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

华文丑文学曲笔艺术与人的精神救赎随笔

【华文】“丑”文学:曲笔艺术与人的精神救赎(随笔) ——我看徐伟成先生小说《校花》中的性描写

作者: 游戏积分:0 防御:无破坏:无 阅读:1679发表时间: 06:48:49

摘要:贵直者人也,贵曲者文也。作家创作故意离开本题,而不直接抒写其事其情的笔法,陈仓暗渡,以此喻彼,往往赋予笔下的文学形象以寓言和象征的意味,是为曲笔。曲笔,是中国传统文学中常见的一种艺术手法,用曲笔来抒写感情,可以使作品的抒情更强,更深邃,乐者尤乐,而哀者则倍增其哀。曲笔艺术所蕴含、所寄寓的时代内容、文化意蕴令人凛然,启人覃思,发人悱愤,使之有所作为。这,不是每一个文学从事者们所都能够做得到的。 勇者似怯,大匠若拙。

读《校花》,一个不容回避的话题即性描写,准确些说即小说中的大片大片性心理描写, 待描写。

孔子云“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意思是说人生离不开两件大事即饮食、男女,即生活和性。无独有偶,与大成至圣先师所见略同的亚圣《孟子》曰:“食色性也。”性,与吃饭一样乃人的生之本能,无须大惊小怪。古先贤之见,体现出对人的天性的一种尊重。于是,自从人类有了文学以来,性就成了不少作家创作的习见内容,以至成为作品的重头戏,如《金瓶梅》,如《 》。性乃爱的升华,成功的性描写以情感人,以美悦人,给读者以极大的审美快感和满足。单纯的性描写,脱离了爱的性描写,无关乎爱情的性描写,纯感官刺激的性描写,尤其是 待描写,其毫无审美价值可言,甚至可以说是非常污秽和腌臜的,龌龊的,丑的。

徐伟成怎么了,校花灼灼,美轮美奂,美不胜收,这里他为什么要放着人们所喜闻乐见、趋之若鹜、爱煞羡煞的美不去表现,而是嗜痂成癖,非要兴致勃勃地去欣赏丑,描写丑,展示丑?

主人公于罗娟花梦绕魂牵中的一次又一次性幻想描写,贾老师和杨英在学校体育器材室内外故事情节相关性描写,“我”的生日在钱君英家聚会欢宴后对英兰的 待描写,其间性焦虑、 、性等待、性刺激描写——如许忒不受古今中外人们所待见的不雅性行为描写或干脆称之为丑陋——殊让你不胜震惊,震惊之余尤令人不能不投入思考,暗忖:作者究竟是在想告诉我们什么?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和恨,同样,人们对性的情感态度也是如此。作者写性,居然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莫非其另有什么醉翁之意和难言之隐?现在,还是让我们来先认识一下作者吧——

