事送入医院。

我先后两次住在这家山区县级医院里,亲眼目睹了医生、护士和所有的有爱心的医务人员那种尊重生命、关爱病人、遵从医学科学、无私奉献、一丝不苟的工作场景。由于长时间的与他们近距离接触比较多,我渐渐地对他们的工作情况有所了解和熟悉。他们每天早晨7: 0准时上班,接着开始集体会诊,查房探视病人,诊断病情,开药、发药、打针……每星期以科室为单位,至少要集中组织两次学习、考试专业知识,以促进业务能力的提高。他们在工作中,严格地遵照医学规定和程序去认真执行,兢兢业业,忠于职守。在住院期间,我亲眼目睹了院长、主任、医生、护士等医务人员那种尽职尽责的工作情形。以我这个老专业技术人员的要求标准去衡量,我认为他们是称职的,也是敬业的。为此,我逐渐地与他们建立了很好的朋友关系。他们为我治病,我有时也与他们聊一聊有关文学方面和其它方面的情况。在此之前,我还在这家医院里看过重感冒、手指骨伤和牙病,与医生也都相处得比较愉快,没有发生过什么解决不了的矛盾。

这两次我都是躺着进入医院的,半边身子瘫痪,无法站立,连翻身的力气都没有。医生认真地对我的身体进行了全面而综合的检查,结论为:脑梗塞、糖尿病、高血脂症等。

医生对我进行了精心的救治,打点滴,吃药,采取了控制血小板凝集,改善血循环,降血脂稳定斑块等措施,终于稳住了急性期的脑梗塞,没有让它进一步地扩展和恶化。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我由在病床上躺着一动也不能动,到可以轻微地翻转着身子。此时,医生又及时主动地建议我去进行康复治疗。主要是采取人工牵引,机械强制引领锻炼,针炙,电磁疗等,对部份已经瘫痪的肌肉和神经系统进行恢复性训练。我听从了医生的指导,上午吃药、打点滴,下午坚持康复治疗。经过一段时间治疗之后,肌肉的力量有所恢复,医学专业称为“由肌力2恢复到了肌力 (正常肌力为5)”。此时,我开始大着胆子下床试着站立,竟然站住了,还可以颤颤巍巍地向前迈几步。医生还鼓励我,只要坚持按时服药、清淡饮食、适当锻炼等,肌力还有可能恢复到“4”。经过了大约一个月的治疗之后,我终于可以坐着轮椅离开这家曾经为我治疗和挽救过我生命的医院,高高兴兴地回到家中。

我怀着感恩的心,对所有关心、帮助过我的医务人员一一致感谢。而且还即兴写了一首《爱心无疆》的赞美诗,客观地反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状况:“以他们的爱心、青春、汗水、技艺和敬业精神,帮助病人树立信心,恢复健康,自强不息。”并以这次治疗过程为素材,非常细致地撰写了一篇《医生,患者的救星》的文章,被当地报纸刊登。

我的切身体会是,在医患关系中,通常都会经过这样的一条路径,即生病—求救—希望—有救—救治—好转—感恩—致谢。患者得了病,极端痛苦和无奈,为了减轻痛苦,不择任何手段,无论如何都会抱着一种求救的心理。只有当他见到了医生之后,心理状态才会逐渐地稳定下来,心里自然而然地升腾起希望的火焰,因为只有医生才是专门治病的人。面对医生,他认为自己有救了。医生奉献自己的爱心,运用医学手段,对患者付出真情,救治了患者,使他的身体状况有所好转,并且离健康愈来愈接近。于是,患者怀着感恩的心,对医生表示出发自内心的感谢。这是一条正常的路径,但同时又是一条充满希望、阳光和鲜花的路径,还是一条能够获得双赢的路径。

患者与医生,多数原本都是一些互不相识的陌生人,只是因为有了对健康或者生命的强烈渴望,以及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让他们走到了一起,促使他们之间构筑了一种较为特殊的人际关系——患和医。他们中的一些人因为有了这种关系,甚至发展成为“生死” 之交也不鲜见。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和尊重,表明了患者对自己生命的珍惜和尊重,也是对医生的尊严的重视。医生对患者的体贴和关心,表明了医生对生命的敬畏,对医学科学的遵从。患医两者和睦相处,使得尘世间的人与人的友爱和尊严,在患和医的和谐中得到了融和、传递和促进,帮助了健康的恢复或者生命的持续,并有利于推动医学科学不断向前发展和进步。

