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

1400万字6年长跑走向世界丛书一百种将

1400万字, 6年长跑:《走向世界丛书》一百种将全部出齐 湖南 2015年12月2 日。长沙。84岁的钟叔河先生,窗前伏案,细看几张图书封面设计图。

走向世界丛书 。五个褐色大字压在灰白底色上,一幅隐约的世界地图,与一艘三桅船呼应。

竖排的标题是不是再 瘦 一点? 钟叔河指着封面,和岳麓书社文学室主任杨云辉讨论。

这是他们第三次商讨《走向世界丛书》第二辑的封面设计。2016年新年伊始,第二辑65种图书将陆续付印,年内全部推出。

上世纪80年代,钟叔河主编的丛书第一辑 5种图书出版,被誉为 一声惊雷 。 0多年后,那艘封面上 走向世界 的标志性三桅船,又将驶向读者的案头,100种图书终能 团圆 。 6年,1400多万字,100种图书,几代参与。这套丛书是一场图书出版的 马拉松 、 接力跑 ,也是迟来的盛事。

湖南肖欣

1装着65种图书资料的箱子,搬了几次

2015年12月28日。长沙。新民路一条小巷子里,岳麓书社的小灰楼。

上世纪80年代,卸任岳麓书社总的钟叔河离开书社时,他主编的《走向世界丛书》第一辑 5种已经出齐,约600万字。其时,余下的65种图书资料已备齐。包括有 中国马可 波罗 之称的谢清高所著《海录》,这是研究华人海外奋斗史的重要史料。池仲祐的《西行日记》、余思诒的《楼船日记》,记述了北洋水师丁汝昌、邓世昌等从西方接回 致远号 等舰船的经历,是研究中国近代海军建设的珍贵史料。

值得一提的还有张德彝的四部 述奇 。张德彝是中国第一代职业外交官,先后八次出国,写了八部日记记录海外见闻,包括亲历法国巴黎公社起义等重要史料。上世纪80年代,钟叔河去北京图书馆为《走向世界丛书》收集资料,碰上一位老馆员张玄浩是湖南人,西南联大的毕业生。他自告奋勇带钟叔河去当时北图古籍部所在地柏林寺,才 捞 出了这套尘封已久的日记。张德彝前四部 述奇 已在第一辑中出版,没想到后四部的出版一等就是 0多年。装着65种图书资料的三四个箱子,也随钟叔河搬了几次家。

现在,这些精心保存下来的资料,正变成即将付印的一部部书稿,从小灰楼出发与读者见面。为了方便读者,第二辑将分50多本单行本出版。未来,岳麓书社还准备将100种图书合编成套,或者出版精选本。

2看上去很 花 的导论稿

2010年,岳麓书社启动《走向世界丛书》第二辑出版,并成功申报 十二五 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计划项目。

岳麓书社总曾德明,是出版项目的负责人。上世纪80年代在武汉大学读书时,他认真读过丛书第一辑里郭嵩焘的《伦敦与巴黎日记》。分配到岳麓书社,时任总钟叔河面试他,谈的就是郭嵩焘。

杨云辉也是当年同一批进社的年轻人。现在,他的办公桌前摆放着的,是将在2016年1月首批付印的《海录》三校稿。钟叔河写的万字导论,前后修改了四次。他的修改稿用了四种颜色的字体标记,看上去很 花 ,但清清楚楚:红色是修改的句子,绿色是大段的插入内容,蓝色则标记页码号,还有黑色的铅笔是红色修改句上再改动的词。

丛书第二辑有65种图书,800多万字,是一个庞大的出版工程。杨云辉请了十多人的专家团队,也包括杨向群、鄢琨、冯天亮等参与第一辑的老。第二辑启动之时,杨云辉特意带上鄢蕾和李缅燕两位80后年轻去拜访钟叔河。鄢蕾是鄢琨的女儿,这一次,父女一起合作《使俄草》、《谈瀛录》等几种图书。钟先生要求 书打开要能平摊,不会自动合上 的细节考虑,鄢蕾印象颇深。钟叔河还让们带回他为丛书做的大量卡片。卡片左角上方,用红圈标明按年代划分的图书号,比如第一本就是《海录》,是100种里当时成书时间最早的一本。李缅燕发现,钟先生连那个小红圈都画得格外圆。 0多年前的一盒盒卡片,在年轻们的案头 坐庄 ,成为重要参考资料。