作者徐伟成据称即小说中的主人公“我”,看来先生真的是豁出去了。既然是豁出去了,甚至连所谓的遮羞布都不要,还有什么值得忌讳的,干脆秉笔直书好了。也许事情并不是我等想象的那么简单,这里我们还须继续往下看。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1)徐氏198 年被捕入狱,时年刚好18岁,他身边的一群好佬儿与他的年龄相当,大都于十年动乱中出生,在文化大革命的战火硝烟中长大,耳濡目染这场浩劫的全部过程,亲身经历,彻心感受,特殊年代的社会生活土壤滋生出非同寻常的人性品格、行为作派,这实在是毋庸置疑顺理成章的事。徐氏及其围绕在他身边的一群,睥睨人间,无视家长,游戏社会,我行我素,无法无天,任性尚气,逞能恃强,约架斗殴,聚众寻衅,偷窃抢劫,我是流氓我怕谁,此虽称不上恶贯满盈、十恶不赦,倒也痞性斐然,典型的混混儿形象,十足的垮掉的一代、思想堕落精神颓废者形象。这一切无不拜臭名昭著的十年文革所赐。非常时代衍生出非常人之一代,四人帮文革妖孽尤物作为人民的死敌被扫进历史的垃圾推,结束了苦难民族的十年噩梦,而徐伟成们则无疑为这场文革闹剧的可悲殉葬与牺牲。文化大革命的最大特点,就是大革文化的命。我们知道,文化乃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家园,一旦这个家园惨遭打、砸、抢、烧,屑小之辈横行无忌,法西斯手段无所不用其极,祖先优秀传统文化美好悉被破坏,整个国家民族精神失去赖以休养生息的神圣之地而流离失所,灵魂无所皈依,这是一种多么可怕的场景!忘记过去即意味着背叛,历史必须清算。对此,不少社会精英、忧国忧民之士无不痛心疾首,忧戚如焚。叶剑英元帅有生之年一再强调否定文革要彻底,著名作家巴金老人临终前仍在念念不忘叮嘱和呼吁希望建立文革博物馆,让我们的下一代人永远记住文革劫难,这一贻害无穷的国家灾难,民族灾难,文化灾难。文革给我们的国家民族造成的损失实在是太大了,无法估计,难以衡量,不可弥补。刘少奇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含冤而死,老舍、邓拓、赵树理等数以千万计的文化名人悲惨罹难,千古奇冤。特别在文化方面,在对国人思想精神文化文明、人的灵魂毁灭性摧残与戕害方面,其损失不是一个时代人的事情,而是几代甚至十几代人以至永远都无可补偿的。然而,时至今日,叶老的话仍为空谷足音,巴金先生的呼吁依然是呼吁,因为不少人还在对文革抱有幻想,特别是那些既得利益者包括在文革中火线入党提干推荐上大学的张铁生、王洪文们(当然不是全部)大多都还没有得到应有惩罚和彻底清算,他们还在梦寐以求重新回到那个年代。因此,对文革的认识和态度依然是今天时代社会改革进行到关键时刻人们立场观念的试金石和分水岭。就此意义说,从文学的角度看,新时期自卢新华为代表的伤痕文学、梁晓声的知青文学、张贤亮的西部文学以降,似乎还没有谁再愿意去对此投以注意,比较有深度的和较为成功的进一步反映文革民族历史灾难遗毒、贻害的作品较尚属少见;小说作者审时度势,见义勇为,倾情推出《校花》,将读者的文学视野重新牵向那个渐渐被人们遗忘了的不久前的过去,正视历史、直面现实,从而激起国人时代良心的历史反思、文化反思、美学反思,此难道还不是值得让我们心生感激并为之额手称庆的么?

文学乃时代的书记。大美时代为美文学的诞生提供了底蕴丰腴的肥沃精神土壤,美文学与人类社会的文化文明和进步相辅相承,相得益彰。文学美是从美学角度对文学的欣赏。文学美以文学艺术作为对象,从审美关系出发,研究美、丑、崇高等审美范畴和人的审美意识,美感经验,以及美的创造、发展及其规律,体现为艺术的哲学,人文科学。(2)《校花》作者于文革魅影渐行渐远,而其流毒遗害日见昭彰却被人们所逐渐淡忘和漠视的时候,以一位真正作家的文学良知与惊人艺术气魄、胆略、器识,重新提起这一个令人心情沉重的话题,通过“丑”文学的反映,从而激起人们对于过去时代梦魇的历史和社会科学反思,发人深省,震耳发聩。此,不啻于国人精神麻木者的一种棒喝,一记警钟。

记得当代著名电影评论家钟惦棐先生在评论电影《牧马人》主人公李秀芝演员形象时曾经服膺和推崇过这样的一种美,即丑——不丑——美,说的是表演艺术,指演员出场给观众的第一印象是不美或者说丑,而随着故事情节的逐步展开和演员表演看起来发现其形象已经不丑,进而演员演艺渐入佳境异彩纷呈最终绽放出惊人的内蕴本质的美来。《校花》中的性描写仿佛也是如此,当你读到主人公对英兰实施 待情节时的第一反应是污秽、残忍、兽性,丑;而当你读完整部作品就会发现作者写性,展示 待,决不是在迎合低级趣味,盲目追求感官刺激,其象外之意在于一种内心愤懑情绪的恣意渲泄,因而感到可以接受,认为不丑;而当我们进一步读下去,从作家作品人物形象塑造、故事情节描写及环境定位设置来看,从作品文学意象的寓意及象征意味来看,则不难发现其间的美来,并为之深深震撼。原来作者欣赏丑、描写丑、展示丑旨在通过歇斯底里、痛快淋漓的性描写和丑的展览去唤起人们的警觉,引起疗救者的注意,给人以启示,催人发愤,从而加入声讨丑、鞭笞丑、远离丑的行列中去,毅然决然,洗心革面,意气风发地投入到崭新的时代文化文明建设中去。这就是文学的审丑,审丑文学之美,“丑”文学之美。

