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侠

朱海不要错过中国制造2025的机遇区域

成为时髦话题,在中国,与之对应的计划就是 。 世界工厂 中国的工业4.0进程所能释放的无限商机,已开始让全球企业界兴奋不已,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施耐德中国 )便是其中之一。

在最近一次公开演讲中,施耐德中国总裁朱海公开表示: 数字化就跟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蒸汽机和电力一样,不会摧毁我们的工业,而是我们现代工业的一个催化剂、引擎,或者是提升档次的一个动力。

拥有177年历史的制造业巨人 施耐德电气诞生于工业1.0的 蒸汽时代 ,崛起于工业2.0的 电气时代 ,壮大于工业 .0的信息化时代,当然不会错过工业4.0的饕餮盛宴。施耐德电气1987年进入中国市场,27年以来一直推行本地化战略,并取得丰硕成果,当然也不会错过 中国制造2025 的市场机遇。

2014年10月, 总理访问德国,中德双方共同发表《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其中涉及工业4.0合作的内容最为引人注目。目前,中国也正在酝酿制定 中国制造2025 总体规划,旨在推动工业4.0在中国生根发芽,力争在2025年让中国成为制造强国。

施耐德中国非常看重 中国制造2025 所释放出来的商业信号,制造业巨头施耐德电气也正在推动制造业基于数据分析的转型。

在这种转型浪潮中,施耐德电气已经从其商业基因出发积极布局。比如,施耐德电气在2014年2月发起其历史上第二大规模的并购,以52亿美元的代价收购了工业软件巨头 英维思;施耐德中国则与新奥集团成立一家合资公司,目的是为了让 互联能源 创新模式落地。

崭露头角

总是西装笔挺的朱海,给人的感觉是彬彬有礼;鼻梁上架着一副金丝眼镜,更增加了他斯文、儒雅的气息。

但朱海的工作作风相当硬朗。在他的办公室里,有一副 宠辱不惊 的书法作品。这四个字代表了他的行事风格:当他认定一件事情的时候,毁和誉对他来说都显得无关紧要了。

大多数外企的中国职业经理人、员工都会拥有一个英文名字,这样便于总部的沟通和交流。施耐德电气诞生于法国,大股东在美国,但他的中国职业经理人朱海,既没有法文名字,也没有英文名字。因此,朱海又被视作最为本土化的外企职业经理人。

施耐德电气1987年进入中国,1996年迎来北京大学计算机系研究生朱海的加盟,2009年选择朱海作为其第一位本土籍的中国区总裁。由于施耐德电气、施耐德中国乃至朱海的崛起都与 并购+整合 相关,因此朱海还被称为 收购强人 。

谦和的外表和坚强的内心,最为本土化的职业经理人和 收购强人 ,这些看似矛盾的标签,形成相当有趣的反差。

月经不调吃啥能调理
商洛白癜风治疗费用
宝宝积食食谱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