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姐和缠访户老刘
摘要:上访的事由千奇百怪,理由也是五花八门,从老刘的嘴里说出来都是那么理直气壮,毫不脸红。
老刘是远近闻名的缠访户。至于从什么时间开始上访,已无从考证。
才姐是一名社区干部,不姓才,但人聪明,点子多,周围人都习惯这样称呼她。因为分管调解和信访,便和老刘结下了不“解”之缘。
两人第一次搭上界是因为一起纠纷:老刘在一处沙石场旁边的河堤上开垦了一块菜园,栽种了一些蒜苗,按说这河堤上是严禁开荒种菜的,但老刘不管这些,不但种了,长势还很好。可有一天她的蒜苗竟然被过往车辆上的沙石砸坏了一片,巧的是这一幕又刚好被老刘看到。这下好了,老刘拦住拉沙石料的车,顺势往车轱辘下一躺,要求对方赔偿她的损失。说她当初单买大蒜一项就花了两三百元,买药治虫花了两三百元,蒜苗长出来后三天两头被这辆过往车辆上的沙石打砸,光不断地补栽就花去五六百元,加上花费的时间成本,至少得陪两千。压坏几根蒜苗就要陪两千,对方一看此人难缠,赶紧报警。警察到场一看是一老太太,也没办法,只好打给社区民警,社区民警当天正在值班,只好将才姐叫到了现场。
老刘的大名才姐是早就听说过,但没见过真人。因为以前只听说辖区有一个缠访户,但那时老刘所在的企业还没破产,只要老刘上访,企业就派人去接。现在企业宣布破产了,厂子已经不存在了,老刘成了社会人,遇到问题上面自然而然就找到了社区。
才姐和老刘的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才姐赶到现场一看,完全是老刘在趁机讹人,气就不打一处来,三句话没说完,两人就争执了起来。才姐说老刘倚老卖老不要脸。老刘说才姐态度不好还骂人。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吵了半天也没有个结果,那拉沙的司机一看她们没完没了,趁她们吵的起劲,发动汽车就跑的无影无踪。
司机跑了,但才姐跑不了,老刘拽着才姐的衣服不放手,不但要才姐赔她的蒜苗损失两千元,还要因为态度不好公开向她道歉。老太太60多岁了,推不能推,搡不能搡,才姐肠子都悔青了,一开始真不该对老刘吼那几句。眼看天都已经快要黑了,才姐只好息事宁人,从自己口袋里掏出500块钱赔给了老刘,这才得以脱身。
第二天一大早,才姐刚上班,就看到老刘拄着拐棍站在社区门口。想到头一天好不容易才将她打发走,才姐一扭身进了旁边一间门面房,穿过后门进了自己办公室。老刘眼看着才姐走到离自己不远的地方进了那间房子,跟着也要从那进去,却被店主拦住不让进,老刘坚持要进,二人又因此发生了摩擦。店主可不管那么多,紧攥着老刘的胳膊就把人拖出老远。老刘定定地站了半天,把棍子在地上狠狠地顿了顿,走了。
才姐刚到书记办公室去汇报老刘头一天讹人的事,也想顺便把自己给老刘的500元钱通过其它渠道补偿回来,事还没说完,就接到街道办的,说老刘在市信访局上访,要求社区赶紧派人去接。
赶到信访接待室,得知老刘在得到市领导的接待后已经自行离开,接待室的同志严肃地对才姐说,老刘这个人爱上访确属事实,早已是这里的常客了。但不管有理没理,对她的态度要好,不能辱骂,更不能派工作人员打她。并交待才姐回去后要认真做好老刘的思想工作,该道歉的要道歉,不能把矛盾激化了。
才姐这才明白,老刘不但到市里告了她前一天骂人,还将早晨在社区门面房发生的事添油加醋说成了她安排工作人员殴打上访群众。
