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说说题壁诗随笔
摘要:历史是一道回音壁。你能听到历史的回声吗,我的朋友?面对眼前的属于自己的一块洁白的墙壁,我们该写出怎样的不仅属于自己也属于时代的“题壁诗”呢?“题壁诗”,我想不只是题写在实实在在的墙壁间,更应该题写在心灵的墙壁上。 相信看过《水浒》的人都知道,在江湖上有山东“及时雨”之称的宋江宋公明浔阳楼写反诗的故事。“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漫嗟吁。他日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大丈夫坐不更名,行不改姓,在落款处英雄还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签了自己的名字。诗中的“心在山东”是说宋江自言出身山东,家在郓城,一心思念父兄;“身在吴”是说自己放了劫取生辰纲的朝廷凶犯,杀了阎婆惜,为了躲避灾祸才来到了这偏僻荒凉的江州吴地。“漂蓬江海”是说自己像漂浮的蓬草,四海漂泊,随波逐流,身不由己。“他日”意思是有一天,或者说希望将来有那么一天。“若遂凌云志”也就是说如果实现了自己的远大志向,“敢笑黄巢不丈夫”。
“敢笑黄巢不丈夫”,“黄巢”是谁?稍有点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黄巢是距离宋江所处的宋朝最近的唐代末农民起义领袖。据说黄巢有两首表达志向的《题菊诗》:其一为“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其二为“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前一首他以“菊花”自比,从香气冲天、“阵透长安”、“满城金甲”的寓意看,其推翻大唐王朝的决心非常明白,可以说该诗大气非凡;后一首则自为“青帝”,决心改变菊花“飒飒西风”“蕊寒香冷”的遭际,“报与桃花一处开”,表现出主宰命运沉浮主宰世界变迁的雄伟志向。
无论从那一首看,其勇气、其志向、其豪情,都可谓是超凡的,而宋江“哥哥”却说“敢笑黄巢不丈夫”。可见其志不在小。但说是说,仔细想来,从历史发展的结果来看,黄巢起义虽然动摇了大唐的根基,却并未真正推翻唐王朝,多少有些“言过其实”。宋江就更不要说了,空有一百零八条好汉,竟被大宋统治者一个“招”字,便“安”了。当然这只是后事,也是施耐庵的文学笔法和历史的惯性,我们且不去讨论,但宋江的“敢笑黄巢不丈夫”真有些“酒后失言”的味道。
不过,这浔阳楼上的酒后题诗,宋江虽然招来了“小人”黄文炳的陷害,可也因此结识了黑旋风李逵、神行太保戴宗和浪里白条张顺等几位兄弟,他们后来都成了梁山水泊了不起的大英雄。关于小说的情节我们不必过多地谈论,单从宋江的题壁诗中我们不难看出,“题壁诗”常常是作者感情的自然流露,而且这种感情的表达往往带有极大的随意性,大多是即兴而作,率性而为。其感情是喷发的,但又是深沉的。这表面上看似偶尔的发作,实际上则是感情酝酿积郁压抑了很久;一旦有了催化剂“酒”或其他发酵剂之类的助兴,一面墙也便成了挥洒豪情、发泄胸中郁闷的地方。
“诗”无非是言志的。“题壁诗”作为诗的一种形式,应该说其内容与其他诗也并无太多差别,只是其载体是墙壁,而非一般的传统的竹木丝帛或纸张。就其发展历史来看,一般认为“题壁诗”起源于两汉,盛于唐宋;魏晋得到发展,明清逐渐衰微。据《晋书》记载:“(汉)灵帝好书,时多能者,而师宜官为最,大则一字径丈,小则方寸千言,甚矜其能。或时不持钱,诣酒家饮,因书其壁,顾观者以酬酒,讨钱足而灭之。”这或许就是古代有关“题壁”的最早记录。由于其内容没有保存下来,虽然多多少少给后人留下了一些历史遗憾;但作为东汉南阳人的书法家——师宜官,应该就是较早的题壁者。
