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童年纪事山水系列之三石钟山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石钟山位于鄱阳湖出口长江南岸,属湖口县双钟镇,位于镇南的叫上石钟山,位于镇北的叫下石钟山,相对高度只有50多米。石钟山历史悠久,它的得名由来,据北魏郦道元说,是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其声若钟;唐李渤则在深潭上发现两块巨石相击之声,清脆而高亢,故名石钟。到了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苏轼不愿听人云亦云,便连夜亲自乘舟考察,“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说的是他发现绝壁下都是洞穴和石缝,风浪冲击洞穴,发出钟鸣般的声响,终于推翻了郦道元和李渤的说法,真正揭开了石钟山得名的谜底。中学时读《石钟山记》,我除了欣赏苏轼的文采之外,更敬佩他实地考察求证真知的可贵精神,“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当然不可矣!凡事我们都要经过实践,不然,我们也会成为苏轼的笑柄,“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关于石钟山的传说,民间有多个版本,但比较之下,我认为“力士挑钟之说”更为合情合理。话说玉帝当年要建造灵宵宝殿,有位神仙为了讨好玉帝,便用九华山的白玉石雕刻了两口玉石神钟,因钟太重而不能送到天庭,于是玉帝便下令力士下凡搬运。力士不愧是大力士,他肩挑双钟,腾云驾雾,直奔天门。谁知在途经鄱阳湖与长江汇合处的上空时,力士因贪看湖面的景色,不觉神钟脱肩落地,两口钟恰巧都落在湖口县城,一口掉在鄱阳湖畔,一口掉在长江之滨,神钟落地以后便化成了山,才有了上、下石钟山之分。
我第一次登上石钟山,是在读高三的暑假。当时正在湖口中学补课,刚好班上有位同学的家就在石钟山脚下,他家后院与山上的景点仅一墙之隔。周日一大早,我们四个人为了逃票,更为了寻求刺激,决定不走石钟山的正门而选择翻墙而入。我们采取搭人梯的方法,一个站在另一个的肩上,爬上院墙头,再落到墙外最近的一棵树上,再从树上爬下来。那一次我们玩得很开心,我被山上的景致所吸引,以至于大家直至天黑才回到学校。至今回想起来,印象最深的要数为怀念苏东坡月夜泛舟探石钟山而建的怀苏亭、为纪念晋代田园诗人陶渊明弃官归田的归去亭,还有江天一览亭、半山亭、清浊亭、锁江亭、临江塔、绀园、船厅、报慈禅林、太平天国遗垒、同根树等。其中亭台楼阁,回廊曲折,名篇手书,古迹甚多。许多电视剧中有关鄱阳湖的镜头,都是在山上拍摄的呢。
站在清浊亭内,看着脚下浑浊的长江水滚滚东流,浩瀚清澈的鄱阳湖水北流长江,两种水清浊分明,成一线之分,合流近50华里而不混,叹为天下奇观。地理书上讲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河底的土质不同而致;可是民间的传说更吸引人:原来呀,在很久很久以前,一条青龙和一条黄龙为了去蓬莱仙境朝拜龙神,因为各争水道先行,在此一战,结果两败俱伤,于是黄龙化作长江,青龙化作鄱阳湖,在此并驾齐驱,各不相让。抬头看看清浊亭上两边龙柱上的对联:
上联是:石钟浪击千年,
下联是:江湖水分两色。
