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

雀巢食蟹杂谈随笔

春节前,友人送了几斤蟹子。

不过我记得,民谚云:“秋风吹,蟹子顶盖肥”,又说“秋风响,蟹脚痒”。所以说,吃蟹的季节性很强。俗话说“九月团,十月尖”,阴历九月份,团脐——也就是母蟹,长得十分丰满;阴历十月份,尖脐——也就是雄蟹,长得十分壮实。到那个时候,螃蟹满黄满膏,最为肥美。

而腊月里吃,估计恐怕只剩个空壳。

虽然只是个空壳,但程序一道也不能少。袁枚在《随园食单》里特辟简单一节,说明蟹的食法:“蟹宜独食,不宜搭配他物。最好以淡盐汤煮熟,自剥自食为妙。蒸者味虽全,而失之太淡。”我记得连着两年,每到秋季桂花香,江苏昆山的女友就会给我空递正宗阳澄湖大闸蟹。我的吃法是一半遵从袁枚的教导:独食,不配他物,因为清朝美食家张岱也说过:“食品不加盐醋而五味全者,无他,乃蟹”;另一半则没有遵从:是上笼蒸熟的,而非淡盐汤煮熟。北人口味重咸,所以我吃蟹,感觉味道确实是有一些淡,不过若静心细品,别有一番清甜,清口清心。若是家人团团围坐来吃,心境一乱,就感觉不到清甜了,而愿意让它的滋味更浓些。有些水边农家食蟹,确实会如袁枚所说,淡盐汤煮熟来吃,或者用花椒盐水煮熟,大约也就是因为一家人团团围坐吃蟹,不能静心去品,因嫌其淡,故而要添些盐味故也。而闹市食蟹,就要食香辣蟹了,那更讲究不得心境,而讲究味蕾刺激。

至于蟹的吃法,袁枚也点了出来:“自剥自食为妙”。这一点从《红楼梦》里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薛蘅芜讽和螃蟹咏”里可以得到充分验证。也可以说,这一章节是一套基本完整的吃蟹教程。下面我们不妨做一下整理,看食蟹有哪些奥妙与宜忌:

“贾母率领一大家子一同入座,凤姐帮着张罗,吩咐下人:‘螃蟹不可多拿来,仍旧放在蒸笼里,拿十个来,吃了再拿。’”这说明螃蟹要趁热吃,晾凉了,就会有一股腥气。

“(凤姐)一面又要水洗了手,站在贾母跟前剥蟹肉,头次让薛姨妈。薛姨妈道:‘我自己掰着吃香甜,不用人让。’”这就是袁枚所说的“自剥自食”。吃蟹本就不能饱肚,要的就是那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趣味。如果张嘴等人喂,又有什么意思?

一边吃着,凤姐又吩咐说:“把酒烫的滚热的拿来。”这是因为螃蟹性凉,需要热酒伴饮,不然易伤肠胃。黛玉吃了一点螃蟹肉,觉得心口微微地疼,想要热热地喝口烧酒,也是这个道理。

然后凤姐又命小丫头们“去取菊花叶儿桂花蕊熏的绿豆面子来,预备洗手。”蟹的腥味重,要用菊花叶儿桂花蕊才能去掉手上的腥气。不过现在都有香皂,不用那么费事,洗后自然手留清香。

凤姐的侍妾平儿给她剔了一壳黄子送来,她说:“多倒些姜醋。”蟹黄是蟹最精华的部分,所以凤姐敬给贾母,平儿敬给她。而吃蟹的时候,要蘸姜醋;贾宝玉的咏螃蟹诗里也说:“泼醋擂姜兴欲狂”。不过,说实话,我自己掰螃蟹吃的时候,是不用姜醋的,滚热的掰来吃,要的是那股不受外味搀杂的清甜。