当一个人患了病之后,就患者与医生之间而言,患者无论是在体力上、还是在心理上都是处在弱势的位置上。当一个人处在生病中,受到病魔的无情折磨时,无论他以前曾经多么强大过,但在此时,他是虚弱的,是绝对的弱者。在他的眼中,医生是这个世界上最可爱、最可亲和最可信的人,是可以有希望挽救他的生命的救星。这个时候的医生,在患者的心中,简直就跟神仙一模一样,是可以妙手回春,还可以手到病除。患者自愿将自己的身体交给医生治疗,也是对医生的一种极大信任,同时,表现出对健康的期待和对生存的渴望。所以,医生在给患者看病和治病的时侯,应该特别的严肃认真,绝不容许有半点马虎与轻浮。医生应该多多地去理解患者对生命的热爱和留恋,那种不舍得让生命轻易离去的本能,以及患者的亲友对患者怀有血浓于水的深厚亲情。这样,医生就会去尽心尽力地为患者治病,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或者延续生命。

医生还应该与患者或者患者家属多一些沟通,因为良好的沟通可以使情绪得到转移,信息得到传递,感觉得到互动,可以拉近两者心与心之间的距离。引导患者或者其家属多说一些话,让患者或者其家属尽情倾诉,以便从中对患者的病情作出准确的判断或者进行准确的解释。患者与疾病作顽强的抗争,下决心战胜疾病,这本身就是一种积极的心态,表现出了一种对医生的辛勤付出的积极回应或者回报,此时,医生应该给患者予以鼓励和支持。

医生将患者视为亲人,极力地进行救治,体现了对健康或者生命的呵护,体现了医生的爱心、良心和善心,体现了医生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正如该院院长所言:“患医双方都认为对方和自己是一条战壕里的战友,他们共同面对的敌人是疾病。患医关系本应成为社会上最和谐的人际关系,相互尊重,友好相处,则获双赢。”患者尊重和信任医生,医生才能减轻心理负担,减少压力,放松心情,大胆探索,放开手脚,一心一意投入到救治过程中。

医生,在理论上虽然可以被称作是生命的救护神,但在实际上往往又不可能是万能的。因为,就医学科学本身而言,目前还有许多未知领域和未知因素,还有许多的生命奥秘尚未揭开,所以,对疾病也不可能做到万能或者药到病除,尚且需要不断探索和研究。故此,医疗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风险性。患者配合医生治疗,是一种对医生的尊重和对自己健康或者生命的爱护。患者的心中还要怀有一种感,应该想到,你的身体不单纯是你自己在关心,而且你的家人和所有关爱你的人也都在关心。

患者也应该多学习和了解一些医学知识,尤其是对那些疑难病症更应该多了解一些,因为那些久治不愈的病症,目前还处在不断的研究和探索中,彻底揭开其中的奥秘尚需时日。对其中有的疾病,还必须切记,不可以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期。还有,患者本身如果有多种疾病,在接受治疗时,通常也许只是针对其中当下正在发生的一种疾病,所服的药物也只是对这种疾病有利,可能对其它尚未发生的疾病不利,甚至还有可能对这些其它疾病起到引发作用。但当下正在发生的疾病,不治又不行……所有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引起患者久治难愈的不良后果。

医生虽然无法像那些如癌症、尿毒症、心脑梗塞等患者一样,亲身感受到重病的痛苦和无奈。例如,那些重病患者经常会觉得生还不如死那样轻松,每一分钟都活在艰难的挣扎中或者与疾病的抗争中。在治疗的过程中,医生所碰到的甚至要面对的是一个个心力交瘁而又茫然无措的虚弱患者,给予患者良好的态度或者善意的安慰,是对患者的一种仁慈或者恩惠,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甚至是连药物都起不到的作用。

