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幻

文缘爱到灵魂最深处散文

摘要:也许,这样的结局是最佳的天意。贝雅特丽齐在但丁执着的守望中获得永生,在他作品的文字中保存完美的形象,她作为女孩儿的魅力也射入我们每个读者的心中。 我为这份不可复制的植入灵魂的感情喝彩。 但丁的爱永远不会终止。 从暑期开始断断续续地阅读但丁的《神曲》,随他和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参观了地狱、净界,到11月份,我看见天国盛大的仪仗送来了贝雅特丽齐,她来接但丁继续参观天堂。但丁在他的贵妇人引导下,经过了亮度、欢乐与幸福逐级提升的月球天、水星天、金星天、太阳天、火星天、木星天、土星天、恒星天,抵达了水晶天(天府)。

我的眼睛行进到天堂第三十篇,约2厘米厚的书只余下薄薄的几页,再也不忍心用跑步的速度去读,而是惜字如金,散步于字里行间品味天堂的甘甜。我在逃避,我在拖延,我怕当我合上书本,但丁终结他飘飘欲仙的天堂之旅,就不得不残忍地与贝雅特丽齐双鸟离分。只要想办法不关闭我的阅读,贝雅特丽齐就依然陪同但丁领受天堂里的光辉,聆听高尚灵魂那欢愉的歌唱。

我不敢正视但丁与贝雅特丽齐的生离死别。然而但丁就是但丁,他回避了常人凄凄惨惨戚戚的离愁别绪。第三十一篇到三十三篇,贝雅特丽齐请来了资深的老者圣伯纳德引导但丁至游程终了。他仰望“幸福者的玫瑰”(幸福灵魂之座位成玫瑰花形)从上而下的第三级,仍能陶醉于她群芳莫及的风姿。当他最后望见了至高无上的上帝的景象圆满结束最后的旅程,他心中洒满爱的阳光,他眼中星光璀璨(地狱、净界、天堂篇都以群星作结)。

如此洒脱的离别,即使惆怅,也抹上了温暖的橙黄色调,我释然了。

长期流放期间但丁用他的神来之笔,超人间的想象,设计了一段瑰丽而神奇的孤本旅程。贝雅特丽齐—他心中的天使祈求上帝允许他游历“三界”,她到地狱侯判所请来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引导但丁游地狱与净界,自己引导他游览天堂。但丁由着自己的审判标准对现实与古希腊罗马神话传说及圣经中的人物进行了符合其行为的安排,善恶各得其果。经历了地狱、净界的磨练,天堂的净化,与各界灵魂的对话交流,他被现实刺伤流血的灵魂得到了必要的治疗,达成了心灵的和解。贝亚特丽齐是拯救他的“白衣天使”。

大约只见过三次面,但丁却对贝雅特丽齐产生了纯真的爱恋、深邃的感情和绵绵无尽的思念。不打折扣地践行了柏拉图主张的“精神恋爱”。

为什么是贝雅特丽齐,直叫诗人但丁刻骨铭心?三次见面经历了怎样的场景?

贝亚特丽齐(1266—1290),出生于佛洛伦萨的一个高贵家庭,原名贝齐,“贝亚特丽齐”是但丁专门为她设置的称谓,意即“降福的女人”。这个专有名称泄露了但丁对她无以言表的厚爱,发自肺腑地祝愿她被幸福垂青。

话说但丁自打9岁那年(1274年)第一次遇见她,就甘愿软禁于相思湖畔的风景。那是他随父亲参加友人的宴会,一位满头金发,穿着十分高雅的朱红色衣服,衣带和别的装束同年纪十分相称的同龄女孩儿蓦然闯入他的视线,不是别人,正是贝雅特丽齐。刹那间,潜藏在他内心深处的生命的精灵开始激烈地震颤,连身上最小的脉管也可怕地悸动起来。贵族的家教让她举止高雅,落落大方,但丁从她的身上欣赏到了异性之美,对她一见钟情。“……天主想借她身上创造新奇的事物。她的肤色几乎像珍珠一般洁白,对女人来说恰到好处,十分贴切。她拥有自然所能赐予美好的一切,她那举世无双的美艳,便是证据。当她的两只眸子流盼四顾,就会放射出爱情的烈焰,谁一见到,眼睛就会发炎;烈焰射透到每人内心深处。她脸上人们不能凝视的地方,你看,爱神就把它画上……”(《新生》)贝雅特丽齐成为他“心灵中光彩照人的女郎”,不象来自人间,而是女神降临。从那天起,维纳斯用锐利的壁纸刀亲手将贝亚特丽齐的形象清晰地刻入他灵魂最底层。