写得多好啊!站在这里,听石钟之声,观江湖水色,不禁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看着滚滚向前长江之水,回想起当年朱元璋与陈友谅在此展开的鄱阳湖大战:
据史料记载,至正二十三年(16 6)七月二十日,朱元璋陈友谅的鄱阳湖之战在康郎山水域(今余干县境内)摆开阵式。
次日(21日)两军正式交手。陈友谅的汉军达60万之众。他的巨舰是三层的新式楼船,最大的竟长达15丈,宽2丈,高 丈,船身外面还用铁皮包裹着。朱军远望,只见其甲板上有骑兵往来。下层只管划船,与上层相隔开。上面打得天翻地覆,下面还能保持动力。朱元璋兵力只有20万,其战船不仅数量少,个头也小得多。但朱元璋的骁将徐达瞅准敌舰空隙,灵活地穿插,亲自率舰向陈军猛攻,折损了敌方前锋。一顿炮火上去,陈军死伤甚众。陈军也发起猛烈反攻,徐达座舰被对方火炮击中,朱军败退,伤亡也不小。当天夜里,陈友谅召开作战会议,提出集群突击:把船只用铁索连起来。
22日,在陈军凶猛进逼下,朱军右翼抵挡不住,战船纷纷后撤,朱元璋连斩十余名队长也未能止住败退。撑到下午,东北风起,朱元璋与将领们暗喜,赶紧出动备好了柴薪与火药的快艇,命敢死队驾起,乘风冲入敌阵。待迫近敌舰便放火,一时烈焰飞腾,湖水尽赤。一会儿功夫就烧毁陈军数百艘巨舰。陈军死伤过半,朱元璋挥军乘势发起猛攻,又毙敌2000余人。陈友谅弟友仁、友贵等重要将领被烧死。2 日,双方又有交锋,僵持不下。陈友谅瞅准朱元璋旗舰展开猛攻,朱元璋刚刚移往他舰,原舰便被陈军击碎。
接下来几天,朱军愈战愈勇,陈军则颓势益显。朱元璋为控扼长江水道,乘夜移军左蠡。陈友谅也移舟泊于诸矶。相持三日,陈军左、右金吾将军见大势已去,相继投降朱元璋。陈友谅为泄愤,尽杀俘虏。朱元璋则放还全部俘虏,并医伤悼死,以分化瓦解陈军。为阻止陈军逃遁,朱元璋下令移军湖口,命常遇春等率舟师,横截湖面,又令一部在长江两岸修筑寨栅,并置火筏于江中。
8月26日,陈军因粮食奇缺,将士饥疲,遂冒险向湖口方向突围,又陷入朱军的包围,朱军乘机四面猛攻,陈军混乱溃逃,在泾江口复遭朱军伏兵截击,陈友谅中箭身死。残部5万余人投降。太尉张定边同陈友谅儿子陈理逃回了武昌。
这场水战,从7月20日(农历)开始到8月26日结束,前后历时 7天。其时间之长,规模之大,投入兵力、舰只之多,在战史都是空前的。创造了中国水战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范例。
除了这场著名的战役之外,太平天国遗垒曾在此励精图治,渴望东山再起;民国时期,陈铁军在石钟山顶高举义旗,响应蔡锷将军的讨袁护国军起义……
另外,在石钟山上,还有一个有着特殊意义的地方——矶头。矶头的形貌,远看就如一只乌龟的头于悬崖峭壁间伸向江心,矶头上只能容纳一人,须胆大包天者才敢爬上去照相留念。关于它的来源,又有一段美好的传说呢。话说当年,赤脚僧和尚看中了石钟山这块宝地,便落脚在石钟洞里修行。有一天,从长江游来了一只乌龟精,它看中了鄱阳湖的美景,想独霸这片水域。鄱阳湖的龙君当然不会答应妖龟的无理要求,龟精便在湖上兴风作浪,一时间湖面浊浪滔天,湖水猛涨,船翻人亡,淹坏了两岸无数的良田和房屋,害得沿湖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叫苦连天。赤脚僧在龙君的帮助下,运用神功,将妖龟镇压在石钟山船厅之下,使妖龟的头伸在外面无法缩回龟壳内。时间长了,妖龟化成了岩石,而 却一直朝外望着江心。因“ ”二字不雅,人们便称之为“矶头”。但在抗日战争时期,惨无人道的日本鬼子曾将一批又一批湖口的抗日将士将入麻袋,从矶头处投入江水之中……郭沫若1965年7月7日曾作诗《登湖口石钟山》:“偶至石钟山,江天一望宽。水文黄赤界,峰影有无间。日寇沉人岬,湘顽败阵关。太平遗垒在,党校耀人寰。”