从市信访局出来,才姐心想,看来这老刘缠访户的名声不是白来的,确实需要认真对待。这样想着,干了多年调解工作的才姐便想去厂里找找老刘的亲属或周围的人,帮忙劝劝老刘。
进了厂子大门,才姐一连碰见四个中老年人,听说打听老刘在哪儿住,前三人眼睛一翻话都说一句就直接过去了。第四个60岁左右的男人上上下下打量了才姐好大一会儿,才指着一个单元的一楼说,一大早就去上访了,到现在窗户还关着,肯定没回来。
她天天跑去上访,家里人从来不管她?才姐心生好奇,问道。
知道了才姐的身份,那男人长叹一口气,她没有家人了,丈夫早在10年前就得病去世了,没儿没女孤老一个,前几年还只是在院子里今天和这家吵,明天和那家闹,后来整个家属院没一个人理她了,就去外面和别人缠经去了,她是碰上谁跟谁扯,你呀,被她缠上,怕是没好日子过了。
此后两三个月时间,老刘是每周都要往市、区信访局跑几次,告才姐不主持公道,骂她,还指使工作人员打她。每去一次,才姐都要第一时间往市里、区里赶,有时候人还没赶到,老刘就已经走了。但更多的时候是要一直陪着,直到信访局的人员下班。
后来,才姐就多了一项任务,每隔一两天,只要看不到老刘的人,就要去老刘的厂子里转转,防止她往省里和中央跑,给地方造成不良影响。时间久了,院子里已经有了才姐很多内线,大家都乐意把掌握的有关老刘的情况告诉才姐,只要知道老刘不会出市区(老刘到省里和中央上访,必随身携带黄色挎包),才姐也就放了心。
日子久了,才姐也习惯了老刘的无理,反正你去访,接到通知我就去接,你的无理要求领导们都知道,也不会叫我怎么样。
自从有了这样的想法,才姐一忙,有时候去找老刘的次数就减少了。直到有一次接到上级通知,中央最近有重要会议召开,要求对所有上访户的稳控情况进行上报,才姐才想起来,自己已经快一个星期没见着老刘了。
到老刘院子一问,果然坏事,两天前老刘就背着她那黄色挎包出了门,这两天都没人见过她!
赶紧将情况上报!才姐也连夜带着两班人马赶往省城和北京。
最终,因为老刘进京非访,才姐没有尽到稳控,被警告处分。事后老刘得意地对才姐讲,我到北京没有别的目的,就是要让领导们处理你,看你以后还敢不敢对我狠?
从北京将人接回,才姐再没有敢对老刘马虎一下。
在消停了近一个月后,老刘又“惹”事了。
这次倒霉的是公交公司。老刘本来准备坐公交车去市信访局,上车时手中的棍子扫到了旁边一个年轻人的腿,年轻人下意识地一蹬,把老刘从公交车踏板上蹬了下来。年轻人扭头看见踢倒了一老太太,心想坏事了,当即跳下公交就跑的无影无踪。老刘看年轻人跑了,情急中从地上爬起来,死死拽住车门不松手,说公交司机把她摔坏了,得去医院检查治疗。
公交司机自认倒霉,只好拉她去医院。
一检查,啥事没有。但老刘坚持一会儿说胯骨摔坏了,一会儿又说膝盖不对劲,赖在门诊部要住院观察。
医院和公交公司都拿她没办法,只好答应住院观察。但住院还得有人陪护,最终,在警方的帮助下,才姐又出现在老刘的面前,陪着她在医院呆了一天一夜。
第二天,医院确认老刘什么事都没有,赶着她出院,老刘又和医院发生了摩擦,爬在护士站的柜台上不下来,护士叫来保安强行将老刘丢到了医院大门外,并且不允许她靠近一步。
僵持了半天,老刘柱起拐杖走出了医院。
她去了市信访局。她这次要告的对象换成了公交公司和医院。
旧怨未了,又添新怨。