要说为何“题壁诗”起于汉、盛于唐宋,我想这应该与我国的书写工具“毛笔”的发明和诗歌艺术的发展有关。在我国文化发展的历史上,相传“蒙恬造笔”。蒙恬是秦朝的大将。据说他“北修长城而筑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立下了汗马功劳,可以说是一代名人。但毛笔是不是他的发明和创造的却令人置疑。不过,秦朝已出现书写工具的改进,看来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按照常理来讲,虽然有毛笔,但那时的官方或通常的书写,应该还是以刀为笔。而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短命王朝,由于统治者的残暴,民不聊生,所谓的“递三世乃至万世而为君”的伟大梦想最终却成了一句空话。不过,话又说回来,秦的统一,为我国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奠定了基础。
到了汉代,一方面随着书写工具的改变和文字本身的简化,不难想象“题壁”也变得更为容易;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的日益丰富,文人创作的诗歌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繁盛期,上至天子,下至 ,据说人人都会写诗。不只是生活催发了诗情,还是墙壁拓宽了表达的方式,“题壁诗”兴盛起来。到了宋代,虽然诗歌进一步发展为词,活字代替雕版印刷技术得以大大改进,但仍然没有诗抒发感情更直接更有效,没有题壁更方便更快捷。
自古多情伤离别。无论是什么时候,人在江湖,人在旅途,是常有的事,送别最能触发人内心情感的。因此,离亭驿站便成了题壁诗最集中的地方。唐宋时期,为了方便题诗者,或出于对墙壁的保护,不少寺院驿站专门设有诗板、诗牌,供过往行人题诗使用。题壁诗蔚然成风。据宋周辉的《清波杂志》记载:“邮亭客舍,当午炊暮宿,驰担小留次,观壁间题字,或得亲朋姓字,写途路艰辛之状,篇什有可采者。诗板留题,不知其数。”
在我国文学史上,元稹和白居易同为中唐诗人,又是要好的朋友。据史料记载,唐宪宗元和十年正月,元白二人长安久别重逢,经常畅谈,通宵达旦,吟诗唱和。但时隔不久,元稹因为直言劝谏,触怒了达官显贵,于当年三月被贬为通州司马;同年八月,白居易因要求追查宰相武元衡被暗杀一案,遭权臣嫉恨,也被听信谗言的宪宗贬为江州司马。江州,也就是后来宋江写反诗的浔阳,白居易在此留下了著名的《琵琶行》,写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千古绝唱。
事又偏偏凑巧,那年萧瑟的秋风中离开长安的白居易,恰好走的是好朋友元稹不久前走过的路。诗人满腹惆怅,一路觅踪,终于在蓝桥驿的墙柱上发现了好朋友元稹的《西归绝句》。他顿时百感交集,挥笔写下了著名的《蓝桥驿见元九诗》。“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西风我去时。每到驿站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元九即元稹,古代有时候以排行相称。诗中“西风”和“春雪”分别交代了时间,烘托了人物心境。“先下马”和“觅君诗”表达了元白朋友间的深情;而“每到驿站”和“循墙绕柱”就表现出“题壁诗”在当时是多么的盛行与平常。
“题壁诗”多为有感而作,随性而发,挥毫写意,畅快淋漓。但由于墙壁事过境迁,保留起来尚难。大诗人苏东坡的《和子由渑池怀旧》一诗中就提到这方面的情况。“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尔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上人困蹇驴嘶。”其中“坏壁无由见旧题”一句虽然是写人世沧桑的,但从侧面也能看出“题壁诗”确有这方面的欠缺。不过苏轼他本人却给我们留下了一首非常出名的“题壁诗”,诗名就叫做《题西林壁》。诗的内容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西林”即“西林寺”,是江西庐山西麓的一座庙。苏轼的这首诗就题写在这座寺庙的墙壁上。从诗的内容来看,作者明显是写他登临庐山的体会。