贾府里一大家子吃得很欢乐,“黛玉独不敢多吃,只吃了一点儿夹子肉就下来了。”这是因为黛玉胃寒胃弱,螃蟹能欺负住她。而螃蟹除了蟹黄蟹膏,就是螯肉最好吃——“蟹六跪而二螯”,“跪”就是蟹腿;“螯”就是螃蟹举着挥舞的两只大夹子,夹子肉瓷白紧致,清香美味。黛玉很会吃。

大家吃了一回,贾母要回去休息,临走回头嘱咐湘云:“别让你宝哥哥林姐姐多吃了。”接着又嘱咐湘云宝钗二人说:“你两个也别多吃。那东西虽好吃,不是什么好的,吃多了肚子疼。”贾母用十分通俗的话,点出了吃蟹的禁忌:胃弱不宜多吃,胃寒不宜多吃。就是肠胃健壮的人,也不宜多吃,因为这个东西性太寒凉了。不过我们当代围棋大师聂卫平,上世纪九十年代到香港作客,金庸在家中设蟹宴招待。聂卫平一口气吃了十三只大闸蟹,一点没事,牛人。

《红楼梦》里没有提到吃蟹用的家当,袁枚也没有提到,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里有吃蟹的情节,里面提到了工具:“良乡的肥大的栗子,裹着细沙与糖蜜在路旁唰啦唰啦的炒着,连锅下的柴烟也是香的。‘大酒缸’门外,雪白的葱白正拌炒着肥嫩的羊肉;一碗酒,四两肉,有两三毛钱就可以混个醉饱。高粱红的河蟹,用席篓装着,沿街叫卖,而会享受的人们会到正阳楼去用小小的木锤,轻轻敲裂那毛茸茸的蟹脚。”

那么,在掰蟹吃的时候,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

一般来说,要先辨别雌雄。白肚朝上,蟹脐呈半圆型的称“团脐”,为雌蟹;“尖脐”的就是雄蟹了。若是雄蟹,尖脐要掰下丢掉;若是雌蟹,螃蟹的第一根肠子在团脐中央,要把它剔除。然后,掰开蟹壳,先找出蟹胃--它位于蟹壳顶部,是一个三角型的囊,里面是一包泥,外面包着蟹黄,容易误食。蟹的胃里有逃跑的“法海”——一个打座的和尚,头上还烫着“香洞”呢。

掰开壳子,吃完蟹黄蟹膏,就要开始吃蟹砣了。吃蟹砣时,蟹鳃分布在蟹砣两侧,形如眉毛,状似海绵,要去掉;蟹心位于蟹砣正中,灰白色,有六只角,薄薄一片,苏州人称其“六角肉”,取一根尖利的蟹脚正中刺下,戳破蟹衣,挑出。将蟹砣一掰为二,中间一根细管,管内有黑泥,这是蟹的第二根肠子,要丢掉。

因为螃蟹是横向厢式结构,蟹肉长在两边肋骨之间,所以不能竖咬,否则骨肉相混,光顾着“呸呸呸”地吐蟹骨了。要横着咬,一层肋骨一层肉,才能吃得明白干净。

最后吃蟹脚。蟹的每只脚都有三节:一般吃两节,每一节咬掉上端和下端,俗称“开管”,然后用蟹脚尖自下而上那么轻轻一顶,一条完整的蟹脚肉就出来了。

吃完之后,最好来一盅糖姜汤,驱寒暖胃。

据说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夏禹时的巴解。夏禹治水时,命巴解督工。每每秋粮收获在望,就有八足双螯的水虫“袭禾伤人”。巴解设谋除害,筑城挖濠,并灌以沸水。水虫再来时,“越濠而尽皆烫死”,尝后味道鲜美。后人为纪念巴解,就在“解”字下面加上“虫”,称之为“蟹”。