如今,勤劳朴实的湖口人民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指引下,励精图治,奋发图强,为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辉煌胜利。
那一天回到学校以后,我无师自通,试着第一次写下几首古体诗,虽然与平仄韵律不合,却成为我首次登临石钟山的永恒纪念:
一、怀苏亭
翁老领旨主乡试,
久闻钟山景色奇。
燕子矶头览秋韵,
临江塔畔留遗址。
山神赶石助匠力,
大姑吹潮化船泥。
一夜重修怀苏亭,
香墨宝记传万世。
二、归去亭
东晋彭蠡一县令,
高风亮节爱乡民。
饮酒赋诗浮云闲,
修身养性客星隐。
登山打酒酒坊岭,
会友醉归归去亭。
三气督邮不束带,
采菊结庐在人境。
三、文天祥吟诗台
一哨元军过湖口,
文山被押江水吼。
五坡岭战河山碎,
零丁洋里叹零丁。
走马芦林立矶头,
买酒茅舍饮九洲。
千家鱼情吟诗泪,
丹心垂照志未酬。
四、白云亭
清正廉明狄县令,
豁免田赋赫死刑。
德政如山万民颂,
白云遥指忆亲心。
共 169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石钟浪击千年,江湖水分两色。听石钟之声,观江湖水色,不禁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石钟山的来历极富传奇色彩,有玉帝神仙相助,有文人雅士勘察。登石钟山的乐趣,游名山大川的豪情,厚重的民族传统气息,感受古色古香的古迹风韵,思念故人,荡气回肠。学古人吟诗作赋,叹英烈壮怀感慨!推荐精品,欢迎赐稿!问好作者。【:冰梅】【江山部 精品推荐】
1楼文友: 10:52:06 石钟浪击千年,江湖水分两色。听石钟之声,观江湖水色,不禁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石钟山的来历极富传奇色彩,有玉帝神仙相助,有文人雅士勘察。登石钟山的乐趣,游名山大川的豪情,厚重的民族传统气息,感受古色古香的古迹风韵,思念故人,荡气回肠。学古人吟诗作赋,叹英烈壮怀感慨!问好如斯! 自幼酷爱文学,笑看世间百态,广交天下朋友,共谱华丽辞章!
2楼文友: 11:01:05 冰梅辛苦了,多谢妙评! 爱好文学,坚持写作,广交朋友
测血糖仪价格
血糖测试仪价格
血糖仪价格表
肿瘤筛查抽血准确吗儿童补钙什么牌子好
宝宝流鼻血怎么处理
- 下一页:丁香我会与你们同在随笔
- 上一页:雅韵散文一个话唠和他的800条说说
- 06月21日游戏稀罕事德国牧羊犬产崽长象鼻位置
- 06月21日游戏科莫多巨蜥有毒吗科莫多巨蜥是有毒的蜥蜴位置
- 06月21日游戏秋田犬为什么那么贵该犬有非凡的勇气位置
- 06月21日游戏研究表明狗狗的表情是有目的卖萌只为讨你欢位置
- 06月21日游戏科学洗澡京巴正确洗澡全攻略位置
- 06月20日游戏可卡犬怎么梳毛需要什么工具位置
- 06月20日游戏可卡和史宾格的区别可卡犬耳朵较长位置
- 06月20日游戏可以给阿拉斯加犬吃水果吗位置
- 06月20日游戏可以用强生沐浴露给古代牧羊犬洗澡吗位置
- 06月20日游戏可以喂养京巴狗的食物都有哪些位置
- 06月20日游戏可卡犬价格多少英国可卡犬价格不同地区价格位置
- 06月20日游戏可卡犬也会坐吗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