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幻

中欧暗战倒计时光伏企业面临两难抉择新时代

留给中国抗争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此前欧盟曾宣布,欧盟近乎挑逗自6月6日起对产自中国的及关键器件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如果中欧双方未能在8月6日前达成解决方案,届时反倾销税率将会升至47.6%。

目前仅剩半月,双方的谈判尚无实质性进展。不过商务部在7月18日发布公告,决定自24日起对来自美国和韩国的级采取临时反倾销措施,但在这份名单里暂时没有欧盟,业界认为这是在向欧盟 敲山震虎 ,留出谈判空间与砝码。

目前,欧盟提出了中国产品最低0.57欧元/瓦的价格底线,这被认为是本次谈判欧盟委员会最后的让步,不过这个方案仍遭到了大另外多数中国企业的反对。超过220亿欧元涉案值、被誉为中欧贸易史上最大争端的光伏 双反 案,迎来了双方暗战的最后时刻。

敲山震虎

终于可以暂时睡个好觉了。 一位大型多晶硅企业高管在听到商务部决定对韩国和美国多晶硅企业实行 双反 的消息后表示。

上述高管表示,2012年我国多晶硅有60%依赖进口,其中国产6. 万吨,而进口则在8.2万吨。由于外资普遍采取低价倾销策略,一度导致我国本土企业90%都处于倒闭或停产状态。

政府再不采取应对措施,我国整个多晶硅行业将在外资的倾销下全军覆灭。 上述高管告诉。

据了解,我国对美国、韩国和欧盟的多晶硅 双反 调查均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此前,美国曾对中国的板开征反倾销和反补贴关税;现在商务部的初裁认定,自美国进口多晶硅的倾销幅度为5 . %至57%,自韩国进口的倾销幅度为2.4%至48.7%。

耐人寻味的是,光伏业上下游对于 双反 的态度并不一致。

此前,光伏行业上游的多晶硅企业要求对韩国、美国和欧盟 双反 时,曾遭到下游的尚德电力、阿特斯阳光电力、天合光能等多家一线大厂反对。其理由是,此举将导致多晶硅价格上涨,影响下游企业利益。

不过,多晶硅企业反驳下游企业眼光不够长远。一位曾多次和商务部沟通的多晶硅企业代表对表示,上世纪90年代初,欧美国家曾对中国进行过一次多晶硅低价倾销,结果中国多晶硅产业全军溃退,最后只剩下一家以国家财政支持的峨眉半导体研究所。 击垮本土企业之后,外资便开始屡屡提价,我们现在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痛。


膀胱炎
淮南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扬州白癜风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