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侠

天涯云台归来懒看山散文

何年鬼斧劈层崖,

鸟翼飞来一线开。

斜阳在山归意懒,

不堪回首重徘徊。

——明代怀庆知府徐以贞

一、行前絮语

仁者爱山,智者爱水。我唯独喜欢水,却不是因为我“智”,私下里觉得唯有与水亲密接触,才觉得神清气爽,豁然开朗,天宽水阔, 澎湃。静止的水给我以深思,叫我思考怎样才能做最好的自我,怎样才能更好的心静如水。澎湃的水教会我拼搏,叫我倾全部之精力,做真正的勇者。可是听说云台山的水却与众不同:素以 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 而著称,其瀑之长,其形之怪,有“自然山水精品廊”之称。我不敢贸然苟同,因为没有亲见,说什么都有些虚妄,我最相信的是我的眼睛。其实在我心中猜测的云台山的景象,顶多也就是云雾缭绕,山高天蓝而已,比起天下闻名的泰山来,应该是小巫见大巫了,却又听见人说:云台山集 泰岱之雄、华岳之险,黄山之奇、峨媚之秀、青城之幽 于一体,宛如人间仙境。这倒令我心生向往,恨不能身生彩凤双飞翼了。

二、云台序曲

天不作美,我们去云台山的那天,竟然是个阴天,如果下雨就不能登山了,我不禁有些担心。还是导游会说话:尽管是阴天,不能清楚得看到云台山的真面目,但是也好,可以看到“雾锁云山”的美景,也是很庆幸的。话虽这样说,我还是有些许担忧,坐在游览车上,向车外望去,果真朦胧不清,我的担忧越发大了。直到到达红石峡风景区门前,抬头仰望,果真看见了“雾锁云山”的胜景:

远处的山影影绰绰显现出云雾弥漫起伏不绝的高峻山形。原来此处此即是横亘于晋冀豫交界的八百里山脉—太行山!那山如此高耸,似乎欲刺破天宇,以隐身雾中。正因为有雾的存在,所以更显出了山的隐约美。云雾缭绕,清而未清,更叫人觉得含蓄隽永。不是所有的清晰都是最美的,就像此刻,正因为朦朦胧胧,所以你尽可以想象它阳光下的美好,比那种一览无余韵味无穷。说到太行山,总觉得有更多的英雄内容,一些人物的名字谙熟于心。也许比这山水更恒久吧。据说有一部电影就只在这里拍摄的:

电影《太行山上》以抗日战争为背景,讲述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率领刚刚改编完的八路军三个主力师东渡黄河,挺进抗日前线,建立太行山根据地的光辉历程。

刘禹锡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我要说,山不在险,有了英雄则名。人们永远不会忘记太行山上的英雄们,就像这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因山势高峻,群峰似刀峭崖台,常见白云缭绕而得名。这就是云台山得名的原因吧。

离云台山越来越近,雄伟壮观的山势越来越清晰了,在艳阳斜照下,层峦叠嶂,高低错落,或明或暗,云岚缭绕,俨然一幅浓墨重彩的磅礴画卷次第展开,我蓦然有了一种高山仰止、相见恨晚的感觉。山回路转,眼见前方游人熙攘,车排如列,即知目的地到了。

古典式的山门牌坊,两侧门柱上书一副对联,入门面对的巨石碑文上“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的大字格外醒目。石上镌刻着: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面积约556平方公里,是一处以裂谷构造、水动力作用和地质地貌景观为主,以自然生态和人文景观为辅、集科学价值与美学价值于一身的综合型地质公园。”“公园分为云台山、青龙峡、峰林峡、青天河和神农山五大园区”。

