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网

君特格拉斯逝世再看一遍电影铁皮鼓

君特·格拉斯逝世,再看一遍电影《铁皮鼓》

昨日据BBC、《卫报》等多家外媒报道,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国作家君特 格拉斯逝世,享年87岁。他的出版社Steidl的发言人Matthias Wegner证实了这一消息。据CNN报道,格拉斯是在上周末被送进医院的。格拉斯为当代联邦德国重要作家,几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最终获1999年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为《铁皮鼓》、《猫与鼠》。 《铁皮鼓》 德国二战版《阿甘正传》 说到君特 格拉斯,在文青们心中,影响力最大的作品莫过于《铁皮鼓》了。君特 格拉斯的但泽三部曲之一《铁皮鼓》曾被德国名导沃尔克 施隆多夫于1979年搬上大银幕,该片获得了第32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和第52届奥斯卡金像最佳外语片等在内的多项世界大奖,也成为施隆多夫最着名的电影代表作。 【获奖记录】 1980年第5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 1979年第3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 (当年是双黄蛋,与科波拉的《现代启示录》并列) 1982年第5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外语片 1980年第5届法国凯撒奖最佳外国电影 1979年第29届(联邦)德国电影奖杰出故事片奖 《铁皮鼓》改编自君特 格拉斯1959年出版的同名长篇小说,以一个畸形侏儒一生的颠簸遭遇和奇特视角来揭示整个德国民族的历史和纳粹的丑恶:奥斯卡因看到母亲和舅舅之间不可告人的秘密而直接从楼梯摔下,从此停止在三岁高度,永不不会长大,他获得了一项新能力:用奇特的高分贝的尖叫震碎声音来拒绝成人社会 这部魔幻现实题材的电影极为忠实于原作,用142分钟的时间把书中所有重点故事都表现了出来,但由于原着内容过多,电影没有拍摄书的第三章,也就是1945年二战德国失败后但泽人的生活,那时的奥斯卡开始了继续生长,他甚至变成驼背,搬到杜塞尔多夫,而电影也不同于小说结尾黑暗的色调。导演施隆多夫试图把剩下的故事拍成续集,和作者讨论了五六种可能性,但是制片人反对,因为饰演奥斯卡的小演员大卫 本奈特虽然发育迟缓,但还是长大了不少,不能再演小侏儒,他的声音也没有了原来的魔力。 打个比方,电影《铁皮鼓》的故事类似于德国二战版的《阿甘正传》,故事里,小侏儒 奥斯卡 诞生时正是强权横行的日子;他上学时希特勒正掌权;纳粹打响波兰侵略战的时候,他在场;纳粹攻打巴黎的时候,他在埃菲尔铁塔下照相 作者非常巧妙地将德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奥斯卡的成长结合在一起,这也是施隆多夫决定改编这部小说的原因,因为 它和人类历史相关 。 谈到改编,导演施隆多夫说 把小说改编成电影,思路正好是和作家相反的,因为作家所做的是,根据自己当时的时代和亲身经历,虚构故事。而导演要根据这个虚构的故事,回溯到作者所处的那个年代,把故事拍得足够真实。 施隆多夫回忆,在拍《铁皮鼓》的时候,小说作者君特 格拉斯曾把他带去他住的地方,和自己想象的完全不一样,那里又小又破,根本拍不了电影,是格拉斯在写作的时候把它美化了。 禁播: 饰演奥斯卡的小演员大卫 本奈特(David Bennent)是施隆多夫一个演员同事的儿子,患有天生发育停滞症,其实拍摄这部影片时已经11岁,但看起来只有五岁那么大。他非常有表演才能,所以经过试镜后,施隆多夫认定就是他了。未成年的他在片中与成人的性场景引起了很多争议。片尾有苏联红军在地下室强奸妇女的戏份,奥斯卡的父亲也被苏联红军打死,因此该片起初在苏联遭禁映,直到柏林墙倒塌。在中国,虽然影片曾依托 德国电影节 和观众见面,但依然不能进入商业影院放映,只能在德国使馆学校等场合小范围放映。因为片中有对未成年人的性的描写,同样在加拿大的部分地区禁止上映。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着名厂牌CC标准收藏(The Criterion Collection,简称CC)出版的新版《铁皮鼓》蓝光碟首次收入了导演剪辑加长版,后者全长164分钟,比剧场版更为荒诞。 【关于但泽】 原着中,当时正处二战前夕,但泽地处波兰境内,却归属于德国。二战后回归波兰,现更名为格但斯克。但泽曾一度是德国、波兰的敏感地带,作者格拉斯的父亲是德国人、母亲为波兰人,《铁皮鼓》里的部分背景其实就是他以及当时的社会环境的还原。如果想了解更细微的创作本源,可参看格拉斯的自传《剥洋葱》,描写的正是他当时写《铁皮鼓》时候的心路历程。

小孩积食内热怎么调理
月经不调是什么原因
孩子积食的表现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