古往今来,嗜吃蟹的人可真是滔滔不绝。李渔一生嗜蟹,存钱买蟹,上市即食。家里据说有七七四十九只大缸,里面始终装满螃蟹,又担心过季吃不到嘴,还要用绍兴花雕酒来腌成醉蟹。螃蟹下市之后,他就食醉蟹过瘾,而腌蟹的酒被他称为“蟹酿”,一直喝到来年螃蟹上市。李渔家里还有一个女佣,专门替他打理螃蟹事宜,被其呼为“蟹奴”。民国早年,中医名医施今墨先生每年深秋必南下行医一次,以此为幌子,行饱啖螃蟹之实。且他食蟹不用姜醋,亦不饮酒,只需蘸点好酱油即可。就是大明星胡蝶也嗜蟹。

当然,不是所有的地方人都食蟹。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关中(陕西一带)无螃蟹,怖其恶,以为怪物。人家每有病疟者,则借去悬门户。”是用来吓鬼的,不是用来吃的。

蟹虽好吃,禁忌也多。吃蟹宜活不宜死,吃死蟹会中毒;最好吃蒸蟹或煮蟹,不吃呛蟹、醉蟹,因致病微生物太多。煮螃蟹的时候,先蟹洗净,放入盛满滚水的锅内,加大姜一块,猛火煮之。若是半斤以上的,要煮够二十分钟,好令其熟透,也把致病菌彻底杀死;半斤以下的十五分钟。若是蒸蟹,则水烧至大滚,然后将蟹肚朝天放入蒸笼,蒸十五到二十分钟。

另外,对海鲜过敏者忌吃螃蟹。我的女儿,一只螃蟹就曾令她咽喉肿大,呼吸困难,眼睛肿得只剩两条缝儿,深夜跑到医院挂水。还有患伤风、发热、胃病、腹泻者不宜吃螃蟹,患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者也要少吃蟹黄,以免胆固醇增高。螃蟹又不宜与茶水和柿子同食。

拉拉杂杂说这么多,最后再说一句,螃蟹,真的很美味,而冬日里食蟹,想想这些美味儿,也就足矣。

共 2917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久闻作者是红学大家,这里又把红楼里吃蟹加入了趣谈,也见得所谓“蟹文化”的深厚底蕴。旧上海“十里洋场”就有著名的“王宝和"专供吃蟹,据说用于吃蟹的银器具就不亚于胸科医生的全套架势,这规矩现在还在。“四人帮”吃蟹独吃昆山产的,特肥。老虎苍蝇不花钱吃蟹更是有货通吃。在一般百姓,吃蟹终是奢侈的向往。现在好了,让老虎苍蝇不花钱去看蟹凉也不敢,更不用说还用银器具摆阔了。所以“蟹文化”切实增加了新内涵,借用作品的心情,“冬日里食蟹,想想这些美味儿,也就足矣。”新年快乐!。:碎月岁月

1楼文友: 06:49: 6 老虎苍蝇吃素了,市场上蟹就多了。江南吃蟹有九雌十雄之说,现在都春节了,那雌雄男女居然还肥肥胖胖,实在是百姓之福,祝作者读者新年快乐。

2楼文友: 01:1 :16 月楼最是喜欢吃蟹,馋极了,还两次三番跑到阳澄湖和上海品尝大闸蟹。有一次在上海,连续吃了三天大闸蟹,不免有些腻了。于是,发一通告,此后这几天不许提大闸蟹三个字。哪料想,飞机一落地北京,立马说,回家就吃大闸蟹 我们买了几只活蟹上飞机,呵呵,顿时被家里人嘲笑一顿。

不过,说吃蟹容易,把吃蟹的全套功夫外带红楼梦的吃蟹典故巧妙融合成一篇美文,想来没几人做得到。凉月做到了!真是美味飘香,馋死个人啊! “小鸟虽小,可它玩的却是整个天空。”——致江山新雀之巢

剖宫产术后的护理措施

剖宫产术后腹胀不排气

剖宫产术后腹胀怎么办

新生儿便秘怎么办
灯盏花产业怎么样
产后小便刺痛怎么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