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幻

小苑春深醉迎曦散文

“小苑春深”与“迎曦”是镶嵌在古城一处名为“汪氏小苑”的盐商深宅小苑月门上的题额。此次返乡,当我再次置身于小苑之中,还是为这庭院深深、精巧雅致的小苑所陶醉。

   汪氏小苑座落在古运河西岸一条名为“地官第”的小巷内,因主人姓汪,住宅为主,苑则相辅,故家乡人称之为汪氏小苑。是今存扬州最为完整的清末民初盐商住宅之一。其特点是房屋布局规整,装饰雕琢精湛,庭园玲珑精巧,文化底蕴丰厚。汪氏小苑虽置于深巷,但以其独有的建筑特色和鲜为人知的盐商秘闻受到了众多游人们的青睐。

当你漫步在青石铺就的小巷内,稍不留神,就可能路过苑门而不入。究其原因,实在是因汪氏小苑门楼不饰雕琢,墙面不加粉饰,质朴无华,与一般民宅相仿。其实这精明的小苑主人是藏富不露。但从大门两边一对深浮雕石鼓及已斑剥铁皮包镶的厚实门扇钉“五福临门”花纹仍隐约透露出昔日主人的富有。

   走进汪氏小苑的前宅,人们便会惊叹于当年汪氏盐商的阔绰。其住宅横为三路并列,纵为主房三进延伸,前后中轴贯穿,左右两厢对称,将“庭院深深深几许”的诗意演绎到了极致。

在汪氏小苑内,你若细细揣摩,就会发现,其住宅庭院比例均衡,纵横互联相通,内外分合自如,是扬州大宅门传统格局的经典之作。欲赏庭园玲珑精巧,你可见厅前屋后辟有“可栖”、“小苑春深”、“迎曦”小苑,使住宅小苑揉为一体,曲折多变。要数装修雕琢精湛,木雕、砖雕、石雕与装修、墙面、地面巧妙结合,交相辉映,取材珍贵,技法多样,题材丰富,寓意深刻。若细究其深厚的文史蕴含,小苑内的门楣、石额、匾额、楹联包含书法“楷、隶、行、草、篆”,皆出自名家佳作,用典精巧,耐人寻味,且与小苑内环境融为一体,相映成趣。与个园、何园等私家园林相比,汪氏小苑还有不少鲜为人知的秘闻,苑内设有暗门、暗室、暗壁、暗阁、暗藏宝洞、地下室等。可见,汪氏小苑昔日主人汪竹铭老先生为打造这处豪宅耗费了多少心血。

春晖室乃是小苑之主厅,庭院宽敞,花街地面由卵石、瓷片、砖条、瓦片铺成松、鹤鹿、蝙蝠、寿桃、灵芝、麒麟,寓意为“鹤鹿同松”、“福寿双全”、“麒麟送子”。依墙两侧缀湖石假山少许,植琼花、腊梅、紫藤,清雅怡人。 进入春晖室,见明间海梅花梨浮雕屏风,虽经百年沧桑,依然油光如初,光彩照人。屏风中嵌大理石天然山水画六幅,如风峦夹涧、如飞瀑溪流,如龙蛇游走。篆写阴刻楹联,匾额似画龙点睛,增添了春晖室古朴典雅的气息。说起春晖室的珍贵楹联,还有一段趣事。古城解放之初,汪氏小苑为扬州制花厂所占用,当年,“春晖堂”内挂有一副楹联,为近代著名篆刻家陈含光所撰写,十分珍贵。文革时,这副楹联眼看着就要被“破四旧”了。“当时厂里的工人们心疼这宝物,想出了一个绝妙主意,他们将毛主席语录书写在了同样大小的木板上,然后将陈含光的楹联取下悄悄地珍藏起来,而将毛主席语录挂上,让这两块极珍贵的楹联得以保存下来。 如今,走进春晖室,只见,文革时制作的毛泽东语录楹联依然悬挂在陈含光所书楹联的左右两侧,好让后人们记住这段家乡人护宝的往事。

出东路后门右转入厨房,从厨房北面六角门出来即进入东面花园。再看月门门楣上篆字为: 花好月圆人寿 六字,细细品读其后题跋,大意为汪氏兄弟既建了前面新居又辟后面小园、幽榭曲廊,花木扶疏,每当月圆之时,汪氏弟兄欢聚在一起取乐,不知李太白之桃李园有此乐否?此典故出自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一文。记述 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汪竹铭膝下育有四子二女,分别在沪、宁、扬三地经营盐业、房地产、皮货、金融银行等买卖,这汪氏一家果然生意兴隆,家财万贯啊!

再往前行,还可见一白矾石月门,上方朝东石额是篆书 迎曦 ,意为早晨的太阳从东边升起,其阳光缕缕洒入小苑,月门上口朝西石额则为 小苑春深 ,字体为楷书。向南是条幽深的火巷,门洞朝北的石额为篆刻 遗庵 。其背面石额为行书 藏密 。浏览这精美的石额书法,件件笔力功底深厚,题意耐人寻味。

小苑春深 与 迎曦 汉白玉月洞门两侧有各式水磨砖细花漏窗分隔东西两园,隔景透景合而为一。站在月门前东望小苑景色,石峰崛起,古柏参天,石榴枝繁叶茂。山墙状如游龙。西看小苑,曲廊幽榭,桂花飘香,翠竹千竿。

此时此刻,驻足于此,在婆娑的竹影中,我仿佛又看到了,当年的清末盐商汪氏父子,于月圆之夜,聚于小苑春深的桂花树下,开怀畅饮,醉迎晨曦的情景。难怪,电视剧《大清盐商》的编导一眼就相中了这“小苑春深醉迎曦”的汪氏小苑作为拍摄的主要外景地。还听说,汪竹铭的大 ,九十六岁高龄、被家乡人尊称为末代盐商千金的汪礼珍女士,不久前刚刚离世。我想,当她在天国看到自己曾生活过的小苑,如今成了扬州盐商住宅陈列馆,跻身于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列,受到中外游人的喜爱,也定会感到十分欣慰吧。

共 2007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作者记述了在扬州古城的小巷深处,深藏着一处“汪氏小苑”。无论是房屋布局,还是庭院设计,都非常的精细精美,堪称是扬州建筑的传统格局经典之作。文章描写了“汪氏小苑”的整体结构、文化底蕴、历史变革及其自身价值。文章通过介绍“汪氏小苑”这处小巷深处的宅院,反映了当年盐商对住宅建筑的重视程度以及扬州建筑的特色。【:紫气东方】

1楼文友: 1 :41:45 曾经去过扬州,只是走马观花,不曾走过小巷深处,也无缘欣赏类似汪氏小苑这样的宅第。拜读大作,在文字中大有收获。问好文友。 2楼文友: 14:49:4 谢谢紫气东方老师的精彩点评和推荐!

怀孕左腿疼是怎么回事

胳膊抽筋疼是怎么回事啊

悦而维生素D好吗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方法
5个月宝宝发烧怎么办
儿童治感冒头痛的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