前两句说出了总体的感觉,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呈现出或岭或峰形态各异的景象;即使远和近、高与低,也有着相对不同的变化;后两句则写出了诗人的认识,也就是形成这种特有感觉的原因,那就是“身在此山中”。这首看是平常的观山诗,却给世人以哲思和启迪。它告诉人们:由于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如果想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就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种登临类的“题壁诗”当时枚不胜数。据宋张表臣的《珊瑚钩诗话》记载:予近在镇江摄帅幕,暇时同僚游甘露寺,偶题近作小词于壁间……其僧顽俗且聩,愀然问同官曰:“方泥得一堵好壁,可惜写了。”予知之,戏曰:“近日和尚耳明否?”曰:“背听如故。”予曰:“恐贤眼目亦自来不认得物事,壁间之题,漫圬墁之,便是甘露寺祖风也。”闻者大笑。可见,甘露寺之壁绝无宁日,刷了又题,题了又刷,循环往复。在这方面比较出名的要数崔颢的《黄鹤楼》了。“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的这首《黄鹤楼》,顾名思义,是崔颢题写在“江南四大名楼”之一的“黄鹤楼上的,从诗的内容看,也是常见的思乡类作品,由于诗人将黄鹤楼特有景物和自己的情感巧妙地结合,给人以意味深长之感。有人说它以典故起兴,意境开阔,气魄宏大,风景如画,情真意切,淳朴生动,一如口语,不能不令人叹为观止,这是崔颢的成名作,也是他的传世之作;也有人说这首诗奠定了崔颢在我国诗歌史上的地位,后人精选的《唐诗三百首》就把它列为七律诗中的第一首,位置排在诗圣杜甫之前;还有人说大诗人李白对这首诗大加赞赏,据元人辛文房的《唐才子传》中记载,李白登黄鹤楼本欲赋诗,因见崔颢此作,为之敛手,并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甚至还有人举出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说其中多有崔颢《黄鹤楼》的影子。
我不想凑文学上相互吹捧这个热闹,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自己去欣赏。不过我要说的是,通过这件事,我们似乎可以看出“题壁诗”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的成就有多高、影响有多大。我还想说,很多时候,我们不要轻易蔑视某种形式,说不定极为平常非常普通的形式里,却包含着高深的东西,具有难以想象的艺术性。为了加深对“题壁诗”的进一步了解和认识,下面我想集中笔墨,和大家一起研讨一下南宋林升的《题临安邸》。
关于林升是怎么样一个人,相信大家和我一样所知甚少,可一说起《题临安邸》,很多人都能脱口而出:“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临安是南宋时期的都城,也就是今天的杭州。这首诗就写在临安当时一家旅店的墙壁上。“山外青山楼外楼”,应该是概写当时临安城的情况。山外青山,青山叠叠;楼外有楼,高楼幢幢。高高低低、影影绰绰,山水自然,美不胜收;人文美景,一片繁华。这有山有楼、有境有色,再加上有情有声“歌舞”,我想一定是“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见”,让人真有些神神乎乎飘飘欲仙的感觉了。
“西湖”是一个美丽的字眼,它很容易让人想起大诗人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子,相传是西湖边古越国的一个浣纱女,有着“沉鱼”的美貌。据说是她的美色迷惑了吴王,误了吴国。都说红颜是祸水,可我的耳边似乎传来了晚唐诗人罗隐的《咏西施》:“家国灭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是不是西施的美色迷惑了吴王,有一句话叫做:“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是不是西施误了吴国,这问题还是留给历史学家去探讨吧。我要说的是这美景美色美酒美女还有美丽的歌舞,诗人为什么还要说“西湖歌舞几时休”呢?“几时休”不就是“何时休止”吗?这句话明显带有愤懑之意和不平之气。
