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

冬季养生有诀窍温补肾阳最为关键节能

冬季养生有诀窍,温补肾阳最为关键!

冬季,进补培元的好时节

中医认为,冬季,阳气潜藏,阴气渐盛。天气渐渐寒冷,寒与肾相应,最易伤害肾的阳气。这对身体造成了两个伤害,一是容易发生腰膝冷痛、易感风寒、夜尿频多、阳痿遗精等疾病;二是肾阳气虚又伤及肾阴,肾阴不足,则咽干口燥,头晕耳鸣疾病也随之而生。因此,冬天更应该重视对肾的保养。经过一年的辛劳,精气损耗,此时更须进补培元。

1.睡眠为第一大补

古代养生家认为,睡觉为养生之首,一夜不睡,百日补不回来。睡觉是人休养生息、养精蓄锐的过程,是收藏、吸收能量的过程。冬季尤忌熬夜,中老年人、体质虚弱者更应睡好子时觉(23:001:00)。

2.不要着凉,多晒太阳

冬季养生要避寒就温,注意衣着合适,太厚太薄都不好,衣着过少过薄、室温过低,易感冒又耗阳气。反之,衣着过多过厚,室温过高则阳气不得潜藏,寒邪易于侵入。中老年人平时应多晒太阳,起到防治感冒、调理脏腑气血、驱除脾胃寒气、补阳气的作用。

3.温肾填精

冬季适当摄入一些营养丰富、温肾填精、产热量高、易于消化的食物,如羊肉,补体之虚,益肾之气,提高免疫力。有补阳祛寒、温养肝肾之效的中药材也很多,比如鹿茸、蛤蚧、冬虫夏草、巴戟天、淫羊藿、仙茅、肉苁蓉、补骨脂、菟丝子等,日常生活中可食用一些药膳,达到益肾填精之效。如果已出现面色虚白,畏寒怕冷,手脚冰凉、小便清长,大便稀薄,男性性欲低下,女子宫寒不孕,精神萎靡等症状,或已被医生确诊为肾阳虚患者,可采用中药或成方(如蚕蛾公补片)进行调理。

蚕蛾公补片,来自千年前的补肾良方,此方由雄蚕蛾、人参、熟地黄、白术、当归、枸杞子、补骨脂、菟丝子、蛇床子、仙茅、肉苁蓉、淫羊藿等12种名贵中草药组成,诸药共奏可温肾壮阳、养血活精。

4.体育锻炼

全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222.55亿元因动则生阳,故阳虚体质之人,要加强体育锻炼。具体项目,因体力强弱而定,如散步、慢跑、太极拳、五禽戏、各种舞蹈活动等,亦可常作日光浴、空气浴,强壮卫阳。

5.泡脚活络

足部保暖是养肾的一种重要方法。肾经起于足底,而足部很容易受到寒气的侵袭。因此,养肾要先护脚。经常泡脚就可刺激脚底下各穴位,从而起到滋补元气、壮腰强筋、调理脏腑、疏通经络,促进新陈代谢以及延缓衰老的这个可以说是站的描述部分了功效。

食疗推荐

韭根鸡蛋饮

做法:韭菜根50克,鸡蛋2个,白糖50克。将鸡蛋与韭菜根洗净后一同放入锅中,待鸡蛋煮熟后捞出并剥去外壳,再放入锅中浸泡,并加入白糖,文火再煮5分钟-10分钟即可服用。

功效:用于治疗盗汗、遗尿、尿频、阳痿、遗精,噎隔、反胃,下痢、腹痛,妇女月经病,经漏、带下以及跌打损伤、吐血、鼻衄等症。

冬虫夏草炖母鸡

做法:母鸡1只、冬虫夏草10克。把洗净的母鸡与冬虫夏草一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以慢火炖一个半小时,再加入食盐即可。

功效:补肾填精、温阳益气。

桃仁粥

做法:核桃仁20克,芡实18克,莲子18克,粳米60克。莲子、芡实洗净后放入锅中,加入核桃仁和粳米同煮,待粳米熟烂后即可服用。

功效:治疗腰膝酸软,阳痿遗精,虚寒喘嗽,大便秘结等症。

杜仲核桃猪腰汤

做法:猪肾(猪腰)1对切片,大枣2个去核,与杜仲10克、核桃肉20克、生姜2片、米酒3毫升同入炖盅,加水共煎沸后改小火炖1小时。饮汤吃肉,1剂/日。

功效:益气补肾,壮腰助阳。主治肾气不足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山药羊肉粥

做法:鲜山药200克,羊肉、粳米各150克。山药去皮切成小块,羊肉切块备用。将粳米加水煮之,待米开花时,先下羊肉,煮沸十几分钟后,再下山药,煮至汤稠肉香即可;或加调料食之亦可。

功效:益气温阳、滋阴养血、健脾补肾、固元抗衰。

用药指导

针对1月7日寻医问药栏目《血脂高的看过来,这份预防手册你需要知道》一文中,有读者对于精品国药降脂灵片的提问,云南中医挑选了部分问题,邀请专业的医生为您答疑解惑。

小孩挑食厌食怎么办
小孩吃什么健脾
风湿骨痛特效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