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

张衡浑天仪张衡是怎么发明地动仪的

张衡浑天仪 张衡是怎么发明地动仪的

张衡发明的浑天仪介绍

浑天仪是由中国东汉著名天文学家张衡所创制改进而成的,是古代用来演示天体运行的仪表。我国现存最早的浑天仪在明朝制造完成,现陈放在南京市紫金山天文台。

浑天仪雕塑

浑天仪是依据我国古代一个很重要的理论“浑天说”而制造,它是反映“浑天说”的一种仪器。

浑天仪是浑仪和浑象的总称。其实早在公元前4世纪,周朝就有人制造出了浑天仪,南北朝时期,太史令钱乐之也铸造过一座浑天铜仪,宋朝以后的梁代基于种种原因也制造过浑天仪。那时的浑天仪相当于形象化的星图,但是其功能与作用显然都是强于星图,而且从制作上来讲也比星图困难。但是当时的技术使得浑天仪的不够准确。

张衡发展和完善了古代的天文学说:浑天说,并且更加勤奋的专研于天文。最终,元初四年,他在前人的基础上制造并改进出了前无古人的铜铸浑天仪,最外层周长长达一丈四尺六寸,并增加了二十四节气等等天象。

张衡制造的浑天仪的伟大之处在于,浑天仪上有两个漏壶,滴水可以推动圆圈按着刻度慢慢转动,可以比较精确地呈现出各种天文现象,所以当人们从室内观测浑天仪呈现的现象是,惊人地发现竟然与外面观测到的一致。这是世界上第一台能够比较准确地观测天体的浑天仪。

国际天文学界已经将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以便纪念张衡的杰出贡献。 浑天仪的发明让中国科技史又划下了光辉的一笔。张衡的伟大贡献让人敬佩。

张衡是怎么发明地动仪的

张衡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发明家,他一生的发明花样繁多,不计其数,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地动仪。

地动仪复原图

东汉时期,地震经常发生,轻则房屋坍塌,重则山崩地裂,河水改道,这种天灾给人们造成很大的损失。张衡身为太史令,多次亲历地震,深知人们疾苦,于是经过多次研究,反复验证,最终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

无法及时有序化解。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 地动仪全称候风地动仪,呈鼓状,上面有八个方位,每个方位上面铸有一条惟妙惟肖的龙,龙头朝下,口含铜珠。龙头相对应的下面有八个蟾蜍,张着大嘴,昂头向上。地动仪内有一根铜质柱子,柱子上有机关与龙相连。某个地方发生地震,震动地动仪内铜柱,铜珠带动机关,龙口就会吐下铜珠。

公元134年的12月,突然地动仪微微震动,一条龙啪地吐下一颗龙珠。而此时在洛阳的人们丝毫未感到地震,于是纷纷开始质疑地动仪。人们对张衡产生了不信任,认为这只是个玩具,还有人认为张衡是无中生有,恶意造谣。一时间流言四起,而张衡并没有急于辩解,只是静观其变。果不其然,几天后,甘肃陇西有人快马加鞭来送信,称几天前那里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地震。质疑瞬间烟消云散,地动仪自此开始扬名天下。

当然,地动仪作为一项一千多年前的发明,只能记录地震的大致方位。并不能预测地震,也无法监测地震等级。但是它依然值得我们骄傲,我们的先人曾经是那么智慧,那么敢于实践,这值得我们如今的每个人学习。

关于张衡的对联有哪些

曾有人写联称赞一个人说:“才高八斗无骄尚,学富五车有寂沉。”这个人指的就是张衡

。张衡其人聪颖正直,才品双馨,有远见卓识,而且不骄不躁,为人低调,深受世人所尊敬和喜爱。

张衡像

张衡文笔很好,汉赋写作让人称赞,是“汉赋”四大家之一。除他之外,还有司马相如、杨雄、班固。张衡的《二京赋》仿班固《两都赋》而写,《归田赋》全文短小精悍、思想超脱,《南都赋》表达了张衡对家乡南阳的深切喜爱。梁启超曾有对联说:“得剑乍如添健仆,闭门长似在深山。”其中下联就是引用了张衡《东京赋》中的句子。

有很多对联都是赞颂张衡的才能和成就的。有一幅对联说“张口就浑天说,衡量则地动仪”,也有一幅对联是这样说的“造机巧,浑天望万里;著文章,《二京》名千秋”,其中“浑天”是指张衡制造的浑天仪,《二京》是指张衡写的文章《二京赋》。“上知天文,观星辰北斗之位。下知地理,识大地发怒之威”是后人夸赞张衡才能无双、贡献巨大的。

随着人们对于历史的日益重视,九十年代起当地重修张衡博物馆,除了郭沫若曾在张衡墓题词“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景仰。”外,严济慈(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也曾亲笔题词称赞张衡说他是“精仪揭天地,科圣著千秋”。

哪家医院看白癜风好点
昆明好医院白癜风
太原治疗包皮过长费用多少钱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