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侠

奔波于暄嚣的尘世

多年来,奔波于暄嚣的尘世,浮躁的心很难静下来读大部头小说。《河水撩人》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我也只是看了看内容提要,顺手翻到后记,其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机关就像一棵爬满猴子的大树,从上往下看,全是笑脸,从下往上看,全是屁股,左右一看,全是耳目。”禁不住莞尔。后记读罢,感觉作者文字功底扎实,语言风格稳重大气,便动了心。看了开头,便不可收拾了,居然一头扎进了里面,一连几天沉浸于此。
《河水撩人》一名就起得绝妙,用双关语,“河水”既指书中滔滔的土龙河,又指官场如一条长河,“撩人”二字,就是“诱惑”的意思,耐人寻味。这部小说用现实主义写法再现了发生在一个小县的抗洪故事,美丽与丑陋交叉,贪婪与无私较量;高雅与粗俗并存,阴谋与权术猖狂。众相陆离,栩栩如生。这部集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力作,如一幅连绵不绝的巨幅画卷,工笔处,细致入微,清晰可见,写意时,意蕴深长,回味无穷。
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是反映社会生活的,它肩负着历史的使命,有着深刻的思想。比如,它能反映时代精神,地域的民风民俗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等。鲁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说:“自然,做起小说,总不免自己有些主见的……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的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便是它的主旨,在这方面作者是达到了,作者通过人为的灾祸——洪水肆虐中,官僚政客弄权、刁民奸商敛财,无情揭露官场的丑恶,尖锐地指出社会的弊端。他能扒去“清正廉洁”的外衣,暴露公共话题的空洞与荒谬,深入到欲望背后的人性景观,发现并呈现被物质淹没的灵魂,这里,没有神圣,只有权力,没有谦和,只有圆滑,没有平静,只有压抑,没有理想,只有目的,体现了作者的思想深度。意识形态中原始本质的美丑,在错综复杂的关系里让读者一目了然。
这部书里,糅和了方方面面的知识,有引经据典的文学诗词,有通俗易懂的俚语风土故事;有深奥的哲学道理,有迷人的异域风采;有卜卦的易经,也有广告的设计;有心理学范畴,也有美学观点;有音乐感悟,也有书画鉴赏;有饮食文化,也有医术;既熟悉地域文化,也深谙官场规则……白描处,寥寥数笔如行云流水,重彩时,浓墨渲染,活灵活现。涉猎面广,却不杂乱无章,术语论调,精确到位,言之有序,言之有物,言之有理。显示了作者扎实的知识底蕴和丰富的阅历。
个人认为,这部书的看点在于它的艺术性。
首先,这部书区别于其他作品的显著特征是细腻,从细节处着眼,这是一般男作家做不到的。比如:韵致“特意让点在腕间的兰蔻香水袭遍了柳枫的全身”(第 2页)中“腕间”的香水,作者就观察入微,大凡女士都知道,香水是通过腕间脉博跳动散发香气的。全书多处用这种写法。其次是结构立体感强。全书以时间的推移为顺序,以柳枫的起落为线索,中间风俗典故、人物身世等故事中的故事穿插有序,使全书结构有立体感。另外,文中有多处伏笔,行文前后呼应,结构严谨完整。第三、语言新奇、流畅、形象,雅俗并用,具有美感。作者有着深厚的知识底蕴,文字表达流畅自然而又新奇,人物肖像维妙维肖(如李茂盛)。环境描写往往意境幽美,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与当时当地人的心情吻合,和谐美感由然而生。写人物对话活灵活现,呼之欲出。写洪水绘声绘色,读后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文中诗词、顺口溜信手拈来,读来朗朗上口,体现着韵律美。既有理论高度概括语言,又有形象生动的群众口头语言,雅俗并用,凝炼精辟!
作者深入生活,深刻体验生活的严肃写作态度也是值得一提的。作者笔下的人物,读来都令人似曾相识,却又对不上号入不了座,艺术形象反映着那类人的共性,是生活中的典型。柳枫集高雅与风流于一身,集清高与实干于一身,集侠胆与柔肠于一身,是个复杂的矛盾体,他说诗弹琴论箫赏画,却又抵不住美色的诱惑;他拒绝受贿却肯行贿引资招商;敢为水利专家仗义执言与省里来的楼宇唱反调,却在老大哥路增坟前失声痛哭,这样的典型的艺术形象更有普遍性,更贴近生活。印象最深的是张二牛的粗俗与精明,在中国,地方治地方的官员比比皆是,张二牛是生动的代表。这个农家子弟,文化不高,能力却高,说话粗俗,办事精细,他方法嘎、效率快。他的语言登不了大雅之堂,他的方法摆不到桌面上,然而他工作的效果却是对老百姓最实惠的,他就用他的方法护着他的父老乡亲,也用他的方法调遣着他的兄弟姐妹,可以说,基层工作离不开这样的干部,老百姓也需要这样的带头人;方囊的圆滑、欧阳书记的认真与啰嗦,石县长的书生气,钟灵的阴险,楼宇的主观,乃至出场不过一两面的四滑溜、疤瘌五的无赖嘴脸,既有阳春白雪,又有下里巴人,官场风云、市井百态,刻画得逼真生动,使人读后,如闻其声,如见其形,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这部小说还有另一个特点是趣味性强。故事中穿插着故事,民歌小调,笑话、顺口溜甚至荤段子也见缝插针,却并不臃肿,增添了趣味,使这部小说更有可读性,更有感染力。

共 1999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如此细致入微的赏析,足见作者的用心和慧眼,让我们读罢不禁生出马上去看《河水撩人》的冲动。这部赏析之文写得流畅饱满,足见笔者之功力。在这里,我最想要表达的意思是,梅若暄本是写散文的高手,却不惜笔墨来赞颂别人的作品,这本身就是一种文人的雅量。“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为梅若暄文友叫好!感谢梅若暄赐此佳作,期待更多美文呈现。【水眉按】
1 楼 文友: 2014-0 -07 22:20:22 文评好极。
文评做得好,无疑是给作品做了一次广告!欣赏文评也是对作品预习。
就是没看懂,为什么是单眼看呢,呵呵?
回复1 楼 文友: 2014-0 -08 16:12:15 学识浅陋,看问题片面,不能完全把握作者精妙之处,故而用 单眼 。
回复2 楼 文友: 2014-0 -08 16:14:06 谢鼓励
 楼 文友: 2014-0 -08 09:46:18 答1楼万水杜千山:单眼看,就是个人看法哦!
回复  楼 文友: 2014-0 -08 16:1 :28 知我者,眉也。
4 楼 文友: 2014-0 -08 10: 4: 6 在 速食文字时代 ,能获得如此宝贵的指南针似的 文字餐饮 推介,十分安逸!问好、谢谢梅友! 秃笔写庸,腐纸留浊。郁,愚也!
回复4 楼 文友: 2014-0 -08 16:14: 8 问好!谢谢!
5 楼 文友: 2014-07-0 14: 1: 4 赏析是个性化的行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维感受和欣赏角度,于原作者,是知心,于读者,是交流。来读好文,一番回味和感思,受益而去。问好文友!薏芽健脾凝胶疗程
灯盏花领军企业有哪些
快速补肾壮阳的药物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