小说通过污秽、腌臜、龌龊的性心理尤其是 待描写,曲折传达出创作者磅礴于胸的某种铿锵诚挚、倔强执著的理性诉求,即对曾经的错误时代进行诅咒,从而激起人们对非常年代的不平与愤恨,牢记历史经验的血的教训。为此,主人公不惜残忍自戕式丑化自己,毁灭自己,这是一种迹近凤凰涅槃的美。百度称:凤凰涅槃,天方国的传说,凤凰不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凤凰而是指火凤凰,神话中的不死火鸟,相传凤凰是人世间幸福的使者,每五百年,它就要背负着积累于人世间的所有不快和仇恨恩怨,投身于熊熊烈火中自焚,以生命和美丽的终结换取人世的祥和与幸福,并得以重生。小说中的“我”, 无疑为我们今天人生现实世界中的火凤凰和不死鸟。

贵直者人也,贵曲者文也。( )作家创作故意离开本题,而不直接抒写其事其情的笔法,陈仓暗渡,以此喻彼,往往赋予笔下的文学形象以寓言和象征的意味,是为曲笔。《春秋》隐晦曲折,暗含褒贬,微言大义,史称春秋笔法,谓之曲笔。曲笔,是中国传统文学中常见的一种艺术手法,用曲笔来抒写感情,可以使作品的抒情更强,更深邃,乐者尤乐,而哀者则倍增其哀。鲁迅先生善用曲笔,其100年前中国狂飙突进启蒙主义运动时期文学创作《狂人日记》中的一声“救救孩子”与《校花》里主人公为了自己心目中的女神而与对手决斗时的雄性呐喊——“向我开炮!”大有异曲同工之妙。曲笔艺术所蕴含、所寄寓的时代内容、文化意蕴令人凛然,启人覃思,发人悱愤,使之有所作为。这,不是每一个文学从事者们所都能够做得到的。《校花》小说作者采取曲笔艺术运用宛转斫轮、含蓄隐晦手法描写与表现,以曲待伸,勇者似怯,大匠若拙,给读者以极大的心灵震撼。怯懦囚禁人的灵魂,希望可以感受自由。强者自救,圣者渡人。(4)此只有那些对生活充满盎然希冀、磅礴 、勇于进取的人所能为,勇者所为,强者所为,圣者所为。小说作者不失为如此勇者,强者,圣者。

在人绝望的时候,需要进行一场精神的救赎,此时如果你可以点燃别人的希望,还有什么比这更美好的事情吗?(5)

文学是特定时代社会生活的产物,恩格斯评价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称其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文学乃人学,人的科学,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6)文以载道,明道,贯道,通道。文学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前途的灯火。(7)文学即美,人皆爱美,遂有文学。人类爱美之心、审美之能诞育了文学,也就有了整个人类社会的文化文明和进步与美。倘或没有文学,人类将不知会成为什么样子。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人类永恒,文学永恒!

文学乃千百万人的事业,更是虽千百万人而吾往矣者的事业。作家目光如炬,慧眼卓识,发前人之所未发、未愿发、未敢发,于当今万紫千红改革开放时代热烈推出《校花》,凌风雄开,别具峥嵘,独擅风流,取得巨大成功。谨此致贺,并让我们以百倍的虔诚向文学致敬,向今天的伟大时代致敬,向作者致敬!

注: 1、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序》

2、田贯辉《文学与美——以席慕蓉 无悔的青春 为例》

、清•袁枚《小仓山房尺牍•与韩绍真》

4、5,奥斯卡奖提名影片《肖申克的救赎》宣传语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6页

7、鲁迅《论睁了眼看》

共 4072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其实性文化也是一种艺术,抛开低俗的层面,你是人类繁衍生息的必要过程,那是伟大母亲哺育孩子的前提条件,五千年的文化同样有些方面的文化范畴!关键是我们如何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让后代子孙如何更加的懂得珍惜,懂得去传承!有些字眼对国人来说是欲抱琵琶半遮面,有些事支支吾吾,其实描写和议论都可以堂堂正正,无论是校《校花》还是其他文学作品,我们带着欣赏的目光去看,去感悟作者内心深处的表达和爱恨,可能更透彻,更清晰!【:胥婉城】

1楼文友: 06:54:09 理解,分析很到位,说明对《校花》的研读很到位 婉若倾城。

2楼文友: 20: 8:04 感谢先生亲自操刀,远握。顺颂

副高职称,著述多部。

老人老年痴呆怎么治疗

老人得老年痴呆怎么办

有老年痴呆前兆怎么办

生物谷灯盏花产业发展
月经量多如何补血
9个月宝宝大便干燥硬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