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

握在手心里的记忆

摘要:行走在路上,我不停的回望,却发现来时的路是那样遥远,触不可及。可一转身,却已握在手心里。 行走在路上,我不停地回望,却发现来时的路是那样遥远,触不可及。可一转身,却已握在手心里。

——题记

夏日正午,烈日炙烤大地。过往车辆扬起的尘土带着热浪扑面而来,让人窒息而焦灼。我朝河边柳荫下移了移步,眼光却在川流的车辆中不停地搜寻哪辆车里坐着我的父亲。

父亲约好了今天到我这儿来一趟,看看他的外孙女,便远赴广州打工。思虑中,一个大大的花色编织袋和略为佝偻的身影走进我的视线,几乎全白的头发格外显眼。

这就是我的父亲。

几十年前,父亲也是将一个编织袋往身上一扛,开始了离乡背井的谋生之路。父亲像只蒲公英,随风飘离故土,在异乡扎下了根。后来,有了妻,有了女,有了孙儿。

记忆中,父亲是健硕的。用母亲的话说,走路像一股风,说话像“老陕”(嗓门特别大)。这点我不可否认,我们姐妹三个就是遗传了他的大嗓门儿,所谓温柔在我们身上显得特别珍贵。可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不懂温柔的父亲会为我们做件事:过年前一天,忙碌的他会放下农活,顶着风雪,花上整天的时间在人迹罕至的地方寻来老粗的藤条,给我们做秋千。整个正月,在同村孩子羡慕的目光中,我们姐妹把秋千荡得很高。夜晚,只要有村子放电影,父亲便会携妻带女前去观看,电影散场时,我早已在他背上昏睡不醒了,现在唯一能记起的是黑黢黢的山路和他的心跳声。

同时,父亲又是灵巧的。他出生在长着许多楠竹的地方,那里出产稻米,家门前有小溪流过,清澈的溪流里能看见快活的鱼儿。那山那水赋予了父亲灵性,家里的背篓、撮箕、箩筐、菜篮,无一不是他亲手编织;一些不太美观但很结实的木质家具,也是他的杰作;父亲自己钻研了一套果树修枝整形技术和玉米栽植技术,直到今天依旧专业。闲暇时,父亲还会给他的鸽子背上自制的竹哨,防止老鹰来犯。当鸽群打着漂亮的唿哨从村庄上空掠过,我能看见他眼里的光亮。

有着孩子般纯粹的父亲其实很封建。别的女孩子童年是花裙子、唱歌、跳舞。我们姐妹就是几个假小子。不准跳舞,因为他看不惯扭来扭去的动作;唱歌也只能唱红色歌曲,经常不厌其烦地教我们唱《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要我们练习翻筋斗、跑步、倒立。有时,我在想,我健康的身体是不是源于那时的锻炼。

父亲对我们是严厉的,家中一个一寸宽一米长的楠竹片是他的“家法”。小时候,我们姐妹中有谁犯错,大家便一起领受“家法”,他说,这叫“连坐”。有时,天还没大亮,起床挑水的父亲便叫起我们,安排放牛、扯猪草、做饭。看着睡眼惺忪的我们,他会大着嗓门儿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那时,我们是怕他的。调皮的我们,只要一听见母亲说:“你爸来了!”瞬间,个个都像乖顺的小猫。

我十五岁那年,父亲将我送到千里之外的学校上学,为了赶回家摘玉米,父亲扔下一句:“这下自己照顾自己,我走了。”来不及喝上一口水,顶着龟裂的嘴唇,匆忙消失在夜色中,留下茫然无措的我在那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难过了许久。只记得那个初秋,下了一月的阴雨。

狠心的父亲即使母亲过世也没有掉下一滴泪。母亲走时正值腊月,他一直忙着在母亲躺着的屋子里生火(其实有人帮忙生火,用不着他的),那几天,天寒地冻,母亲的屋子里很暖和。在墓地上,当众人将棺盖抬起准备合上的那一刻,他上前理了理母亲的衣服,只哽着喉头说了一句“走好哈”!

我知道父亲就是在那个时候下决心外出打工的。三年来,为照顾病重的母亲,一直主外的他为了不拖累我们,学会了洗衣、做饭,全天候的伺候母亲,几乎足不出户。和病人相处久了,是否感觉自己也生病了呢?

父亲可能是想证明自己没病,还年轻着呢!

共 1428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握在手心”,写出了温暖,也写出了珍惜,文章回忆父亲的故事,很好地体现了标题的含义。文章写了父亲的特点,写出了父亲对孩子们的严厉要求。父亲是勤劳的,也是聪明智慧的;父亲是慈爱的,对子女是体贴的,对老伴的照顾是细心的……文章写出了父亲的人生特点,写出了作者的爱戴之情。【:春雨阳光】

1楼文友: 2 :51:16 文章把父亲的形象写得较为具体,读着文章,我们没法不被感动。作者父亲是坚韧的,是严厉的,充满着对作者等子女的深深的爱。同时,父亲也是慈爱的,对倒床的老伴,他亲自照料,这是对老伴的爱,是对子女的爱。 语文教师

宝宝积食该吃什么药

宝宝积食拉肚子的症状

宝宝积食食疗方法

类风湿性关节炎疼痛怎么办
类风湿性关节炎怎么
骨关节炎吃什么改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