说到云台山有很深的文化底蕴。汉献帝的避暑台和陵基,魏晋 竹林七贤 的隐居故里,唐代药王孙思邈的采药炼丹遗迹,唐代大诗人王维写出 每逢佳节倍思亲 千古绝唱的茱萸峰,以及众多名人墨客的碑刻、文物,形成了云台山丰富深蕴的文化内涵。云台山以山称奇,以水叫绝,整个景区有奇峰秀岭 6座,天然异洞20多个,潭瀑泉池不计其数。其中,小寨沟又称“潭瀑川”,这里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最能代表云台山的风格。拾阶而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潭瀑峡”。潭瀑峡又称“小寨沟”,沟长约一公里。循石壁下狭路进入,或拾级而上,或踏石涉潭。仰顾四周,竞秀峰一字排开,拔地而起,裸露的山岩斑驳陆离,深浅不一,断崖上顽强生长的灌木丛如绿带缠绕,在蓝天白云下尤显得色彩分明,妖娆多姿。峡谷的尽头,三面绝壁,高耸千仞,举头望空,宛如写了一个巨大的“U”字,惊悚之余不禁会有“井底之蛙”的感喟。在峡谷中穿行,觉得人是那么渺小,似沧海一粟。更多的觉得人只是这风景中流动的一个点,这个点无论站在哪个角度,眼前都是一副完美的图画,令人叫绝。小九寨沟给人更深刻的印象应该是水的姿态各异。

最令人称奇的是星罗棋布的流潭飞瀑,顺阶而下,欢歌笑语,穿流不息。沿壁石下行走,罅隙间,不时垂滴淅沥,沁脾沾衣。涓泉成溪,聚溪成瀑,注瀑成潭,清幽的潭池遍布整个沟峡。云台上的天,蓝的出奇;云台山的云,白的耀眼;云台上的树,绿的凝重。行走在幽静的林荫石径上,阳光透过密密匝匝的树叶,如缕缕金丝垂落在我们的身上脚上,洒在每个人的脸上,让我们的心情变得阳光起来。越过半山腰,各种各样的鸟儿叫个不停,高调的、低吟的、清脆的、浑厚的,此起彼伏;石径边,越流越急的水,如鼓乐,如雷鸣,如丝竹,更如万马奔腾,川流不息。这到让我们忘记是在爬山,好像置身于天然的剧院,在欣赏一曲纯真的交响乐。

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丫字瀑”。其实山上都是满眼的绿意,可不知从哪里就流出两条小瀑布,经过十余米的流淌,竟然合二为一,呈现为“丫”字的形状,这也许就是瀑布得名的原因吧。整个瀑高十余米,瀑布下的潭水深五六米,挂在两层石阶上,真是绝美的艺术设计。我想,也许只有自然的才是最美的,也许最美的永远非人力所为。

继续前行,仰慕已久的“情人瀑”就呈现眼前了:群瀑自高岩跌落,瀑分三层,且每个断层都有两条瀑布相吸相融流入一个潭里,如情人耳鬓丝磨,窃窃私语。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这道风景应该有个美丽的爱情故事。我望着那两条瀑布出神:相隔数米,到深潭处合二为一,真可谓两情相悦,不离不弃。我总觉得见过此景的人是最幸福的。我想,如果爱人在,能留影留念当是最珍贵的了,爱人应该是永远的情人,婚姻何其美满。看过了太多的景致,发觉还是以情动人的景点多些,这应该就是景区文化引路的原因吧,在美丽的景色,如果缺少了文化内涵,也是空洞的。

其实,行走间你应该改还会注意到,山与水是密不可分的。山有水绕才有活力;谁有山环,才有豪气。小寨沟的硕石奇岩可谓一绝,绝在能品出许多的异说佳话。如蜿蜒曲径中仅能一人通过的“瘦身石”;纹路曲折清晰,状似猛兽的“卧虎石”;两巨石相对,泉溪从中间流淌,形如蝶翅的“蝴蝶石”;更有高矗丈余的“唐王试剑石”,昂然不倒,令人追古思遐!我想,这样的石,应该比柳宗元小石潭的全石更有韵味吧,比黄山的奇石更多姿多态吧。

