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幻

中小学生艺术教育不该曲高和寡力量

前一页[1][2][3][4] 中小学生艺术教育不该曲高和寡

在日前举行的全国第四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上,参赛乐团为了得到高分获得好名次,选择的作品难度越来越大。事实上,一些高难度的曲子并不太适合中学生演奏,反而会使学生们疲于应付技术上的挑战,从而感受不到作品的美妙。(3月13日《中国青年报》)

艺术教育,说到底是培养公民对美的感受力与塑造力的教育。西方艺术教育有两大派别,一是通过艺术的教育的工具论,二是通过教育的艺术的本体论,但不管是怎样的论调,立足点仍在于面向大众的艺术教育。说白了,这样的教育不是为了培养艺术大师或职业选手,而是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艺术化人生的权利就像专家说的,不会乐器但能欣赏交响乐,不会美术却能欣赏油画、中国画,不会做诗却懂得欣赏朗诵、诗词、歌赋。

如果以此次活动为摹本,不难揣摩出当下中国基础教育中艺术教育的现状:譬如器乐组整体表现很出色,但真正发自内心的歌唱性演出却不多;譬如此次器乐类比赛只有15个省、市、自治区的学生参加,还不到全国省份的一半这里反映出几个耐人寻味的现象:一是技巧高于技艺,这是艺术教育片面强调工具理性的结果,考级越来越多、用心越来越少,表演越来越多、沉淀越来越少,艺术成了向上流动的敲门砖,目的达到,即可罢了;二是艺术教育在中东部与西部地区、城市与农村、重点学校与普通学校之间发展失衡,教育投入GDP占比4%的目标刚刚企及,背着课桌上学的场景历历在目,后进地区的艺术教育尚是奢谈;三是出于功利主义与教育政绩的考量,艺术教育在不少地方还只有虚职而无任何实权,别说教学质量,就是基本课程设置,其命运恐怕也和体育课等差不多,是主课课时的备胎罢了。问得直接一点,全国艺术展演有奥赛的粉丝多吗?

艺术教育成为少数孩子的游戏,首先是基础教育取向本身多少有些急功近利如果不能在锦标赛上得奖、如果不能裨益升学录取,这样的艺术课,还有人教、有人学吗?上语数外辅导班的时间都捉襟见肘,哪还有闲工夫玩艺术?其次,艺术教育本身也问题重重。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王次癤介绍了一个让他大吃一惊的数据:2011年全国已有1679所高校开展艺术类专业招生,录取考生53万人,约占当年普通高校录取总数的8%。艺术教育太赚钱了,一方面是有特长的教师都在家里开小班,另一方面是有点条件的都上马艺术招生市场如此,你让学生怎么想?

当我们折服于现代工业的巅峰之作时,常常会说这商品看着真像艺术品;又或者艳羡一种生活方式的时候,往往会说诗意的栖居。《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要建成世界人力资源强国、人才强国和科技创新强国的三大目标,艺术教育终究是绕不开的必经之道,张扬艺术教育的功用与取向,更是宏大而现实的命题。如何让艺术教育从消费主义奢侈品的货架上取下来,还其经世济用、涵养性灵的必需品地位,显然不是搞几场比赛、开几堂课就能解决的问题。

宝宝积食怎么办
台州阴道炎治疗哪家好
北京医院男科哪家医院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