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

星月龙骨烈焰论文体小说

龙骨烈焰

2010年7月22日早晨7点钟,我家最尊贵的客人孟老师匆匆回家去了。她将自己家传百年的宝贝借给了我这个“半瓶子咣当”的考古学家,做研究之用。这是多大的信任哪!多年来从她身上我收获了太多的感动。“大恩不言谢”,什么也不说了。

打开这个扁平的精致木箱子,掀开里边的多层包装纸,终于露出了那块颜色黢黑的宝贝。这是一块 000年前的龟甲,上边有字,稍有古文字知识的人都认得这是一块殷商时期的甲骨,清代的中药铺里叫做“龙骨”。有碾成末儿卖的,也有成块儿卖的,但像这样大的太罕见了。怎么回事呢?

原来我的这位挚友孟老师是清代古文字学者、金石学家、第一个收集和研究甲骨文的王懿荣先生的第七代外孙女。一九00年八月十五日,早晨,时任“京师团练大臣”的王懿荣听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已经逃离北京,他认为首都沦陷,朝廷逃亡,是自己的失职,尽管完全不在他。但他还是含恨自杀了。自杀后,他的儿子王翰甫为了偿还债务将父亲前几个月搜集起来的甲骨卖给了王懿荣的好友刘鹗,也就是小说《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鹗也是一位资深的金石学家。可是王翰甫并没有全出卖,而是把一块最大、最完整的偷偷留了下来,作为对先父的纪念。以后这块甲骨就作为王家的传家宝流传下来。可是这一百年来中国大地常遭兵荒马乱,所以这块“龙骨”并没有只在王家传,而是由王家的女儿带到婆家,再由婆家女带到自己的婆家,以这种方式辗转传了六代,这才传到了我这位挚友手中。

这块宝贝到手后,我用了几天几夜的时间,参照刘鹗一九0三年出版的《铁云藏龟》和王国维在一九一七年发表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逐字识认,总算是认出了三分之二的字。能够确认这是殷商末期的甲骨文,但令我疑惑的是,虽然字没有全认出来,但猜读大致内容发现,绝对与战争、祭祀等无关,看起来绝不像占卜的卜辞,倒像是一份表奏文字。这是大大不同于以往对甲骨文字的共识的新发现。我太激动了。然而更让我激动的发现还在后边。

这块龙骨的左下角有十六个字是小篆——甲骨文被学界归入大篆范畴。并且刻这十六个字的刀法明显工整得多。没有费很大的劲就认出了,这十六个字是:“嘉靖三十六年丁巳西星奉母福建玄览”

这明显是后来人补刻上去的。谁呢?“西星”?莫非是他?明代嘉靖年间著名道士陆西星?一查陆西星的年谱,发现有这样一句话:“明嘉靖三十六年丁巳(1557年) 三十八岁。 其时倭寇犯浙江、福建,人皆仓惶而走,独西星念老母年迈,不肯远走。”

罢了!这说明这块甲骨在到王懿荣手中之前早在明嘉靖年间就曾经过名道士陆西星的手,并且写得很清楚,是1557年福建被日本人践踏的时候陆西星在福建一面侍奉老母,一面搞金石研究的时候看过的。

以前听人说过,明代小说《封神演义》的作者有三种说法:

1.陈仲琳

2.许仲琳

.陆西星(道士)

其中支持这第三种观点的人数最少。今天从我已经认出的这块龙骨上的三分之二的文字来看,常有“娲娘”字样。我立刻想到了《封神演义》第一回《纣王女娲宫进香》和第九十七回《摘星楼纣王自焚》的内容。真是喜出望外。当时兴奋不已,我都跳起来了:“能解了!能解了!”

不外人说做学问最重要的就是悟性,悟性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单纯的考证。我当即做出如下大胆的猜测:

明代小说《封神演义》的作者不是陈仲琳或许仲琳,而的的确确是陆西星道士。陆道士就是根据这块龙骨上的文字生发开去,敷衍出了一部《封神演义》,起码第一回和第九十七回的内容就是直接源于此,当然有改动,要不然也不成其为小说了。

我现在解读这块甲骨上的文字能不能逆流而上,以《封神演义》中第一回和第九十七回的内容为参考文献呢?我想是可以的。我这样做了。很有意思。下面我就将自己破译出的那块龙骨上的文字写在下面,供大家取笑。我有言在先,由于本人学力有限,在只认出了三分之二文字的情况下有些地方就只能靠猜读猜译,里边也有自己根据自己的情感经历妄下揣度的地方,这些都未必准确。另外,我翻译表述所用的语言既不是龟甲上的原文,也不用而今的白话,而是一种文白夹杂不伦不类的语言。为什么?因为一则直接用甲骨上的原文,大多数读者会不知所云,再则,如果全用现而今的白话,又太白太水,丝毫没有古雅的情韵了;三则,我这篇考证文章在方家看来亦不过胡说八道,不伦不类。既是不伦不类的内容,当然为追求内容和形式的统一起见所以此处选用这种不伦不类的语言倒是最妥帖不过了。