医生应该时时刻刻尊重患者,怀揣良心和爱心,热爱医学科学,熟练地掌握医疗技术,将患者当成自己的亲人,倾注同情、热爱、关心和真诚。医生对待患者,尽量做到耐心、细心一些,在治疗的过程中,把患者当成知心朋友,当成天真无知的小孩,无微不至地去善待他们。医生还应该给予患者一些善意的关怀和鼓励,让患者从医生的眼神和话语中捕捉到希望和信心,从而激发他们对生的渴求和勇气。医生也可以主动从患者那里了解一些治疗效果,因为同样的病症,尽管是服同样的药,但在不同的个体身上,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及时跟踪和掌握这些信息,不断地调整治疗方案,会取到更好的治疗效果。这些举措,对医生而言,也只不过是举手之劳,很容易做到,只要是有利于治病,都可以实施。

医生,还必须学习和尽最大的努力掌握精湛的医疗技术,虽然不可能掌握着起死回生之医术,但却可以凭借自己扎实而宽广的基础知识,精益求精的专业技术,将一个又一个受病魔痛苦折磨的或者处在死亡边缘的病人挽救过来,是完全有可能的,或者说,努力一下,也是可以做得到的。还应该意识和感受到,患者和医生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或者依赖的关系。因为有患者,医生才有用武之地。医生因患者而存在、而成长、而发展。患者因得到医生的治疗和帮助,才得以摆脱病魔,恢复健康,延长生命。

医患之间,通过真诚的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和谐相处,一定会收获到双赢的效果。

共 4068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一篇真诚坦言的随笔。医者父母心。医生,总是希望那些身体不适或者挣扎在生死边缘线上的患者,通过自己的精心治疗,能早日恢复健康,回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的轨道上。医生的良好意愿能否在患者身上取得最佳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医患之间的相互配合与和谐。例如,医患之间如果能做到相互尊重、理解和支持,彼此之间充满爱心和真诚,多一些沟通和了解,和谐相处,才能够做到互惠互利、获得双赢。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可避免的会生病,生了病就需要看医生。如果你渴望病魔早日逃离你,尽快恢复健康,建议你读读此文。它对我们早日逃离病魔的掌控有一定的帮助,或许有助于你如何处理好医患之间的关系,达到较为满意的医疗效果。虽然重病非常折磨患者,可毕竟你的健康或者生命会牵连着很多人的心。关心你的人不单单是你自己,那些医生、家人和朋友也有和你怀有一样的心情,也都在真诚的关心和帮助你,期望你尽早地走过荆棘,挺过风霜,苦尽甘来。谁都不会在伤口上洒盐,更多的是希望伤口上开出美丽的小花。俗话说,分享一个快乐便得到两个快乐,而分享一个痛苦,就只剩半个痛苦。尤其是那些为你治病的医生,他们敬畏生命、关爱患者,遵从医学科学,运用医学手段,尽职尽责地医治患者,使患者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让患者早日体验到健康的快乐,为患者的家人和朋友分愁解忧。该文作者通过自己两次住院接受医生的治疗,亲身感受到医患之间只要和谐相处,一定会收获到双赢的效果。时间是怎样一种东西?它能改变一切、带走一切、亦可留下一切。昨天仿佛还在眼前,今天就悄然离去,在我们拥有它时并无察觉,埋头忙于工作学习,往往,直到一场猝不及防的病痛袭来时,方知已是暮年垂垂老矣,原来生命是那么的有限,住进医院才知道;生命原来如此脆弱,一眨眼的功夫,可能就此悄然离世。获得救治的病人心里暖暖的,因为又获得了一次重生,我们总想感谢那些在病榻中给予帮助的人,特别是那些白衣天使——医护人员,总想用自己的方式去感恩。作者也同样,他用言语、行动来感恩。作者本人虽然已经步入老年期,身心各方面大不如以前,恶病袭来时,在极端痛苦和无奈之中被送往医院救治。他得到医院工作人员无微不至的关爱,得到一系列的规范治疗。病情有所好转的他,不仅感激医护人员,还胸怀大志心系他人,作者以独特的视野,深度的思考,切身的经历与感受,匠心独运地撰写了《医患和谐,收获双赢》一文,他正是希望借此搭建一座医患之间通往成功的、欣慰的桥梁。拳拳心声,不外乎是期待此文能够帮助更多地医生、患者和患者的亲友,希望医生、患者和患者的亲友,去正确地对待或者处理医患关系,有所补益。一篇良苦用心之作,具有较强的引导和现实参考意义。很感谢沉酲作者赐稿佳作!拜读学习了,倾情推荐大家共赏!【:夏以沫】【江山部·精品推荐150 260012】