在以后的日子里,市信访局、市法院、市政法委、省信访局、省法院、省政法委,只要是能去的地方,老刘一个也没有落下。只要是国家、省、市有重大活动,老刘是必去一次,拦也拦不住。才姐就这样一次次跟着老刘往这些上级部门跑,一是监督老刘行踪,避免失控;二是督促她在相关部门跑完之后赶紧回家,避免她到处跑造成非访。
只要是有才姐跟着的时候,老刘都不用花一分钱,饿了想吃什么,就直接问才姐要。有时候为了节省,才姐提议简单地吃点地摊,老刘都会及时地拿出她的杀人锏,算了,从现在开始,你顾你的,我顾我的。这就意味着她有可能会想办法从才姐的手中溜走,让才姐下不了台。
所以,只要到了北京,老刘就会向才姐提出要吃烤鸭,才姐就不得不去超市给她买一只 8元的袋装烤鸭,告诉她这是正宗北京全聚德烤鸭。一口气吃完一只,这一趟她不会再玩失踪,让才姐到处好找。
即便是不往中央和省、市跑的时候,老刘的要求也不会少。今天说家里没钱买油了,一个孤老婆子也没有人关心,才姐就不得不赶紧给她拎去一壶油、几把面条;明天说浑身疼,自己没钱看病,才姐就不得不把她领到当地一家大医院检查,完了给她拿各种止疼药(因为她说小诊所的医生全是水货,去了就要命。年龄大了,身体不舒服很正常,没有大毛病,只能开点止疼药)。
逢年过节,不能少了慰问物品,否则,第二天她就有可能玩失踪,独自一人出现在敏感部门的接待室。
日子久了,才姐也发现一个规律:但凡是见到上级领导,老刘的背就会驼的格外厉害,拄着拐棍也会走的颤颤巍巍,不禁令人心生怜惜。但平时却丝毫看不到这种状况。
张艺谋导演的《我不是潘金莲》在全国上映,有人看完后推荐给才姐,要她也去看看。才姐看完后一夜都没睡着觉,第二天她又动员社区周围的同事都去看了,大家都很唏嘘,感叹着基层工作的不易。
才姐趁势给社区建议,考虑到老刘孤老一个,要不帮老刘找个老伴,有了伙伴也许她就不会到处跑了。社区也同意才姐的想法,可是找来找去,一听说老刘是个缠访户,对方就急了,骂介绍人不安好心,有意败坏其名声。这个方式只好作罢。
才姐又建议把老刘安置到辖区一家养老院去,社区把费用都担了,只要她一日三餐的生活有人管了,也许会起到稳控效果,社区虽然花些钱,却不用再担心背名声。社区经过研究也同意了,但是老刘却不同意,她嫌弃那些住在福利院里的人,坚持哪儿也不去,就住自己家里。才姐也只好作罢。
上访的事由千奇百怪,理由也是五花八门,从老刘的嘴里说出来都是那么理直气壮,毫不脸红。
唯一一次看到老刘不好意思地红了脸是一次在从北京回家的列车上。上车后无聊地打发时间,才姐拿出上,上着上着就突发奇想,把老刘的名字输入百度,想看看到底有多少个和老刘同名的人,没想到一看,和老刘同名的竟然有上万个,绝大多数不是工程师,就是教师、医师,还有行政干部,唯独老刘一人的信息,全是有关她的上访的事情。才姐把百度结果拿给老刘看,完了给她作了一首打油诗:同叫刘**,名气都不小,别人作贡献,你在到处跑。说的一车厢人都哈哈大笑。老刘也笑了,脸也跟着红了。
但是上访依旧。
有一次从国家信访局出来,老刘嚷嚷着说要去天坛公园看看,才姐就只好去购买两张门票,领着老刘进去,进大门没走几步,老刘又嚷着说腿疼,要才姐帮她把装衣服的黄挎包给背上,才姐接过油迹斑斑的挎包拎在手上,老刘拄着棍子跟在后面,刚好旁边一旅游团队一群 0多人从身边过去,大家都扭过头来看她们,其中一人问才姐,这老太太是上访的?才姐听到这话,吃了一惊,问对方,你咋知道?对方笑了,一看就知道,我也管过信访,以前手里也有个老上访户,不过现在我早已解脱了。问题解决了?才姐很想从那人那儿取得一点儿真经。
