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幻

话剧闽宁镇移民之歌拉开帷幕http

话剧《闽宁镇移民之歌》拉开帷幕 http://www.frguo.com/ 2018-0 -07 中国文化报 宋宝珍

月 日晚,由文化部主办的 2018年全国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 在国家话剧院大剧场拉开帷幕,宁夏话剧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演出了话剧《闽宁镇移民之歌》。它带着新时代的春风暖意,带着黄土高原的奔放豪情,带着西部农民的质朴真诚,是一部富有地域特色、生活气息、现实意蕴和民族情怀的现实主义题材戏剧。

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 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 《闽宁镇移民之歌》从一个西部小山村的脱贫、致富故事入手,反映了党和政府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和能力,也反映了新时代的发展给农村社会带来的深刻变化和现实意义。

剧中,西部贫瘠干旱的土地上,居住着喊水村的贫苦乡民。喊水村像它的名字一样,表达了人们对水资源的乞求和渴盼。村里最大的人情是送给邻里一桶水,最无奈的事情是走了几十里山路去背水,半路上人滑倒水滚入山崖。水资源的匮乏,造成了自然生态的恶化,生产、生活水平的低下,也造成了极大的生存竞争压力和复杂的伦理关系。党和政府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政策的实施,给当地农民带来了改变命运的契机,他们终于走出不适合居住的山沟,搬入移民新居 闽宁镇的楼房,通过学习技能、勤劳务工,过上了真心向往的生活,实现了脱贫致富的美梦。

《闽宁镇移民之歌》是一台有生活、接地气的好剧。宁夏话剧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向来具有与农民打成一片、倾心为农民演出的传统,大篷车的奔波经历和风沙里穿越的能力锻炼了这支坚强的文艺队伍。他们的演员与农民关系近、感情深,站到台上不需要刻意扮演,真实、自然、淳朴、乡土的气息就扑面而来,他们就是一群活脱脱的农民。这是此剧之所以令人感动、风格鲜明的重要原因。

此剧表现的是西部农村的移民故事,在创作立意和表现内涵上突破了一般性的外部叙事,着力刻画这方水土养育的这方人。这是一群腿上有黄土、鬓边有沙尘、举止有个性、眼中有艰辛的人。村支书田广才是村里的主心骨,他作风正、威信高,有魄力、有担当,村民的大事小情他都得管;他带来了全村整体搬迁的上级指示,想方设法带着农民跟上新形势;他又善解人意、成人之美,促成了于大伯和孔奶奶的婚事。剧中,于大伯和孔奶奶的情感纠葛和破镜重圆的情节是支撑全剧情感 的重要设计。于大伯是村里的能人,吹拉弹唱样样在行,年轻时他与孔奶奶是村里文艺宣传队的骨干,两人朝夕相处、情投意合,后来却因情生变,于大伯以强奸罪被判刑多年。此后,孔奶奶内心受到打击,嫁人后丈夫早逝,孤儿寡母艰难度日,但是她不肯服输,性情倔强。孔奶奶的儿子是个憨娃,村里人都说他有点傻,村长却给他改名田聪明。于大伯悄悄教会聪明多种表演技能,后来聪明进城务工,把挣到的钱全都孝敬母亲,还勇斗歹徒、见义勇为,得到了社会的称赞和政府的奖励,最后还成了残疾人艺术团的演员。在田聪明这个人物身上,体现了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的特点。田聪明的耿直、憨态、傻气与所谓的聪明人形成对比,不经意间凸现了自视聪明者的顽愚、低能,也强化了喜剧性、观赏性效果。

此剧并没有粉饰生活,掩盖农民的某些落后意识和保守积习,而是以现实主义的手法,真实、客观地揭示了农村生活的日常矛盾和极个别农民的自私心理。于大伯的儿子和儿媳将老父亲赶出家门,却又算计老人手里的钱财,尤其是儿媳,愿望得不到满足时便翻脸撒泼、倒地耍赖;在移民搬迁过程中,于大伯的儿子一会儿说要搬,一会儿又说不搬,绞尽脑汁、机关算尽,其实就是为了多得一点好处;村支书的儿子也巧用心计,想着以田聪明见义勇为的名义,分给他们家一套好房子,然后以结婚的名义自己再抢先住进去,遭其父亲的严厉训斥 在移民搬迁、精准脱贫的过程中,农民的生活水准大幅度提升,生存环境实现了根本性改变,这已经是不容易的事,而如何使农民走出狭隘封闭的生活圈子、融入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则尤为不易。

当然,此剧也并非没有微瑕。比如作为一景贯穿的布景,它的天幕显得略小,与满台布景的比例关系不甚协调;摆在台口两侧的农具也没有发挥出应有的表现力,反而显得可有可无,容易被人忽视。在戏剧的情节设计上,孔奶奶为何要告发于大伯强奸,其现实原因和心理动机交代得不够清晰,毕竟这个关节设计是否合理严密,直接影响二人的情感关系能否接续。在戏剧结尾处,不敬不孝、刁滑赖皮的三贼轻而易举得了好房子,这或许具有社会现实的一般性和可能性,却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戏剧意旨的正当性。

总之,《闽宁镇移民之歌》瑕不掩瑜,算得上是一台原创性好剧。它以小视角折射大社会、以小人物反映大时代,它是中国变革发展的缩影,是时代进步的先声,也是主旋律的和声,它不仅让我们看到了精准脱贫的成果,看到了农民命运的改变,而且让我们看到了农民精神面貌的更新和思想境界的提升。

|跌打损伤多久可以热敷
前列腺增生能吃希爱力吗
广东牛皮癣医院地址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