1楼文友: -25 09:25:40 这是一篇关于医患关系如何达到互利双赢的随笔。字里行间言之凿凿,充满了作者对于社会感和自身的良心道义。 未来不迎 当时不杂 过往不恋

回复1楼文友: -25 10: 2:46 因为亲历,所以感动。

2楼文友: -25 09: 5:20 该文行文流畅且贴近我们衣食住行医的日常生活,具有现实参考意义。互惠双赢是最和谐,皆大欢喜的结果。 未来不迎 当时不杂 过往不恋

回复2楼文友: -25 10:49:26 医患和谐相处,收获互惠互利。两相交恶,互伤互损。

楼文友: -25 09: 6:49 感谢作者赐稿正向,向您问好,愿您能听从医生的叮嘱,按时吃药,多喝水,多多保重,创作愉快! 未来不迎 当时不杂 过往不恋

回复 楼文友: -25 10:5 :0 医生的意见一定要听和执行,这关系到是否尊重科学的问题。

4楼文友: -25 09:50:56 文章起到了以点带面的作用。不仅是医患关系和谐才能互利双赢,其他任何关系同样,只有和谐了,才能互利双赢。拜读了,佳作!

回复4楼文友: -25 10:45:16 社会中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也许应该有相似之处。连 人 字本身的构造,都是相互支撑的。

5楼文友: -25 10:16:58 非常系统、非常详细、非常精美的编者按。谢谢夏以沫老师。

6楼文友: -25 10:59:40 作者病榻还心系他人,关心病患、医者、家属一行人士,真的很难能可贵。可见作者心灵洁净,之受人爱戴、尊敬!问好作者,拜读学习了,好文!

回复6楼文友: -25 11: 1:58 人在社会中,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我年轻的时候,熟记了一句做人的名言: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7楼文友: -25 11:00:02 刚刚还听到某文友夸赞刘老前辈,说您大爱无疆。自己都病倒了,而且病得不轻,却心里还想着医者,病患者,实属难得!为您一心为公的公益精神点赞! 未来不迎 当时不杂 过往不恋

回复7楼文友: -25 12:00:05 这种病凶多吉少,我知道的史铁生、吕雷等,都因此病而失去生命。我一个外地人,无权、无钱、无人脉,一无所有,只是到孩子工作处度晚年。一个山区县级小医院能治到这种程度,实属不易,更何况我是短期内连续两次脑梗。我虽已出院,但跟踪医治一直在持续。

在医院,我说过: 只要还有一点点思维,我都不会舍弃文字写作。 虽然现在已经记不清我是在什么场合下说的,但我默认这像我说的话。我买账。

8楼文友: -25 11:55: 9 想起了白求恩,诺尔曼 白求恩。一个加拿大的著名医生,因为自己的信仰他死在了中国。他虽然死了,但他的大气,他的信仰,他的人格境界在我的心里立起了标杆。 祖上山东,出生浙江,当兵福建,安家福州,弹指过不惑;童年玩泥,青年玩枪,中年玩笔,老年可能玩物丧志。

回复8楼文友: -25 12:09:16 医生治病,尤其是治疗险病,需要爱心、勇气、和医术等,这些,并非是文字能够轻易表述得清楚的。如果患者再不配合,那道理就难以说清。

9楼文友: -25 14:25:59 医患纠纷有发展趋势,前几天看到中央台的焦点访谈很是震惊,老师的这篇文章对处理医患关系很有裨益。

回复9楼文友: -25 15:11:4 人世间的事宜解不宜纠,越纠越乱。医学科学尚存在未知领域,患者及其亲友的了解程度距离期望值愈远,愈易引起纠纷。普及医学知识,非常有必要。

10楼文友: -25 15:21:50 如果我知悉 .5小时之内对我是如此重要,我就不会在10多个小时之后去医院救治。也许我的身脑不致残损,思维灵敏许多。也怪我忽视了医学知识的学习,才造成现在不良后果。

回复10楼文友: -25 15: 2:5 我写这篇短文的动因,含有期望人们结合各自身体的实际,多了解一些有关的医学知识,对自己的健康有所裨益。

怎样才能提高人的精气神

怎么提高人的精气神

没有了精气神吃什么药

八子补肾胶囊官方网站
精神焦虑抑郁消化不良的原因
优卡丹小儿氨酚烷胺颗粒治疗咳嗽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