生病死了,她们是生命不息,上访不止。那人已经走出好远了,才姐心里还闷闷不乐。因为老刘每次跟着她,每顿吃的比她的两倍都还要多,身体好着呢。
但故事的发展有时候就是那么的富有戏剧性,在那次从北京回来后不久,老刘还真是一言不发地死去了。
知道老刘的死讯,是在一连两天都没有看到老刘以后的第三天一大早,因为近十年来,才姐已经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每天早晨上班前,必去老刘的家里看一看,一来看看人在不在,二来看看还缺些啥及时给她添置。头一天忙着应付上面的检查没过去,所以才姐早饭都没吃,就在面馆买了一份面条,装在方便袋拎着,准备送给老刘过早。谁知到老刘家门口一看,门锁着,敲门也没有应声。才姐转过来到院子里一连问了几个“志愿者”,都肯定地说这两天老刘没有出门,也绝没有到北京或省里去。
要不叫一个开锁的来,我们帮你看着,死了才好呢。一个“志愿者”给才姐建议。
打开门一看,老刘一个人直挺挺地睡在床上,还真是死了。
料理完老刘的后事,社区特许了才姐 天假期,在家美美大睡了 天,第4天一大早,才姐吃完饭去社区上班,走着走着,一抬头,才发现自己竟又来到了老刘的门前。脑子猛一激灵,才想起老刘早在几天前就已经不在了。
“哎,这个老刘。”才姐自嘲地笑了笑,转身往院子外面走。
共 46 0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应该说缠访户老刘也是弱势群体,她有问题需要解决,也有困难需要帮助,但是她往往是得理不饶人,有时候或者叫小题大做无理取闹,这可就苦了社区干部才姐了。老刘生活本来就十分困难,而长期的上访使她陷入了愈访愈穷、愈穷愈访的怪圈,竟成了谋生的手段。才姐有求必应,无微不至的关怀,但是换不来一颗与人为善的心。给老刘办完了丧事,才姐终于可以松口气了。结尾耐人寻味。欣赏学习,推荐赏阅!【:老土】
1楼文友: 18:20:52 问好老师,欢迎投稿系统短篇小说,祝写作愉快! 老土祝您写作愉快!
2楼文友: 19:06: 7 谢谢鼓励,再接再励
阴部潮湿解决方法
肾炎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小便黄赤失禁是什么原因
小孩脸黄怎么办一个多月的宝宝感冒了怎么办
鲁南欣康饭前服用
- 下一页:梧桐散文二龙山风景区一日游
- 上一页:丁香致八零后的你我散文
- 06月21日悬疑灵异秘制绝招美味高颜值的狗狗月饼赶紧学起来位置
- 06月21日悬疑灵异秋田犬什么时候开始训练如何训练位置
- 06月21日悬疑灵异秋田犬不能吃什么位置
- 06月21日悬疑灵异研究发现狗狗爱你的原因与基因有关图位置
- 06月20日悬疑灵异可卡犬怎么美容位置
- 06月20日悬疑灵异可卡好养吗每天需要较大量的活动位置
- 06月20日悬疑灵异可卡为什么没人养可卡犬的缺点真的那么严重位置
- 06月20日悬疑灵异可以用自来水养鱼吗位置
- 06月20日悬疑灵异可以喂银狐犬吃人类的健胃消食片吗位置
- 06月20日悬疑灵异可卡犬会自己搜索物品但不懂向主人求救有解位置
- 06月20日悬疑灵异可卡犬产后护理知识位置
- 06月13日悬疑灵异克伦伯猎鹬犬的性格是一种高贵的狗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