“暖风熏得游人醉”。这里的“暖风”指江南温柔的风,一个“熏”字,是说酒的气味重。单从字面上看,连风中的“酒味”就熏醉了“游人”,可见当时的临安饮酒之风盛行,真乃是酒气冲天。不过,仔细想想,这话说得也太夸张了吧,仅仅是自然之风,无论如何也醉不了人的。这句诗分明是诗中有话,话中有话;大有弦外之音,言外之意的味道。这样一想,“暖风”除了指江南温柔的自然风之外,还应该指浮华奢靡的社会风气。那么,“游人”又该指谁或那些人呢?“游人”我们时常称为“游客”。可“来者”都是客,这诗中的游人到底是指作者,还是一般的游人,还是另有所指呢?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不妨读下去。“直把杭州作汴州”,这里的“杭州”明显应该就是标题中的“临安”,也就是南宋王朝的都城。那么,“汴州”在哪里?想信熟悉点宋代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汴州”又名汴梁,是北宋王朝的都城,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开封。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描绘了当年汴梁物阜人丰经济繁荣的景象。但话又说回来,所谓的北宋和南宋,那只是历史学家或后人为了“称代”的方面而人为地分开的;对于大宋的臣民,他们心中只有先后之分,而决无南北之别。汴州就是大宋的,它只是由于统治者的无能,暂时地沦陷了。见识过汴州富庶而又坐稳了江南杭州的,哪怕是“临安”的苟且之安,有资格“把杭州当作汴州”的,我想在当时恐怕也只有以赵构为代表的南宋统治阶级了。“直”,就是“简直”,不敢相信的意思;或“直接”,带有“公然无耻的”意味。一个“直”字既表达了诗人内心极度的悲哀和极大的愤慨,又表示了作者在艺术上的极大讽刺。
现在看来,林升的这首《题临安邸》,虽然是一首小小的题壁诗,但它书写的却是社会的大主题,反映的却是那个时代的主旋律。历史是一堵墙,历史上的“题壁诗”就是诗人题写在历史墙壁上的精神史诗。前些年,记得好像是暑假里的一个午后,我有幸到了杭州,游览了西湖美景,可虽然看了“三潭”而未见“印月”,走过“苏堤”却不是“春晓”,到了“断桥”也未领略“残雪”,心里多多少少有些遗憾。不过,迷蒙中我看到了“山外青山”,走进了一个叫做“楼外楼”的酒家,我想起了《题临安邸》这首诗,顿时觉得“杭州”“汴州”早已均属大地“神州”,我又有什么遗憾的呢?
历史是一面回音壁。朋友,你能听到历史的回声吗?面对眼前的属于自己的一块洁白的墙壁,我们该写出怎样的不仅属于自己也属于时代的“题壁诗”呢?“题壁诗”,我想不只是题写在实实在在的墙壁间,更应该题写在心灵的墙壁上……
共 5441 字 2 页 转到页 【编者按】“题壁诗”作为诗的一种,它是以墙壁为载体,多为有感而作,随性而发,挥毫写意,畅快淋漓所作。它是一道回音壁,它是诗人题写在历史墙壁上的精神史实。一面墙曾经成了文人墨客挥洒豪情、发泄郁闷之所。作者从宋江浔阳楼写反诗的故事入手,由这首诗中的“敢笑黄巢不丈夫”中的黄巢的两首《题菊诗》引出了本文的话题“题壁诗”,然后如滔滔江水由此发散,用饱满的文笔、渊博的知识,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地为我们打开了题壁诗的历史之门。透过门洞,我们了解了它起于汉、盛于唐宋,以及古人为什么要把诗题于壁上,题诗时又是怎样的洋洋洒洒,挥毫泼墨。最后作者说,“题壁诗”,不只是题写在实实在在的墙壁间,更应该题写在心灵的墙壁上。让主题进一步深化。透过文字,我们看到了作者治学的严谨、知识的渊博、思维的缜密。感谢作者带来如此厚重的有底蕴的文字!倾情推荐共赏!【:清菡】 【江山部·精品推荐1505 10007】
1楼文友:- 0 18:02:54 感谢作者赐稿荷塘,荷塘有你更精彩!!
回复1楼文友:- 1 10:11: 2 感谢荷塘,问好清菡!