与石不可分割的,还有碧绿的潭水。以前在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中读到“碧湍绿潭”觉得神奇,亲见了才明白,怎一个“碧绿”了得,那应该是有了玉石的润泽,有了海水蓝色的提炼,有了森林葱郁的升华,更或是有了一种生命的沉淀,才能绿得那么滋润,绿得那么丰盈。设若仅仅是有绿色,那页算不了出奇,顶多是晶莹剔透而已,可是偏偏,水中竟然游动着金色的鱼,鱼水相映,又是入画的一景。

行走在峡谷中,满耳充盈的是震耳的瀑布的响声,叫你的心也沸腾,仿佛到了 燃烧的年代。飞瀑流泉时常将水滴溅在你的身上,你的面部也感觉是是那么湿润,一切都叫人想到一个词语:神清气爽。正得意间,忽觉响声震天,空中的湿润也扑鼻而来,真正的美景到来了:

三、云台天瀑

到云台山,天瀑是必看的一景,也是值得用一生回味的一景。

云台天瀑坐落在云台山风景区泉瀑峡内,单级落差达到 14米,是全国乃至亚洲最高的大瀑布。远远望去,瀑布上吻蓝天,下蹈石砰,犹如擎天玉柱,宛如白练当空。丝绦抖动,似银河倾泻,吼声震耳,地裂天崩,十多米宽的瀑面,拍石打浪,风驰电掣地落入碧水潭中,溅起千堆雪。潭下又有隐瀑,构成叠瀑,气势壮观恢宏。当你来到这里时,你就会亲身领略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意境,伟大诗人的想象在此没了夸张、比喻,却有了实在的表现。真是美不可言,美不胜收。

欣赏天瀑是要身临其境的,要调动全部的感官用心去体味,到了天瀑看天瀑,天瀑不再是天瀑而是千万朵水花,这些水花从天而降每一朵激荡跳跃的美都是言语所无形容拟的,他们一跃而下极尽展现生命之美,千万朵水花汇聚成一股激流奔泻而下,正是灵动的秀美与奔放不羁的狂野完满结合。瀑水拍击石屏激荡开去,整个山谷弥漫着水汽,那葳蕤的水汽是可以直达心脾的,在心底里荡漾开去涤荡灵魂,这正是古人说的物我两忘吧!而山与水的完美切合是会让人生发出无限遐想的。

我常常想,就是普普通的水珠,为什么天瀑的水珠有了如此飞扬的生命呢?也许生命只有经过了大起大落的磨砺,才有如此的大美吧!不知为什么我仿佛听到了水花的豪言壮语:只有激扬的生命才会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我想到,来之前,因为工作的压力很大,其实我的生活态度是很悲观的,总觉得有种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慨叹,现在才明白:真正的英雄绝不是自怨自艾的,而是脚踏实地轰轰烈烈拼搏的。我不禁豁然开朗。于是我闭上了眼睛,任由这种巨响穿肠而过,我想在心中留下它深深得痕迹。任由这水花将我枯萎的心灵洗礼,这天上的圣水,也许最能洗掉人间的庸俗,还原一种真纯吧。

不知为什么,我有一种登临主峰的冲动,我要看看主峰下的云台有怎样的景致。九曲连环,步步登高,终于我们成功了。云台山以山称奇,整个景区奇峰秀岭连绵不断,主峰茱萸峰海拔1 04米,踏千阶的云梯栈道登上茱萸峰顶,北望太行深处,巍巍群山层峦叠嶂,南望怀川平原,沃野千里、田园似棋,黄河如带,不禁使人心旷神怡,领略到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的意境。真可谓“好峰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啊。据说唐代诗人王维的不朽名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即出于此:“身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今天,诗歌犹在,王者何存?

