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就是家里的佛(1)
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母行千里儿不愁这句话把母亲与儿女之间的关系描摹得很贴切:母亲无时无刻不在牵挂我们,可长大了的我们却常常忘记把同样的爱与牵挂回报给母亲。
明代文学家杨黼(音fǔ)有这样一个故事:他要去拜访据传是菩萨再世”的无际禅师。母亲担心路途艰险,苦苦挽留。但他还是来到,见到了禅师。无际禅师说:见菩萨,不如见佛。”杨黼问:佛在何处?”禅师说:往回走,有个人身披黄色被子,倒穿木屐为你开门,那就是佛。”
杨黼一路往回走,始终未见禅师所说的佛,越走越失望。数月后,他回到故乡,叩响家门。自儿子走后一直茶饭不香的母亲喜出望外,来不及穿衣,扯过被子披上,也顾不上穿反的木屐,匆匆跑去开门。门开的一刹那,杨黼想起禅师的话,顿时跪倒在母亲脚下,再没离开家乡,尽心侍奉母亲。
这个温暖的故事告诉每个离家在外的游子,世间最珍贵、最重要的人不在外面,而在家中。在每一个家里,都有一个曾经给予我们生命,付出无数心血来关怀我们的平凡而伟大的母亲。
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用浓重的笔墨渲染出母亲对孩子深重的恩情:从儿时的干处儿卧,湿处母眠;三年之中,饮母白血”到晚年的母年一百岁,常忧八十儿,欲知恩爱断,命尽始分离”母亲的心何曾有一刻离开过我们?
母亲就是人间的佛,把爱与幸福带给孩子。
母亲的恩情,一生难报。我们只能用这寸草之心来告慰母亲一生的辛劳。就在今年,让我们把外出旅行改为回家探望父母,或带着父母去旅行;回家给母亲梳梳头、捶捶肩、倒盆热水泡泡脚,耐心陪她唠唠家常;在网上买好吃的,记得给母亲寄两包…无论离母亲是近是远,心里时时关心和牵挂,就是对母亲最好的报答。
母亲的爱,是我们生命温暖的开始,也是我们幸福的归宿。是不是到了每年母亲节时,您才会想起表达对母亲的爱呢?......!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母亲
母亲,是子女对于双亲中女性一方的称呼。在社会学上,母亲可指养育与教养子女成长的女性。在法律上,女性也可以经由合法的渠道,领养子女,或与有子女的男性结婚,进而成为该子女的法定母亲。经领养而成为母亲的称为养母,与有子女男性结婚而成为母亲的则称为继母、後母或晚娘。在生物学上,子女体细胞中成对的染色体,有一半是由母亲的卵子的提供,因此可借由DNA分析来辨别亲属关系,且父亲精子与卵子结合时,只有提供细胞核的遗传物质,因此子女细胞中粒线体的DNA皆来自母亲,可由此来判别母系祖谱。
- 下一页:美漫世界霸王轨迹25
- 上一页:超级英雄间谍派第八章嘴硬强者之不死的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