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

pp12月5日

12月5日,改编自九夜茴同名青春文学小说,由张一白导演,彭于晏、倪妮、郑恺、陈赫主演的《匆匆那年》登陆乌市各大影院,两天累计票房全国破1.5亿元,瞬间击败了影片《太平轮(上)》,成为12月影市的一批黑马。无独有偶,近年来,多部由青春文学改编而成的电影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2012年,《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四天票房破亿元;201 年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最终斩获7亿元票房;今年如火如荼上映的《小时代 》乘胜追击,“小时代”三部曲票房共达1 亿元,这些都印证了由青春文学改编的电影在票房上屡创佳绩,主打“青春”、“怀旧”等醒目标签的影片,也逐渐成为当下电影市场上备受瞩目的一颗“明星”。那么,为什么由青春文学改编成的影片如此受欢迎?记者带着这个问题走访了书店、电影院等场所,探寻其缘由。

青少年成文化消费主力

这些备受青睐的电影来源于青春文学作品。近年来,青春文学越来越火,饶雪漫、辛夷坞、九把刀、韩寒、郭敬明等人的作品动辄发行几十万,在每年的北京书市上,青春文学销量愈发猛烈,已经成为无法忽视的一种现象。而影视剧的热映,带动图书市场销售火爆的情况已屡见不鲜。

友好国际书城的金兰经理告诉记者:“这好像形成了一个循环模式,小说火了再改编成电影,电影火了又反过来带动销售。尤其是对于青春文学来说,特别能够吸引比较年轻的这个年龄段人的关注与阅读,而恰巧,这个年龄段的人也正是带动书籍销售的主要群体。”

记者来到友好国际书城,在“青春文学”的书架前,《匆匆那年》的图书已被摆放在了比较醒目的位置上。

有许多年轻读者正在书架前认真地翻看着。就读于乌市第八中学的张天一告诉记者:“刚在电影院看了《匆匆那年》这部影片,里面的情节特别打动我,有些意犹未尽,就来书店买本小说看。”同样,在南门新华书店里,也是如此。南门新华书店的葛经理表示:“《匆匆那年》的小说08年第一次上架,进了40多本后就没有接着进。现在书店里的有两个版本,一个是201 年8月出版的小说版本,还有一个就是电影版本,是今年11月才出版的,但是销售很好,很多人都来咨询或者购买这本书。”

小说畅销到电影大卖,并非是华语电影的特例。在好莱坞,从《暮光之城》到《星运里的错》再到即将上映的《五十度灰》,无一不是改编自畅销书排行榜前列的青春文学。

新疆著名作家董立勃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道:“青春文学作为文学的一个分类,它的存在是值得肯定的。对于青春文学改编成电影而使得电影大卖的情况,我觉得一方面说明青少年喜欢的这种文学形式在受到推崇,另一方面改编而成的电影会在更大程度上增加观影群体,同时这也可以让更多人热爱文学。”

随后,记者又走进了新疆职业大学,不少学生表示他们是真得很喜欢韩寒、郭敬明等人的作品。作品中呈现出的青春困惑、迷惘、冲动与叛逆,初涉社会的紧张与焦虑,还有对少年时期和过去岁月的怀念,亲情、友情、爱情的眷恋、牵挂……这些主题,对于当下“个性十足”的青少年来说,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由青春文学改编成的电影备受追捧,得益于青少年人群也正在成为文化消费的主流人群,青少年文化消费正逐渐从边缘成为主力。

电影改编各有特点

从另一方面来说,除了原著小说提供了广泛的受众人群这个共性之外,这些青春文学改编电影也各自具有独特的卖点。

南门人民剧场经理向金歌说:“中国年轻观众对于青春怀旧题材的电影情有独钟,虽然此片瞄准80后观众,但70、80、90甚至00后的观众也很喜欢,高票房是可以预见的。”

作为华语电影青春文学改编电影的开山之作,《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几乎是在默默无闻的情况下,在2012年几乎是一夜之间爆红两岸三地,不仅刷新了台湾电影史上青春片的最高票房纪录,更是一举捧红了新人柯震东与陈妍希,并引发了之后的青春文学改编电影热潮。

其原著出版于2007年,从作家跨界电影导演的九把刀也是备受质疑,但是《那些年》中,无论是校园生活的轻松有趣,初恋情愫的懵懂青涩,亲情友情的真挚细腻,都成功再现了九把刀在同名自传体小说里的真情实感与桥段设计,再加上柯震东、陈妍希新一代男神女神的完美演绎,台湾青春片惯有的清新画面和浪漫配乐,击中年轻观众的心实属情理之中。

如果说之前这两部大获成功的影片都是以偶像组合加小说著名。那么《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同桌的你》和《匆匆那年》等就是做到了偶像组合加怀旧情愫为出发点。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从整个影片的摄影到剧中出现的情节,都成功地还原了一批观众有关青春的记忆,而这种群体性情感的爆发,成为了《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票房“井喷”的一个重要因素。

作为青春文学改编浪潮的“后来者”,《匆匆那年》显然吸取了“前辈们”的成功经验,将《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怀旧情愫与《小时代》的明星阵容集于一身,希望以此来超越“前辈们”的成功。

《匆匆那年》的目光则对准了80后的青春时光,其宣传营销的策略也集中在引发80后的群体怀旧,不管是《灌篮高手》版的预告片还是其影像风格与故事情节中的年代元素,可以说都比较精准的抓住了80后青春回忆的亮点。

(实习编辑:白俊贤)

保定牛皮癣医院咋样
老年动脉粥样硬化吃通心络好吗
保定牛皮癣医院咋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