第二次见面是9年以后,但丁和女大十八变而出落成窈窕淑女更加楚楚动人的贝雅特丽齐在佛罗伦萨阿尔诺河古老的廊桥边邂逅,上演了一幕永恒的“廊桥遗梦”;英国画家哈利代用饱蘸深情的画笔记录了这照亮诗人心灵、温暖读者想象的美丽相遇。

那座古老的廊桥,桥畔的行人,甘愿作为背景衬托两人时隔9年后历史性的重逢。贝雅特丽齐在侍女和友人的陪伴下在河畔漫步,经过老桥之时,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了,从廊桥的另一头走过来一位风度翩翩的少年,两人在桥头不期而遇。但丁的右手扶着桥栏支撑住因被巨大震撼撞击而浑身乏力的身躯,左手捂住心脏,怕它不听劝告跳出自己的体外。他惊喜又怅然地凝视贝雅特丽齐。贝雅特丽齐则手持鲜花,双目直视前方,径直从但丁身边走过,仿佛对他视而不见。但她眼里放射出异样的光芒和脸上异样的潮红却透露出少女情动的信息。如果说但丁对贝雅特丽齐的爱是单向的,连交谈和感情交流都没有过,这幅画就更多地反映了作者对二人内心世界的解读与期望。

第三次见面是朋友拉但丁去参加一个婚礼,他发现了自己的心上人贝亚特丽齐:“看到这位最可爱的女郎近在咫尺,我完全慑服于爱神的威力,不由神魂颠倒,六神无主,感到生命中除了‘视觉的精灵’以外,其他几乎一无所有。即使是这个精灵也失去常态,因为爱神想占有它最珍贵的地位,要亲自来看那位动人的女郎”,“这时我发觉有许多女人已看出我那反常的变化了。她们先觉得诧异,后来就说了开来,同那位最娇美的淑女一起嘲笑我”,但丁只好失魂落魄地和友人离开了这里。

众所周知,但丁没有和贝雅特丽齐走近婚姻的殿堂,但丁与她之间隔着一条弥漫寒烟的秋水,各自伫立在水的一方。尽管但丁也出身于贵尔弗党贵族家庭,但是贝雅特丽齐遵从父命嫁给比但丁更富有、更具声望的另一名男子。但丁自己也迫于父命与杰玛?多那底结婚并生了三个孩子,但他从未在作品中提及不幸的妻子。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岂止在我们东方这块土地盛行。

自古红颜多薄命,贝雅特丽齐也走不出这一宿命。25岁时,她因病而逝。她香消玉殒的时候,我敢说,有一个人的痛惜难舍与痛彻肺腑超过了她的直系亲属,不是别人,正是但丁。画家罗塞蒂也是这么想的。他的画作《但丁在贝雅特丽齐去世时做的梦》(简称《但丁的梦》)营造了无限伤感的诀别氛围。但丁惦记爱人贝雅特丽齐的病情,在梦中由爱神带领来到她病榻前探望,在她逝世前作最后的道别。但丁委托身穿红衣的爱神替他传达相思之情,倾身为贝雅特丽齐献上今生不再的一吻。两个梦之少女,正用永恒的布把贝雅特丽齐永远覆盖上。面对爱人仙逝,但丁只能茫茫无力地透过牵引他的爱神表达内心的悲怆。贝亚特丽齐去世后,但丁默默地吞噬肝肠寸断的悲痛,甚至感到自己活在这尘世毫无意义:“哦,高尚的心灵啊,发发慈悲,前来倾听我那些叹息的声音,叹息声发自内心,哀怨动人,不然就会悲痛而死,把自己毁!我的眼睛啊,已经非常疲惫,有好多回都已经力不从心,我真想为我的女郎痛哭失声,让滚滚热泪消释我心中之悲!”;“啊,不论何时,当我心里想起,那个姑娘我再也无法见到,为了她,我失魂落魄踽踽独行,……因此之故,我召唤死神,愿它成为我亲密温柔的侣伴。(《新生》)

但丁之梦,但丁之痛,贝雅特丽齐在天之灵可曾收到?

婚后的贝雅特丽齐是有身份的、养尊处优的贵族少妇,什么因素让一个美丽健康的女子新婚不久便溘然长逝?但丁所祈愿的幸福,是否曾经莅临过她的身心?

