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幻

西风大美余姚散文

摘要:这座古城的文明之美、历史之美、文化之美、自然之美,岂是我这位凡夫俗子所能赏透。但又于心不忍做走过、看过、尝过后就忘掉的暴殄天物之人。于是就上搜索,书中查找资料,把所见、所闻、所感连缀成文,只留作纪念和分享,遑论对古城大美之解读。 初冬,驱车由杭州出发,经绍兴、上虞至古城余姚,作一晚两日短游。登山泛舟,游馆临碑,走街串巷,品茗尝鲜,真可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但内心暗自羞愧,比起有几大页旅游攻略装备、长年奋战在路上的“驴友”,我对此地的了解,至多十分之一;比起有七千年文明史,两千年建城史古城的青山绿水,我更算是匆匆一瞥了吧。这座古城的文明之美、历史之美、文化之美、自然之美,岂是我这位凡夫俗子所能赏透。但又于心不忍做走过、看过、尝过后就忘掉的暴殄天物之人。于是就上搜索,书中查找资料,把所见、所闻、所感连缀成文,只留作纪念和分享,遑论对古城大美之解读。

浙东有古城余姚,因句馀山南枕,姚邱水环带而得名,至今两千年。

上推七千载,河姆渡先人已背山架屋,临水而居,繁荣昌盛,生生不息。他们搭建了中华广厦中第一座榫卯木屋,培育出中华粮仓里第一颗稻米,刻凿出世界船舶史上第一艘独木舟……他们中有匠人,塑黑陶琢石玉,削箭矛建房舍;有农民,种水稻果蔬,养猪狗水牛;有渔民,驾小舟,捕鱼虾;有猎人,持长矛刺杀野兽,搭木弓射击飞禽;有巫师,涂面纹身,饰以兽皮,扮成飞鸟,用骨哨吹奏出悠长的曲调,愉悦天地诸神;有画家,在陶器上、玉石上、兽骨上、石壁上,留下优美的刻划装饰与绚丽的绘画;有首领,带领部落族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以其勤劳的双手,非凡的智慧,创造出光辉灿烂的原始文明,开创了中国南方已知最早的新石器时代。男人辛苦劳作,女人勤俭持家,孩子们奔跑在幽静的山谷中,嬉戏于空阔的田野间。“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湛。”

七千年之于宇宙,如白驹过隙;二千载之于中华,犹大浪淘沙。能够把古老文明如此丰富多彩地展现在你我眼前,唯有河姆渡遗址博物馆;能够拥有如此灿烂辉煌古文明,是古城余姚之大幸。河姆渡文明是一颗启明星,在祖国最东方盈皎生辉,中华文明如艳阳随之喷薄欲出。

在风光旖旎的龙泉山西麓,有一处“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的仿古院落,即为余姚博物馆。院外车水马龙,庭内雅致恬静,古城余姚的文明史安详地等你阅读、琢磨。博物馆入口处的地面上,喷涂了绿色的长带,喻为姚江。游客进入,便如乘小舟溯流而上,开始了领略姚江两岸奇丽历史风光之旅。

整个展厅分为序厅、姚江文脉、东南名邑、文献名邦、姚江流韵五大部分。序厅里运用图表、模型、雕塑等手法展示出余姚双城沙盘模型、“四先贤”全身铜像、先贤手迹等。陶瓷厅集中展示了余姚悠久而底蕴深厚的陶瓷文化,从河姆渡新石器时代的夹炭、夹砂陶,到三代时期的印纹陶和原始瓷,六朝至五代、北宋时期的越窑青瓷,直到明代德化窑垂钓渔翁瓷塑,清代青花觚 、青花釉里红天球瓶等,琳琅满目,精品纷呈。青铜玉杂厅陈列展出了石器、青铜器、骨器、玉器、金银器、砖瓦、印章、墨砚等大量杂件精品,这些杂件虽然大多体量不大,却精致典雅。

余姚地处宁绍平原中枢,四明山之门户,自古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上古有“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金简石匮,禹藏秘图”的传说。自汉以来,更有“东南名邑”和“文献名邦”的美誉。县域内名家辈出, 群彦争辉。汉代高士严子陵,与东汉光武帝刘秀同窗好友,辅佐刘秀起兵成就帝业,与帝抵足而眠,足加帝腹,而后抛却荣华,垂钓富春江。王阳明生于明朝中叶,诟厉当世政治腐败、社会动荡、学术颓败,为拯救人心,乃发明“身心之学”,倡良知之教,修万物一体之仁。

“耕读传家诗礼著,忠孝教子节义彰。”浓厚的儒学文化,深深地影响着历代余姚人。名人馆内,宋代之后,余姚考中进士的人数共有六百十二人,其中状元5人。梁启超曾说:“余姚区区一邑,而自明中叶迄清中叶二百年间,硕儒辈出,学风沾被全国及海东”。

如今,余姚人花重金修建博物馆、名人馆,是富裕之后的善举,也是传承,并免费开放供子弟及游客瞻仰,既可弘扬“东南最名邑”历史文化之美,又可激励后人见贤思齐之心。

余姚也是一片红色热土,谱写过壮丽的诗篇,四明山革命烈士陵园即是例证。该陵园处狮山峰巅,面四明湖泊,忠骨埋于青山之上也算是对烈士的安慰。当年,来自中华大地的革命志士和百万浙东勇士,为了守住幸福的家园,为了保卫壮丽的河山,浴血奋战,打击日寇,逐渐建立起以四明山为中心的浙东抗日根据地。中共浙东区委,新四军浙东纵队司令部、政治部等领导机关均设在梁弄这一要冲之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浙东大地燃起了抗日熊熊烈火。从1942年至1945年,浙东军民组织大小战斗64 次,攻克日伪大小据点110余个,击毙、击伤、生俘日伪军万余人,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谱写了壮丽的诗篇。

