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幻

中医科普常见中药材松花粉权衡

DREAMSTORE [中医科普]常见中药材——松花粉

松花粉

【出处】《唐本草》

【别名】松花、松黄(《唐本草》)。

【来源】为松科植物马尾松或其同属植物的花粉。4~5月开花时,将雄球花摘下,晒干,搓下花粉,除去杂质。

【性状】干燥松花粉为淡黄色的细粉末,用扩大镜观察,呈均匀的小圆粒。体质轻飘,易飞扬,手捻有滑润感,不沉于水。气微香,味有油腻感。以黄色、细腻、无杂质、流动性较强者为佳。

【化学成份】含油脂及色素等。

【炮制】筛去杂质,晒干或烘干。

【性味】

甘,温。

①《本草衍义》:味淡。

②《纲目》:甘,温,无毒。

【归经】《本草经解》:入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

【功能主治】

祛风益气,收湿,止血。治头旋眩晕,中虚胃疼,久痢,诸疮湿烂,创伤出血。

①《纲目》:润心肺,益气,除风,止血。亦可酿酒。

②《本草汇言》:疗久痢,解酒毒,清血热。

③《本经逢原》:除风湿,治痘疮湿烂。

④《随息居饮食谱》:酿酒主养血息风。

⑤《江苏植药志》:预防汗疹。外用作创伤止血剂。

⑥《四川中药志》:收敛止血。治皮肤湿疹,黄水疮湿烂不结痂。

⑦《本草经解》:松花,味甘益脾,气温能行,脾为胃行其津液,输于心肺,所以润心肺也。益气者,气温益肝之阳气,味甘益脾之阴气也。风气通肝,气温散肝,所以除风。脾统血,味甘和脾,所以止血也。可酿酒者,清香芳烈,宜于酒也。

【附方】

①治风眩头旋肿痹,皮肤顽急:松树始抽花心(状如鼠尾者佳,蒸细,切)二升,用绢囊裹,入酒五升,浸五日,空腹饮三合,再服大妙。(《元和纪用经》松花酒)

②治酒毒发作,头痛目眩,或咽喉闭闷,或下利清水,日数十行,形神萎顿:松花一两(焙),陈皮五钱,川黄连五钱,甘草二钱。俱微炒磨为末,与松花和匀。每早晚各服二钱,白汤调服。(《本草汇言》)

③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便秘:松花粉一钱,冲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④治久痢不止,延及数月,缠绵不净:松花每服三钱,食前米汤调下。(《本草汇言》)

⑤治婴儿湿疹:松花粉一钱,炉甘石粉一钱,鸡卵黄三个。先将鸡卵煮熟,去白取黄,再放金属小锅煎熬,即有卵黄油析出,取油去渣,用此油调松花粉、炉甘石粉涂患部,一至三次(已化脓者无效)。(《健康报》1955年10月28日)

⑥治尿布皮炎:松花粉撒布患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⑦外伤出血:松花粉外敷伤口。(《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各家论述】《本草经解》:松花,味甘益脾,气温能行,脾为胃行其津液,输于心肺,所以润心肺也。益气者,气温益肝之阳气,味甘益脾之阴气也。风气通肝,气温散肝,所以除风。脾统血,味甘和脾,所以止血也。可酿酒者,清香芳烈,宜于酒也。【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钱;浸酒或调服。外用:干掺或调敷。

【注意】《本草衍义补遗》:多食发上焦热病。

【食用价值】

松花粉是祖国医学古籍中收载的仅有的两种花粉之一,是祖国医药学宝库中唯一的食、药兼用的花粉品种。

我国第一部药典《神农本草经》中就有松黄的记载,将其列为上品;唐代官颁药典《新修本草》也将其收录其中;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更称:松花、甘、温、无毒。润心肺、益气,除风止血,亦可酿酒。松花粉具有花源单一、品质纯净、成份稳定、无农药残留物,不含任何动物激素等许多优点,较其它任何一种植物花粉口感均好,服用时感到淡淡松籽香味,堪称花粉之王。2003年,松花粉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A级绿色食品。研究认为,松花粉之所以有防衰老、保青春的作用,主要与其所含的核酸、维生素E和维生素C的含量有关。松花粉中营养成分搭配合理,如含有的18种氨基酸,比例搭配接近WHO(世界卫生组织)和FAO(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制定的标准,特别适合人体吸收,具有较高营养价值。总的来说松花粉具有抗衰老,调节免疫功能,抗疲劳,降血糖,护肝,美容,减肥,防治前列腺疾病,增加血管弹性等多种药理作用,而且长期服用没有副作用。

南通治疗早泄医院
南宁白癜风医院哪家医院好
长沙治疗子宫内膜炎多少钱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