我表示怀疑。同为女性,我私自推断谋杀她的第一犯罪嫌疑人首推精神上的苦闷。她没有从门当户对、长辈看好的功利婚姻中收获符合自己心意的感情,压抑的雾霾长期侵蚀她心灵的天空,弱化了免疫力;染病后又没有建立起抵御病患的强大意志力,给病魔夺走她生命创造了时机。

但丁第三次偶遇她的时候,在那场婚礼上,许多女人看出了但丁的反常,诧异之后便作为谈资而传说开来,聪慧的当事人贝亚特丽齐已经明察秋毫。她在生命中某些失落之时,可否拿出几分钟将注意力移向但丁?她没有作品揭秘我的揣测,但丁的心事则借助诗句的羽翼飞越古今。但丁的爱,长埋于心底,流泻于笔端。

一个人失恋了,可能成为一个诗人,这是失恋带来的副产品。但丁少年时代勤奋好学,青年时期已经成为多才多艺、学识渊博的人。即便不失恋,也具有成为文豪的基质。生活偏偏安排他在内心世界独自完成一场轰轰烈烈旷日持久的单恋,增加他思想的深刻性,点燃他写诗的 。

适当的哀痛是正常情感的表达,过度的悲伤就是理智的缺失,但丁并不缺失理智。他不会因贝亚特丽齐的离去而选择少年维特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烦恼,在但丁看来自杀是一种罪过,要下地狱,自杀者的灵魂会变成树。他更不会颓废、消沉。

怀揣哀伤与美好的想象,但丁将多年来陆续写给贝雅特丽齐的三十一首抒情诗编成诗集《新生》。浓墨重彩、热情洋溢地赞颂他心目中理想的女性,她的娴雅高贵,外在美与心灵美。并且把这种女性的魅力净化为宗教情感,把贝亚特丽齐变成了降自天国的天使。将自己的爱升华为一种理想化的爱,一种天国之爱。让贝亚特丽齐成为爱情的理想和圣洁、崇高的象征。“如今,她已和我们永久别离,成为精神的化身,至高无上。她通过天庭,射出爱情的光芒,这光芒向天使们亲切致意,并使他们崇高的智慧无比惊奇;我女郎的懿行淑德,就在这里。”写《新生》的时候,《神曲》的部分轮廓同时勾勒雏形。

《新生》是当时意大利文坛上“温柔的新体”诗派的重要作品之一,也是西欧文学史上第一部剖露心迹,公开隐秘情感的自传性诗作,首开了近代抒情诗的先河。在“有神无人”的中世纪,就凭这一点,但丁就无愧于文艺复兴先驱的美誉。试想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又有几人有这样的魄力与勇气?

将心爱的女神安顿在惬意、幸福、享受无上荣光的天堂,但丁积极投入到城邦的政治活动中去,曾一度被选为最高权利机关执行委员会的六位委员之一。然而,以学问见长、性情耿直的但丁,怎么能在政治的混水中游刃有余呢?终至在贵尔弗派黑白两党的斗争中,在教皇势力的染指下,纯良的诗人遭到终身流放的不公正处罚。此后20年,他尝到了别人家面包的苦涩,阶梯升降的艰难。

但是,他的心里始终照射着一道春日的暖阳,烘热心地的寒凉,让葱郁的绿色恣肆疯长。诗人的不幸,是文学的万幸。在流放的孤独中,他构筑了庞大的旅行计划。请出他高贵的富有神力的女郎,安排他施行天才的计划。游罢天堂,将他终生不渝的爱人、终生情感的寄托安排在那万能的上帝身边,安心离去

也许有人说,但丁之所以终生挥不去贝雅特丽齐的影子,心理原因是“得不到的是最好的。”可但丁有“脱众”性,不应以常人之心揣度。

以但丁的经历分析,如果贝雅特丽齐寿如常人,但丁真的与贝雅特丽齐结成秦晋之好,对贝雅特丽齐来说未必合适。20年的流放生活,她如何在担忧与期盼中熬过?但丁又多么痛心让心爱的人承受曙光难现的委屈与折磨?

也许,这样的结局是最佳的天意。贝雅特丽齐在但丁执着的守望中获得永生,在他作品的文字中保存完美的形象,她作为女孩儿的魅力也射入我们每个读者的心中。

我为这份不可复制的植入灵魂的感情喝彩。

但丁的爱永远不会终止。

此时,一首极度抒情的歌曲在我的耳畔响起:

为何相遇,

却无法继续,

只留下永远的回忆,

天上的云像你的背影不愿散去。

如果能回到相见那一刻,

我不会让幸福擦身而过。

虽然分离,

却终身相依。

相思难了!

情难了!

相思难了!!

情难了!!