上娲娘表

贼臣受德(纣王本名)叩拜女娲娘娘:

前番三月初五娘娘圣诞之辰,受德临女娲宫降香,心本虔敬。怎奈阴风乍起,卷起幔帐,现出娲娘圣像,容貌端丽,瑞彩翩跹,国色天姿,婉然如生,真是蕊宫仙子临凡,月殿嫦娥下世。贼臣偶见娘娘玉肌,绝世无双,神魂飘荡,陡起淫心。自思:馨庆宫妃杨氏虽德性贞静,柔和贤淑,然嘉言懿行容姿丽质终去仙子远矣。遂取文房四宝,深润紫毫,在行宫粉壁之上题诗一首:

“凤鸾宝帐景非常,尽是泥金巧样妆。

曲曲远山飞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

梨花带雨争娇艳;芍药笼烟骋媚妆。

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乐侍君王。”

淫词荡语,冒渎天颜,臣之罪不啻泰山之重也!

臣已命封宫官朱升取柴薪堆积摘星楼下,臣当与此楼同焚,以谢吟诗亵圣之罪。化灰之前,上表娘娘,自陈心迹,不敢诳语、绮语、妄语。句句张胆,字字剖心,若蒙垂鉴,永死不辞!

有谁见,题诗中于猥亵言辞背后自有一颗赤胆诚心!受德虽为无道昏君,然蒙祖宗六百年圣德熏养,亦粗通品人之格。受德阅世三十年来,娘娘才貌实是人神中上上品第一。彼时共工氏头触不周山,天倾西北,地陷东南;娲娘采五色石,炼之以补青天,娲娘圣德盖世。受德于心底久慕娘娘精魂,日夜思慕若渴。自十三年前初进女娲宫降香,一览天颜之后,朝暮思想,寒暑尽忘。每年三月初五日进香归宫,心绪即累月不宁,寝食俱废。

宫中泥金之身每岁只能得见一面,但我心中却时时有一活娘娘在,日夜萦绕心头,迷离眼前,恍然似一块美玉无瑕,娇花欲语,脸衬朝霞,唇含碎玉,绿蓬松云鬓,娇滴滴朱颜,转秋波无限钟情,顿歌喉百般妩媚。本是上古神女降人间,然则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受德来生愿化娲娘殿下金童,日夜听唤,或作娲娘胯下青鸾,甘听驱遣,以示愚忠。

楼下已火起,烈焰已冲天,掷甲水缸里,以俟复见天。

上边的7 0字就是我揣度妄译的这块龙骨上的文字,大家看着是否有些趣味?我希望诸位不要净沉浸在这七百多字的逝去千年的哀婉缠绵的爱情悲歌中,不要忘了我的两大学术发现:

一、推翻了自晚清以来对甲骨文研究的一个定论:上面只是一些关于战争或祭祀的卜辞。甲骨文上也曾刻过绝笔情书;

二、考证出古典神魔小说《封神演义》的作者应该是明代道士陆西星。

共 2660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龙骨烈焰绝对是小说,我在此证明。这是一篇写的煞有介事的小说,初次一看确实让人以为是学术论文。为以正视听,特咨询作者,得如下云:这是一篇用学术论文的形式写的小说,正如小说有书信体一样,这就算“论文体”吧!纣王写的《上娲娘表》是这篇小说的高潮和核心。可以看做爱情小说,《上娲娘表》其实是纣王写给女娲的情书,其情炽烈课感。里边所谓“学术观点”者,多半戏言,不可当真。今天再看,更加感觉作者构思奇巧,让人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多少年来,纣王末期无道,掩盖了其本身的大量优点,须知纣王的登基并不是偶然的。商汤的灭亡亦不是妲己一人之乱,而是历史的必然。就如崇祯本人不能对大明王朝的灭亡负全部类似。作者通过一片甲骨的文字,而意识流动,敷衍成一篇以假乱真的佳作,乃惊世奇人也。【:天之韵】

1楼文友:- 0 16:55:01 贤弟创作辛苦!

2楼文友:- 0 16:55:5 此文须一读再读三读四读方可领略其要旨。

楼文友:- 0 16:56: 0 贤弟马上发布新搞!老稿已全部发表。

宝宝流鼻血是什么原因

小孩经常流鼻血

小孩经常流鼻血是什么原因

云南省特色植物药是什么
春季引起的骨关节炎
小孩中暑
友情链接