2楼文友:- 0 18:0 :54 佩服黄老师作者治学的严谨、知识的渊博、思维的缜密。感谢黄老师带来如此厚重的、有底蕴的文字!
回复2楼文友:- 1 10:1 :00 同样是学习,感谢的精点细评!
楼文友:- 0 18:04:17 祝作者在荷塘写作快乐、佳作频出!!
回复 楼文友:- 1 10:14:27 荷塘确实很好,无处不感到热情与友情!
4楼文友:- 0 19:51:15 老师辛苦了我一直推崇文章趣味性于知识性合一。好多人的文,读者看了瞌睡,老师的文,不但能陶冶情操,还能学到知识,可惜没有几个作者这样好好的作文。
回复4楼文友:- 1 10:16:05 我虽然不在陕西,但同属 炎黄 子孙,心是相通的,问好老朋友!
5楼文友:- 0 22:44: 8 佩服酋黄老师的渊博的学识和严谨治学态度,引领读者走进了 题壁诗 史廊,了解了 题壁诗 的历史沿革、丰富内涵!!
回复5楼文友:- 1 10:18:26 问好天龙 大哥 ,我尊重你的人品,佩服你的才华,荷塘真的很快乐。
6楼文友:- 1 00:24:12 拜读老师的大作,又增长了见识!题壁诗, 不只是题写在实实在在的墙壁上,更应该题写在心灵的墙壁上 升华主题,引人深思。问候酋黄老师!向您学习!
回复6楼文友:- 1 10:22:48 读书作文,品读您的留言,我默默地学习做人。
7楼文友:- 1 11:20:5 好有底蕴的文字,好广的学识,我想说我也爱历史,可是我要修炼一百年才会有老师这般的理性剖析。题壁诗是一个人感情和 的冲发,无论是题在哪里的诗,都是最先应该题在自己心里的诗。问好老师,喜欢看您的文! 与文字的缘分写不尽说不完,慢慢地,慢慢地,把你暖在心中……
回复7楼文友:- 1 11:25:42 您过谦了。以文会友,感谢您的鼓励!
8楼文友:- 1 18:48:20 祝贺老师佳作斩获精品,精彩继续哦!!
回复8楼文友:- 1 19:50:18 好滴,多谢,让我们一起努力!
9楼文友:- 1 20:27: 2 祝贺酋黄老师美文成精!祝愿老师在荷塘创作愉快!
回复9楼文友:- 1 20: 0:01 感谢的润色,感谢朋友的鼓励,荷塘真的好温馨!
10楼文友: 11:07: 1 读了文友的精彩文章,长知识,欣赏了!只是现在 文明旅游 已经不提倡 题壁 了,还是灯下敲键盘吧,哈哈哈! 妙处难与君说
回复10楼文友: 17:05:14 平日阅读有些想法,见笑了!问好一蓑文友。
小儿口臭
小孩口舌生疮
儿童小便黄
宝宝流鼻涕吃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饮食护理
优卡丹小儿氨酚烷胺颗粒可以吃吗
- 下一页:工人作家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 上一页:不死玄圣第九十二章生在帝王家
- 06月21日玄幻租房沾了狗狗的光位置
- 06月21日玄幻秋田犬什么时候耳朵会竖起来耳朵竖不起来怎位置
- 06月21日玄幻秋田犬不适合小孩养位置
- 06月21日玄幻研究狗狗通过分辨气味准确检测乳腺癌位置
- 06月21日玄幻科学喂养金毛宝宝注意事项位置
- 06月21日玄幻科学喂养狗狗避免小鹿犬挑食的好方法位置
- 06月21日玄幻禁食猫狗立法咋就这么难位置
- 06月21日玄幻男童被哈士奇咬伤脸部毁容位置
- 06月21日玄幻哪里有成年布偶猫出售购买布偶猫的渠道原来位置
- 06月20日玄幻可卡犬怎么美容有什么方法步骤位置
- 06月20日玄幻可卡宝宝非常的调皮怎么办是好位置
- 06月20日玄幻可卡为什么那么臭可卡犬有体味的原因与对策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