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看见萤火虫有什么兆头的介绍
“萤火虫萤火虫慢慢飞,夏夜里夏夜里风轻吹,怕黑的孩子安心睡吧,让萤火虫给你一点光。”这首儿歌大家一定听过,我每次听到都会想起童年时光。
萤火虫发光当然不是为了给怕黑的孩子一点光,萤火虫体内有磷化物发光质,经发光酵素作用,可以发黄绿冷光,卵、幼虫、蛹、成虫均能发光。幼虫发光是为了警戒、恫吓天敌,成虫发光是为了辨认、求偶、诱捕。真相很残酷,但人们依然赋予萤火虫美好的一面,孩子们也会为萤火虫的光着迷。
我小时候对萤火虫有一种左右为难的感觉,一方面是因为知道萤火虫发的是磷光,和墓地的鬼火相似,有点怪怪的感觉。另一方面却抵挡不住萤火虫飞行时一闪一闪的小灯笼的诱惑,总想逮住萤火虫。
当然要逮到萤火虫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小时候从来没有看到过里成群结队飞行的萤火虫,偶尔会逮住一个或几个萤火虫,小心翼翼地放在火柴盒里,留一个小缝隙给它们,一个晚上当宝贝似的守着,不断拉开火柴盒看看它们在不在,直到自己睡着。第二天打开火柴盒,白天是看不到萤火虫发光的,看到的就是一只灰褐色的虫子。小孩子玩性大,很快就玩别的事情了,火柴盒连同萤火虫就不知所踪了。
长大后再次看到萤火虫是在2015年8月初,当时我们一家三口自驾去华东旅游,第一站就是福建漳州塔下村。我们住的客栈叫萤火虫客栈,订客栈时看见介绍说离萤火虫公园100米,压根就没当回事儿。到达当天吃过晚饭客栈老板说一会儿我们可以去看萤火虫,我将信将疑,想着反正当散步就向看萤火虫的地方走去。从客栈出来没走多远就没有灯光了,幸好客栈老板开车追上我们,给了我们一只长手电筒!
2018年7月中旬,去莲花山公园散步,看到莲花山南门进去后那一片植物茂盛的林子有许多萤火虫,此前看到过零星的萤火虫,总以为自己看错了,这次是千真万确的萤火虫。发给朋友圈建议有小朋友的带孩子去看看,结果有人认为是我看走眼了。为了证明深圳市中心区的莲花山公园的确有萤火虫,过了几天专门带着我的索尼黑卡相机去抓拍,竟然拍到一条清晰的萤火虫飞行轨迹。
2018年9月台风山竹袭击深圳,给深圳造成很大损失,莲花山公园的树毁坏很多,深圳市政借此机会改造公园。12月下旬围了几个月的莲花山公园改造工程撤走围栏板漏出真面目,清除了很多低矮的植物,原来有萤火虫的地方只剩下一些树,新修一条路,一点特色都没有了。当时就觉得非常遗憾,以后在莲花山再也看不到萤火虫了。不明白偌大的公园怎么就容不得一点“杂草”
生物多样性谈何容易,随着人类的发展,萤火虫会越来越少,甚至灭绝。但愿不要有这一天。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萤火虫
萤火虫(英文:Firefly)又名夜光、景天、如熠燿、夜照、流萤、宵烛、耀夜等,属鞘翅目萤科,是一种小型甲虫,因其尾部能发出萤光,故名为萤火虫。这种尾部能发光的昆虫,约有近2000种,我国较常见的有黑萤、姬红萤、窗胸萤等几种。萤科昆虫的通称,全世界约2000种,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根据中国几位专家的统计现发现的种类约有100余种,再加上未发现的种类,总共有150多种。夜间要发光,可分为水生类和陆生类两种。体型小至中型,长而扁平,体壁与鞘翅柔软。前胸背板平坦,常盖住头部。头狭小。眼半圆球形,雄性的眼常大于雌性。腹部7~8节,末端下方有发光器,体内的荧光素和荧光素酶反应后生成的黄绿色荧光。萤火虫夜间活动,卵、幼虫和蛹也往往能发光,成虫发光有引诱异性的作用。幼虫捕食蜗牛和小昆虫,喜栖于潮湿温暖草木繁盛的地方。
- 下一页:蝉放悲声
- 上一页:虐仙记第1464章杀邓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