为了纪念这些为新中国、新余姚永远长眠于此的烈士,余姚人精心挑选了这块宝地,为他们建造陵园,坚立一座“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丰碑。碑高18.5米,用花岗石垒砌,雄伟挺拔,碑面“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镏金大字为郭沫若同志题写,碑基四周有两层平台。纪念碑三围山坡,种植苍松翠柏,映衬烈士精神光辉万代。

山腰又建烈士陈列室,系两层混凝土结构楼房。一楼为休息室、报告厅,备有教育用音像设施,二楼为烈士事迹陈列室。陈列室共展出贝介夫、杨贤江等100余位革命烈士照片和生平事迹,同时也展出了浙东游击纵队发展壮大的历程。

每到清明时节和双休日,来自市内外的群众,登上狮子山,祭奠瞻仰,缅怀先烈。人们在瞻仰之余,还可在此凭栏远眺,一睹四明湖的秀丽风光。

你打开地图,报出余姚6个街道、15个乡镇的名称,单单只看乡镇的名号:阳明、凤山、梨洲、兰江、大隐、梁弄、大岚,你就能想像出,每个地方都很美。我就随意撷取两枚把玩一番。

依“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取名的大隐镇,最早曾是汉代“商山四皓”之一的玉苑门楼夏黄公隐居之地。后又相继有晋代天文学家虞喜,南朝山水诗人谢灵运等众多名士循隐于此,遂为大隐镇凝聚起深厚的历史底蕴。大隐山峻奇秀丽,呈环抱之势,水清澈见底,曲贯古镇,可谓山得水而活,山环水抱而得气。倚山环湖建有西隐禅寺、南天坛、玉佛塔、秀湖、玉苑门楼等景点,堪称中国最大的玉文化旅游风景区。

大岚镇处四明山怀抱,域内群峰斗妍、古树参天、竹木蔽日、溪水潺潺,置身于此,享受自然山水风光、沐浴历史文化、品味山乡风情。其中以“丹山赤水”为最,这是一处融道教文化、浙东古山村风情文化,以绝壁、奇岩、古桥、流溪、飞瀑为特色的风景名胜区。所到之处,满坡翠竹林木,谷溪流泉叮咚,山居古色纯朴。

有一自然村落叫柿林村,“一村一姓一家人,一口古井饮一村”。村后狮子岩山腰,有一株千年白桃花树,一株苍遒古松和五株古香榧。暮秋时节,村庄内外,山坡上下,红柿吊挂枝头,如悬挂着无数的小红灯笼。山坡梯 ,红枫与绿茶相间,秋韵更显浓艳。村下有一大溪,溪水流经红土层,又加红色山岩映照,取名赤水溪。顺溪而下,潭瀑迭出,水流撞击巨石,声声震响,幽谷回荡;浓浓水雾,迷失南北。

行走在古城余姚的大街小巷,瞥一眼路标——子陵路,过一座桥——舜水桥,你会不由一惊,你与名人在一起;你更会自我追问,刚才擦身而过那人是王阳明的后人还是虞世南的子孙;你不由微笑,徜徉在大美环境中,咱也该不会熏染成了大美人了吧!

共 286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看来读者对浙江余姚颇感兴趣,因此搜集了很多资料,将作者心中对余姚的由衷赞美,呈现、分享给大家。通过这篇散文,能使很多从未到过余姚的人,如同身临其境,做一次纸上旅游。这正乃古人说的: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感谢作者赐稿西风,此等游记,建议共赏。【 寒江孤鸿】

1楼文友: 10: 6:59 非常感谢老师带来的佳作!跟随老师免费游览美丽的余姚非常惬意,真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遥祝老师创作愉快! 岁月静好 海韵7867 2982

2楼文友: 10: 7:41 斯文甚佳,妙语连珠;读毕此文,无需跬步,犹如亲临。

楼文友: 10:4 : 2 感谢总编精美点评,顺祝编安!

4楼文友: 10:45:20 感谢社长美评和鼓励,顺祝冬至快乐!

5楼文友: 18:47:22 同游佳境,能书者有几?真所谓 人之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

回复5楼文友: 19: 0:55 感谢老师指导,向老师学习。顺祝写作愉快!

回复5楼文友: 19: :14 感谢老师美评,向老师学习!

6楼文友: 19:49:56 跟随老师的介绍,让我了解余姚的历史、昨天和今天,大美余姚未来更加辉煌灿烂。

回复6楼文友: 20:4 :5 谢老师抬爱,拙笔一支,难描余姚山水、文明、历史、人文之美,写这篇小文是想呼吁地方多些人文,少些浮气,多扬儒学,少夸西洋,这太难为自己了。祝老师冬安!

7楼文友: 21:01: 7 第一次知道余姚这个地名,是因为余秋雨,但不知道余姚的历史、人文和自然景观,读俭朴老师此文,深深地领略到了余姚这座古城的风韵。欣赏,问好老师!

回复7楼文友: 21:41:06 老师眼明,余老师本是余姚人,后故乡划归慈溪了,老师见多识广,向您学习!

8楼文友: 2 :4 :44 跟着笔者神游一番余姚古镇,感受历史文化气息。

回复8楼文友: 21:4 :2 谢老师指导,顺祝冬安!

手指类风湿不能吃什么

孕妇钙片有哪些牌子的好

类风湿怎么形成的原因

脑梗死的治疗方法
小儿便秘饮食注意什么好
莲花清瘟颗粒的作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