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

中国在接连不断的浓雾中寻找依法治霾之路生存

中国在接连不断的浓雾中寻找“依法治霾”之路

新华社 黄深钢、屈凌燕  那是一种沁入人心深处的黑暗,是一种铺天盖地的氛围。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在《荒凉山庄》里如此描写伦敦这座城市的雾。  如今,铺天盖地的雾用来形容中国中东部的大片区域,显得更为准确。而且这已经是今年冬天的第四轮雾霾天气。  环境保护部29日通报指出,中东部受雾霾天气影响逐渐扩大,多个城市空气质量处于严重污染或重度污染。在960万平方公里陆域的中国,灰霾面积约130万平方公里。  雾霾影响最大的北京市面向公众发布《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征求意见,这是北京首次将针对大气污染防治的立法提上日程。  根据该草案,当大气受到严重污染、可能危害人体健康和安全时,北京市政府可以采取强制性应急措施,包括责令排污单位停产、部分停产,部分机动车停驶等。  这轮雾霾天气中,不仅仅是首都北京,华北地区的石家庄市和华东地区的杭州市能见度都一度只有300米,中原地区的郑州、合肥等城市能见度仅100米。  许多人注意到,29日,鉴于当地出现了能见度低于50米的浓雾,河南省商丘市不得不发布了大雾红色预警。  在北京,人们怀念2008年奥运会召开时的空气质量。那是在特殊时期,政府要求一些工业厂房暂停生产、许多汽车停止行驶的结果,市民林小宜认为,现在政府下这样的命令似乎很难。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款表示,中国每年的冬半年都是雾霾天气高发时期,但近两周中东部地区的雾霾天气比往年同期偏多,且影响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和污染程度之重都是比较少见。  当下,中国各地普遍正在召开的,由当地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参加的地方两会期间,大雾同样弥漫在这些代表委员们前往会场的路途以及会议室中,迫使他们思考,从法治的路径选择如何处理日益严重的雾霾污染问题。  在去年河北省的地方两会上,一份关于改善和提高省会大气环境质量的建议就被列为这个省政协会议的一号提案。当地环保部门表示,正在抓紧制定城市空气重污染应急管理办法和《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  产业低端,对资源消耗过大是造成雾霾天气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浙江省政协委员范柏乃说,政府要加强立法,并建立政绩评估体系从宏观来解决雾霾污染问题。这位大学教授建议立法治理雾霾等极端天气。  18小时前,中央气象台历史上第一次专门针对霾发布了预警。他们预计,1月29日之后数日,中国中东部大部地区仍将持续雾霾天气。  29日上午,新浪微博上拥有超过1400万粉丝的北京市人大代表潘石屹呼吁尽快出台《空气清洁法案》,并发起了相关投票,截至发稿时,近3万人参加了投票,超过98.8%的民支持立法。

活络油的主要成分和作用
山东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哪些中成药治疗便秘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