四、溯源而上

云台山瀑布的轰响依然萦绕在耳际,我总觉那是人间最美的绝响:哪里有穿越风雪的亢奋,有千年沉淀的晶莹,有气壮山河的豪放。世界上再伟大的音乐家也不能做出这样的人间绝响。这是一个念头产生了:源头活水何在?是什么孕育了如此的美景,产生了如此的奇妙乐章。

在导游的引领下,我们来到了云台山瀑布的源泉——子房湖。听着名字就有些亲切,原来因汉代张良,字子房,曾站在沟谷西侧的山峰上,日夜操练兵马,帮助刘邦成就大业后又隐退到此而得名。

湖水面积1500亩,长约4公里,视野极为辽阔。两岸青山对峙,夹着一带绿水。山含情水含笑,如诗如画,醉透游人的心扉。墨绿的水,苍翠的山,相互依偎,展示出一幅壮阔波漾之景。早晨和下午湖面阴一半晴一半,一边金光闪烁,一边碧绿透明。正午时,它象一面巨镜,把直射的阳光反射出去,使人眼花缭乱。人站在岸边,仿佛又看到了当年张良叱咤风云的雄姿,又听到鼓声震天的训练场景,人生何处不风华,无论身居何处,只要一心做事,兢兢业业,天道酬勤,一点也不会假。这样灵性的山水造就了这样伟岸的人,这样伟大的人,美化了这样大美的山水,真可谓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五、尾声

观赏云台山已经一月有余,不知为什么还是沉浸其中回味不已。云台山似一幅不朽的画卷已经深深地刻印在我的心中。虽然我看过了太多的山水,但是这种震撼是无以言表的。人们常说:美好的风景都是相似的。但是,相似之中,云台山却脱颖而出。这样的山映衬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滋养着这样的山,这种山环水绕,山水相融的美景是真正的大自然的杰作。据报载,2004年2月1 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同时,还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国家自然遗产……可见是实至名归的。也许这样的美景此生没有机会再见,我只好借用山门上那副并不工整的对联作结:“世上闲愁淡逍遥去回勤省身,天下美景多云台归来懒看山。”

共 4742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这是一篇描写云台灵性山水的优美散文。作者十分注意遣词造句的形象性,善于抓住事物的特征,用新颖的比喻,层层推进,唤起读者的联想。读起来旖旎绮丽。你会感觉到其语言的优美与空灵,文中有画,画中有情,情景交融,在山含情水含笑美景里轻巧的插入绵密的抒情, 在空灵的意境里把情与景很好的结合了起来。景物描写纤巧细腻,古今名句典故的巧妙引用,彰显作者博学丰厚的文化底蕴。情感是本文的另一条暗线。一幅阐述人生哲理的图画背景作者以清新而精美的文辞 引导我们畅游在云台的山水并沉醉其间。感谢作者精美的散文,推荐共赏!( 陈柳来)【江山部精品推荐01 070110】

1楼文友:201 -06- 0 07:09:29 姐姐,早起拜读了你的《云台归来懒看山》,让馨儿收获巨丰。首先姐姐的语言和教科书的语言一样精湛专业。其次姐姐的写作思路明朗,主次分明,层层递进。第三写景气势恢宏,笔力深厚。第四融人景情于一体,给人无比的美感。总而言之我读了之后,有一种冲动,一定要去看看云台山,去体验一下云台天瀑的壮观。

2楼文友:201 -06- 0 10:42:22 人站在岸边,仿佛又看到了当年张良叱咤风云的雄姿,又听到鼓声震天的训练场景,人生何处不风华,无论身居何处,只要一心做事,兢兢业业,天道酬勤,一点也不会假。这样灵性的山水造就了这样伟岸的人,这样伟大的人,美化了这样大美的山水,真可谓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欣赏老师佳作,问好!

楼文友:201 -06- 0 15:02:21 按语十分精彩,解读十分到位,临风十分感谢。

4楼文友:201 - 12:08:09 无论身居何处,只要一心做事,兢兢业业,天道酬勤,一点也不会假。 热爱文学的人永远年轻,热爱文学的人永远是奔放的, 的、灵气的、智慧的、执着的,永远是生活的探索者……

红河灯盏花有什么功效

云南生物谷产品

生物谷灯盏花产品

舒尔佳减肥药效果好吗
智能零售系统
灯盏花龙头企业都有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