来生再拥抱,

爱怎能了?!!!……

共 4 46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 “一个人失恋了,可能成为诗人”;一个人将自己的爱升华为一种神圣的爱,一种天国之爱,就能“照亮诗人的心灵、温暖读者想象”。1 世纪未,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前夜,佛罗伦萨诞生了一位伟大的诗人,这就是被恩格斯誉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也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的阿利盖利·但丁。但丁从九岁至1290年贝雅特丽齐24岁香消玉陨,他们大约只见过三次面。生活却偏偏安排他在内心世界独自完成一场轰轰烈烈、至死靡它、旷日持久的苦恋。正是这场苦恋,增加了但丁思维的敏锐性和思想的深刻性,点燃了他创作的澎湃 、万丈狂澜。但丁对贝雅特丽齐的爱,不折不扣地践行了柏拉图主张的“精神恋爱”。正是这种“精神恋爱”成为但丁日后创作的源泉。为不朽的巨著《神曲》奠定了精神基础。“也许,这样的结局是最佳的天意。贝雅特丽齐在但丁执着的守望中获得永生,在他作品的文字中保存完美的形象,她作为女孩儿的魅力也射入我们每个读者的心中。 我为这份不可复制的植入灵魂的感情喝彩。” 在“有神无人”的中世纪,就凭这一点,但丁就无愧于文艺复兴先驱的美誉。拜读佳作,推荐共赏!【:晚霞晓文】 【江山部精品推荐01 121518】

1楼文友:201 - 07:58:04 也许,这样的结局是最佳的天意。贝雅特丽齐在但丁执着的守望中获得永生,在他作品的文字中保存完美的形象,她作为女孩儿的魅力也射入我们每个读者的心中。

欣赏美文,感谢赐稿,期待精彩继续呈现!问好荷叶老师。

2楼文友:201 - 08:52:46 也许,这样的结局是最佳的天意。贝雅特丽齐在但丁执着的守望中获得永生,在他作品的文字中保存完美的形象,她作为女孩儿的魅力也射入我们每个读者的心中。欣赏老师佳作。好久不见。问好!

回复2楼文友:201 - 20: 4:47 虽然不经常发作品,但是我心系江山,心系文友!

楼文友:201 - 18:50:50 灵魂最深处的爱是最圣洁的爱。欣赏荷叶的佳作!周末愉快! 活到老,学到老,踏踏实实地往前走,做真实的自己。

回复 楼文友:201 - 20: 5:10 多谢鼓励!

4楼文友:201 - 10:48:0 恭喜获得精品! 活到老,学到老,踏踏实实地往前走,做真实的自己。

回复4楼文友:201 - 20: 5: 8 多谢关注!心里感觉很温暖。

5楼文友:201 - 20: 4:14 丰富的历史与文学知识让我仰慕。多谢点评,我知道你也一定很崇敬但丁。

6楼文友: 21:46:57 《爱到灵魂最深处》

一个人失恋了,可能成为诗人 ;一个人将自己的爱升华为一种神圣的爱,一种天国之爱,就能 照亮诗人的心灵、温暖读者想象 。1 世纪未,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前夜,佛罗伦萨诞生了一位伟大的诗人,这就是被恩格斯誉为 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也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的阿利盖利.但丁。

在很长一段时间,文艺复兴被认为是简单地恢复了古典文化。其实,文艺复兴并不是真正要 恢复 古典的文化,而是借此抨击当时的腐朽的文化和没落的制度,以建立新的文化,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体系造舆论。

文艺复兴是一个逐渐发展的时期,没有明确的分界线和事件。但文艺复兴使当时的人们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导致了宗教改革和激烈的宗教战争。后来的启蒙运动以文艺复兴为自己的榜样。19世纪的历史学家认为后来的科学发展、地理大发现、民族国家的诞生都是源于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 黑暗时代 的中世纪和近代的分水岭,是资产阶级革命的舆论前提。文艺复兴是使欧洲摆脱腐朽的封建宗教束缚,向全世界扩张的一个前奏曲。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文艺复兴运动是一次崭新的思想解放运动,反映了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使人们的思想逐渐从中世纪的宗教愚昧中解放出来。

但丁从九岁至贝雅特丽齐24岁(1290年)香消玉陨,他们大约只见过三次面。生活却偏偏安排他在内心世界独自完成一场轰轰烈烈、至死靡它、旷日持久的苦恋。正是这场苦恋,增加了但丁思维的敏锐性和思想的深刻性,激起了他创作的澎湃 、掀起了灵感的万丈狂澜。

但丁对贝雅特丽齐的爱,不折不扣地践行了柏拉图主张的 精神恋爱 说。正是这种 精神恋爱 成为但丁日后创作的源泉。为不朽的巨著《神曲》奠定了精神基础。 也许,这样的结局是最佳的天意。

贝雅特丽齐在但丁执着的守望中获得永生,在他作品的文字中保存完美的形象,她作为女孩的魅力也摄入我们每个读者的心中。 我为这份不可复制的植入灵魂的感情喝彩。

在 有神无人 的中世纪,就凭这一点,但丁就无愧于文艺复兴先驱的美誉。欣赏美文,问好作者,祝写作愉快!

回复6楼文友: -0 10:10: 8 谢谢关注!

老年缺钙吃什么

老人腿疼是不是缺钙

哪些部位能看出缺钙

骨关节炎吃什么饮食
良性肌束震颤
灯盏花制剂怎么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