我的杯很小,但我以我的杯喝水

1979年 月,钟叔河离开茶陵洣江茶场。6个月后,他成为湖南人民出版社的一名。第二年8月,《走向世界丛书》的第一种书《环游地球新录》就面世了,此后以一个月一本书的速度出版,至198 年已出版了20本。丛书出100种,每年出20种,5年完成。这是1979年钟叔河筹划丛书时的 五年计划 。当时没有电脑也没有复印机,稿子全靠手写,每种书要先找人抄出来,抄稿校过才能发稿,排字后又要校改两到三次,然后旁批做注采。一个月一种书,他还要为每本书写上万字的导言。从发稿到付印,全是他一个人做,却忙得津津有味。

多年后,原《书屋》主编周实撰文,称赞钟叔河的气魄: 一出牢门便走向世界,胆识缺一,怎么可能?没有准备,也无可能。他是时刻准备着的。准备着什么?准备了思想。 钟叔河准备的,就是 走向世界 这四个字凝聚的开放思想,就是中国如何走向现代化的这个时代命题。这条主线,贯穿了他的整个出版生涯,包括他后来决定打破禁锢出版曾国藩、周作人的作品。他曾说: 我用自己的思想来编书,都是为了使中国走向世界。我的杯很小,但我以我的杯喝水,这是法国诗人缪塞的诗句,也是我写书编书的指针和箴言。

4 走向世界远没有结束,还在艰难地进行

27岁被打成 右派 开除公职,随后入狱九年。钟叔河的曲折人生,是 走向世界 开放思想的磨刀石。

在狱中,他曾和好朋友朱正一起讨论中国为什么会走到 文革 这一步?中国怎样与世界文明同步?走向现代化?鸦片战争后第一批去西方的中国人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对今天有什么借鉴?由闭关自守到实行开放,是不可抗拒的历史必然。这是一位刚刚出狱的中国知识分子,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前沿思考。《走向世界丛书》,就在这样的背景中诞生。

其时,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刚提出,远未深入人心,甚至不断受到干扰和怀疑。走出牢门的钟叔河却开始寻觅 走向世界 的通道,这一声惊雷,震荡了刚苏醒过来 四顾苍茫 的中国知识界,受到钱钟书等众多学者的高度关注。时任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国务院古籍整理规划小组组长李一氓称赞《走向世界丛书》: 是近年来所见到的整理古文献中最富有思想性、科学性和创造性的一套丛书。

1984年钟叔河出任岳麓书社总。1986年,丛书第一辑 5种出版。随后,钟叔河调省出版局,丛书第二辑的出版从此搁置。第二辑什么时候面世?几成中国出版界一大 公问 。

2016年,《走向世界丛书》100种图书终将 团圆 。它们将从100个不同的侧面和断面,折射中国由闭关自守到逐步开放的历史。

跨越 6年,今天的时代背景与当年已大不相同,丛书再出版的价值和意义在哪里?

2015年12月2 日,钟叔河坐在念楼窗前,沉静地回答: 今天,中国经济实力大增,与世界已同在一张上。但物质的发达,技术的进步,不能等同头脑和思想能同步地发展。在历史上,中国对西方的了解,比起西方对中国的了解,起步要晚1000多年。曾经长期封闭的国民要走向世界,要走到全新的现代化的世界里去,是相当艰难的,还会受到保守的内向的思想与观念的阻碍。因为这些旧的东西已经进入血液成为遗传因子,要清除不是那么容易。一句话,走向世界远没有结束,还在艰难地进行。

糖尿病胃轻瘫消化不好治疗措施

治疗腹胀的中成药

吃什么可以通便润肠

一天中吃钙片最佳时间
水果微营销
治疗小孩便秘吃什么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